福建:宋代第一“学霸省”
2019-03-02何书彬
何书彬
每年高考成绩放榜,总让我想起之前探访过的仙霞路。仙霞路,即仙霞古道,因翻越仙霞岭而得名。南端起点在浦城南浦溪码头,北端终点在江山清湖码头,连通闽江、钱塘江两大水系。在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这条路是出入福建的要道,也是一条福建士子进京赶考的——“学霸”之路。
美国汉学家贾志扬统计,两宋进士共28933名,其中福建路(今福建)的进士为7144名,约占全国24.7%,远超排名第二的浙东路(今浙江大部)的4858名,以及排名第三的江南西路(今江西)的3861名。
当上这个“学霸”的难度有多大?一般情况下,殿试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在全国范围内录取进士300人,平均到每一年,全国只有100人。如果和今日相比,那就相当于在清华、北大每年一共招收100人的情况下考上。
福建“学霸”当时为什么这么牛?
【“福建多秀才”】
2017年立冬的第二天,我到了仙霞古道上的渔梁村,这是因“闽北第一驿”渔梁驿而形成的一个村落。村后山溪,水瘦石出,几只白鹅正踩着卵石过河,其中一只扭过头来,看了一眼我这个远方来客。
很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初冬时分,陆游听着这溪声醉去,并在醒来后做《宿渔梁五鼓起行有感》二首以自嘲:“百忧忽堕新衰境,一笑难寻旧酒徒。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
由于地处闽道要冲,自宋至清,宿渔梁驿并在此赋诗者特别多,除陆游外,还有蔡襄、黄公度、刘克庄、徐霞客、袁枚、赵翼以及林则徐等,以至于现今渔梁村特意在村口做了一个诗词广场,广场边的墙壁上满是历代诗词。我一首首看过去,发现一首作者为朱松的诗:“人生各有役,不暇捧一尊。风蒲挂南浦,念欲东南奔。对床定何夕,青灯照晤言。悬知吟诗处,千尺银河翻。”
1118年(政和八年),朱松得授政和尉,后又调任尤溪尉,自此携家带口定居福建。他在历史上并不知名,不过,其子的长成却带来了一个历史性文化现象的出现。他的儿子名叫朱熹,是“闽学”的创始人,也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学风所及,对于福建乃至整个华夏文化圈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学霸”现象而言,在朱熹之前,“福建多秀才”已是宋人共识,在朱熹之后,福建“学霸”更是一举进入高光时代。1251年(淳祐十一年),《端隐吟稿》一书序言指出:福建举子“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家有庠序之教,人被诗书之泽,而仕于朝为天子侍从亲近之臣,出牧大藩持节居方面者亦常半。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当时的福建特别重视教育,处处有名校,处处有“学霸”。不仅是在考场里看去,啊,那么多福建人、福建人、福建人……那些出任朝廷重臣、封疆大吏者,也有很多的福建人、福建人、福建人……
仅在两宋出任宰相的福建人即多达51人。那时,当人们说起各地文化高低,一致认为,福建是华夏第一。这种情形在北宋时已经形成。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天下第一》罗列了当时国内各地的工艺及著名产品后,随即将“福建出秀才”这个社会现象也列为“天下第一”。
【后起之秀】
在此之前,福建曾长期受到中原鄙夷。秦汉以前,福建被认为根本不属于“中国”,即不属于华夏文化圈。比如,当汉武帝想要派兵入闽时,淮南王刘安劝阻:“(闽)越,方外之地……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至北宋初、中期,中原对福建的鄙夷心理依然根深蒂固。比如,司马光(山西夏县人)讨厌王安石,明明王安石是江西人,但他却批评王安石“心术似福州”。但也是自北宋中期起,“福建学霸”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司马光等人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宋真宗时,第一个闽籍状元诞生,而后闽籍状元、进士越来越多。随着“福建学霸”在京城及各地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原对福建的心理也逐渐变化,开始称赞、羡慕福建。
