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初探

2019-03-02朱文英

云南化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羧酸教学内容高职

朱文英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有机化学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应用化工专业来说,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有机化学非常难学,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的效果[1]。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自学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高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提高翻转课堂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1 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的重要性

1.1 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先学后教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受到学生的热烈追捧,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非常敏感,非常爱表现,追求标新立异。有机化学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部分内容比较繁琐,尤其是有机物的命名,很多高职学生非常不喜欢这部分内容。而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让学生以新奇的形式(比如角色互换、多媒体教学等)进行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2 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的策略

2.1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课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第一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进行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图像、视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交叉学习,对有机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预习,做到先学后教。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程预习阶段应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共价键的形成及其属性”课程之前,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共价键形成的全部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轨道杂化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难点。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掌握轨道杂化理论,那么学生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发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遇到的难点进行备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有机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2.2 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活动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角色互换活动、情景导入活动、专题讨论活动等。

角色互换活动是指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进行传递和应用。但是这种课堂活动进行的前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比如,在教学“羧酸的性质”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知道的有关于羧酸性质的知识传递给讲台下的“学生”(此处的学生指的是教师)。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之后,台下的学生和教师给上台的学生以热烈的掌声,然后学生开始扮演教师进行教学,说到:“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羧酸的制备,都有哪几种方法啊?”“学生”回答:“羧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烯烃强氧化、醇的深度氧化、醛的氧化。”“教师”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认真听讲,学习效果非常不错。”接着“教师”继续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羧酸有哪些性质,我们都知道,羧酸是弱酸的一种,既然是酸,就应该有酸的性质,酸最基本的性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它可以与碱反应。”“教师”说:“对了,真聪明,羧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通过角色互换活动,让学生变得非常主动,同时,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是一次非比寻常的体验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长久发展。

情景导入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教学情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乙醚的性质”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相关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青蒿素”和“乙醚”的关系,通过在教学情景的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从而了解到了“乙醚的沸点较低,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可以用来提取青蒿素,并不会对青蒿素产生破坏”。再如,在教学“有机化学的危害”课程时,教师可以导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置身于有机化学污染的教学情景中,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3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高职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翻转课堂的总结。教师要定期对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反思,主要的内容有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教学设计的优化等等。

3 结语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翻转课堂的渗透[3],引导学生加强对课程进行预习,增多课堂活动的数量,并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

猜你喜欢

羧酸教学内容高职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复合羧酸镧对PVC热稳定作用研究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