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日语词汇性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制约条件的考察
——以“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为对象
2019-03-02冯阳
冯阳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日语中存在大量诸如“押し開く·持ち去る·泣き叫ぶ”以及“払い終える·食べ過ぎる”等由两个动词组合而成的词,业界一般称它们为“V-V 型复合动词”。前人在“V-V 型复合动词”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等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其中,影山太郎根据“V-V 型复合动词”的意义及用法又将其分为“词汇性复合动词”(語彙的複合動詞)和“句法型复合动词”(統語的複合動詞)。上面提到的“押し開く·持ち去る”等因其不能用“そうする”代替、被动形态只能体现在后项动词而不能体现在前项动词(如)等被划分为“词汇性复合动词”。 而词汇型复合动词又可以分为并列、手段、原因、目的、辅助等五类。 该文将以“词汇性复合动词”中前后两项动词呈现“手段”关系的复合动词为研究对象,对两项动词的结合条件做论述。
1 词汇性复合动词前后两项的制约条件
前面提到日语中一般称由两个动词组合而成的动词为复合动词, 但并不是任意两个动词都能组合成复合动词来使用, 对能够组成复合动词的前后两项动词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影山(1993;1999)根据日语动词的句法结构的不同,将日语动词分为他动词、非能格自动词和非对格自动词三种。根据影山的分析,他动词的句法结构(項構造)包含外项和内项两项[],比如:倒す、落とす;非能格自动词只有外项,例如:歩く、走る;而非对格自动词则只有内项,例如:折れる、倒れる。根据动词的这三种分类, 影山提出了动词结合的一个条件“他动性调和原则(他動性調和の原則)”。
他动性调和原则:动词+动词的组合中,拥有相同类型句法结构的动词互相结合影山(1999)。
根据这条原则, 同样拥有外项的他动词和非能格动词之间以及他动词和他动词, 非能格动词和非能格动词之间可以组成合适的复合动词,例如:奪い取る、言い寄る等, 而非对格动词和非对格动词之间也可以形成合适的复合动词,如:滑り落ちる、流れ落ちる等。
然而,这条原则却无法解释诸如“読み疲れる·走り疲れる” 等拥有外项的动词和没有外项的动词的组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松本(1998)提出一个比“他动性调和原则”更为宽泛的原则:主语一致的原则。
主语一致的原则:动词组合为复合动词时,两个动词的意义构造中参与度最明显的参与者(通常指体现主语意义的那项)必须指向同一事物松本(1998)。
由此,可以对“読み疲れる·走り疲れる”等做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彼は本を読み疲れた”中,“読む”的主体参与者是“彼”,“疲れる”的参与者也是“彼”,因此, 两项动词的意义构造中参与度最明显的都指向了“彼”。
但仍有一些词,无法套用到这两条原则中,换句话说, 对于某些看似可以组合成复合动词实际却并不合理的动词,“他动性调和原则”和“主语一致的原则”仍不能说明。 比如,根据这两条原则“焼き殺す·切り倒す”等成立,而“落とし壊す·落とし割る”等,尽管同样符合“他动性调和原则”和“主语一致的原则”,却不能在实际使用中成立。 由此可以推论, 对于此类复合动词,“他动性调和原则”和“主语一致的原则”并不是唯一制约动词组合的条件,在此之外,还有其他条件的限制。 下节中,我们将对此进行论述。 方便起见,将“焼き殺す?切り倒す”类复合动词称为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他动词+他动词-手段型复合动词)。
2 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的成立条件
2.1 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的分类
石井(2007)根据奥田靖雄从“相”(アスペクト)上对动词的分类,将动词分为主体状态动词、主体动作自动词、主体动作他动词等六种。石井(2007)对这六种动词相互组合形成复合动词的情况作了考察, 并将组合类型作了分类,共分为八类。 根据其分类,我们可以将“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分为两类:A 主体动作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B 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
根据石井(2007)的研究,这两类复合动词的基本语义构造为“过程结果构造”。 这种构造下的复合动词表达的是包括动作过程和结果在内的完整的运动过程,其中,前项动词体现的是动作的过程的一面,后项则体现动作的结果的一面。 因此,在A 类(主体动作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中,主体动作他动词表达过程的一面, 而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则拥有过程和变化结果的两面。 两者的差别可以体现在是否有相对应的自动词。 也就是说,在复合动词中,像“打つ·押す·叩く”等没有相对应自动词的他动词,体现过程的一面而不是结果的一面;而像“落とす·倒す·潰す”等拥有相对应的自动词的他动词, 既能体现动作过程,也能表达动作结果即客体变化。在B 类(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中,前项的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要体现主体动作过程, 而非客体变化。