“学霸省”当然不是一天炼成的。作为后起之秀,福建经历了长期的积累。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带来了中原汉人第一次入闽高峰,也带来了福建开发的第一次高峰。唐末五代,中原战乱带来了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入闽高峰。这一次,福建一跃成为一个经济、文化高地。
在闽南,得益于宋代对海洋贸易管制的放松,以及众多设市舶、奖励蕃商、设蕃坊等鼓励做法,泉州港发展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浙江龙泉窑和景德镇的瓷器,苏杭的色缎,明州(宁波)的草席,温州的漆器,甚至远在四川的草穹,云南的叶金……都通过陆路或海路汇集到泉州,然后装船,趁着季风飘洋过海。
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庞大需要,德化还发明了鸡笼窑(圆拱形大窑炉),原因竟来自于“催订单”——1094年,德化窑工经历了苦恼又兴奋的一年,因为此时海外市场对中国瓷器需求量大增,而德化的瓷窑均是小窑,为保证货物及时趁着季风出海,鸡笼窑这个呼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升级就这样适时出现了。
如今几乎默不吭声的闽北,在宋代可是一个大放异彩之地。北苑贡茶产于建瓯,分茶(又称“水丹青”,指用沸水冲茶,使茶乳变化出图形或字迹)之法,风行全国;建盏,也在建瓯一带生产,传至日本则为国宝;建阳与临安(今杭州)、成都并列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而且在三大出版中心里,建阳的刻板、印刷数量均居首位。
【满省皆是弦诵声】
“闽学”的出现更使宋代福建成为了一个几乎全民读书的地方。这在古代极为罕见。今日武夷山市五夫镇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镇,但在宋代,它堪称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它是朱子理学的诞生之地。
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就在镇外的一条小河边上。在他之前,五夫里即是一个名儒聚集之地。朱熹之父朱松的好友刘子羽既是名儒,也是抗金名将,他所在的刘氏家族在唐末避乱至此,为当时的闽北望族。
14岁时,朱熹秉承其父遗命迁居五夫里投靠刘子羽,并拜刘勉之、胡宪以及刘子羽的弟弟刘子翚为师。刘勉之、胡宪、刘子翚三人皆为名儒,在当时创造了“刘胡学派”。后来,当朱熹成为一代儒宗,后人又将他们合称为朱熹的“五夫三先生”。此外,胡宪所在的五夫里胡氏家族,在宋代还有胡安国、胡寅、胡宁、胡宏等,亦均为名儒,与胡宪合称为“胡氏五贤”。
对朱熹及其构筑的理学体系,史家钱穆曾评点:“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比。”换言之,在钱穆看来,那时的五夫里堪比先秦之曲阜。只不过,在后来,比起曲阜,五夫里更像是一个文化史上的“失踪者”。
两宋时的五夫里还孕育了另外一个罕见的天才人物,即词人柳永。柳氏先祖自河东(今山西)迁来闽北,定居在五夫里金鹅峰下。有宋一代,在将慢词推向民间这方面,柳永的影响力无人能及,即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很有趣,宋代文化的两个高峰——儒学及词学的高峰,均由闽人缔造。而且,两人还是一个镇上的。柳永其实也是一个“学霸”,他一边写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奉旨填词”之名游戏人间,一边登上进士榜。1034年(景祐元年),柳永举进士第,同榜的还有他的二哥柳三接,而他的大哥柳三复此前早已举进士第。柳永的儿子柳涚、侄儿柳淇也都是进士——妥妥的“学霸之家”。
随着“闽学”广为传播,福建更上一层楼。朱子一生喜好讲学,他的弟子以及诸多再传弟子,也都在各地极力鼓励读书风气。虽然朱子所主张的读书目的在于修身,而非当“学霸”,但这在客观上使得当时福建的读书风气更浓,也因此自然地产生了更多“学霸”。
当时,延平一带,“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诵暮弦,洋洋盈耳”。邵武一带,“颇好儒,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永福一带,“家尽弦诵,人识律令,非独士为然,工农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语言”……满省都是弦诵声。
史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那是一个今天只能想象的高光时代,在那个时代里,福建为“天下第一”。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