2.2 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的语义限制条件
参照石井的研究,“落とし壊す·落とし割る”等属于B 类“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的组合,具有“过程结果构造”,但却不是合理的复合动词。 而当这些词中的前项动词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时,如“射落とす·押し潰す”等却是合理的。 这似乎说明“落とす·潰す”等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只能出现在复合动词后项的位置,而不能成为前项动词。与之相对,复合动词中还存在“切り倒す·切り殺す·嚙み切る”以及“奪い取る·取り戻す·取り外す”等词。这些词中的“切る·取る”等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既可以成为前项动词,也可以成为后项动词。 由此可见,同样是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 在能不能成为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的问题上,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别的。
此外,与A 类复合动词相反,也存在“投げ捨てる·切り捨てる·取り除く·切り刻む” 等主体动作他动词为后项动词的复合动词。 据此,同样是主体动作他动词,能不能成为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的问题上,也存在差别。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 我们可以把上述复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分为三类,一类为“落とす·潰す·倒す·捨てる·除く”类,一类为“切る·取る”类,一类为“洗う·拭く·押す” 类。
首先,“落とす·潰す·倒す·捨てる·除く” 类中,“落とす·潰す·倒す” 类属于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此类动词中, 通过落とす·潰す·倒す等动作最终形成客体落ちる·潰れる·倒れる的结果。 但是“落とす·潰す·倒す”等动作具体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单纯从这些动词表面并不能看出来, 需要借助能够表现其具体实现手段的词。 也就是说落とす·潰す·倒す等只是笼统地表达了形成客体变化的动作, 具体是什么样的动作造成的不能体现出来, 而需要借助其他可以表达动作具体性的动词,“捨てる·除く”也是如此。因此,这些动词只能出现在后项动词的位置, 而表达其具体手段的动词,则出现在前项动词的位置。
其次,“切る·取る”类,与“落とす·潰す·倒す”类相同,同属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同样是通过切る·取る等动作,实现客体切れる·取れる的结果,具体是如何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 也需要借助能够表现其具体实现的手段,但此时的具体手段可以是工具,如刀具和手,也可以是动作,如咬、烧,吸、买等。当具体手段是工具或事物的时候,这些动词可以出现在前项动词中,成为其他动词的手段,如“切り倒す·取り除く”等,当具体手段是动作的时候,切る·取る”类则出现在后项动词的位置,如“噛み切る·吸い取る”等。
而“洗う·拭く·押す”类动词,虽然可以实现客体的变化(例如,服をきれいに洗う中,衣服干净了就是一种客体变化),但是其实现客体变化的方式,不是通过其他具体动作,而只是利用工具即可,如手或其他物体,因此,此类动词不能出现在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的位置,而可以出现在前项动词的位置。
由此可见, 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为事物性时,动词只能出现在前项动词的位置;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为动作性时, 动词只能出现在后项动词的位置; 而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既可以是事物性的又可以是动作性时,动词既可以成为前项动词,也可以成为后项动词。
3 结语
对于日语中词汇性复合动词前后两项的限制条件,虽然已有“他动性调和原则”和“主语一致的原则”,以及“过程结果构造”等,但仍存在这些条件无法说明的问题。该文主要以前后两项动词为手段关系的“他动词+他动词”型复合动词为研究对象,根据前后两项动词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性质的不同, 将这些动词分为三类, 并对哪一类可以成为前项动词或后项动词做了解释。 结果显示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为事物性时,动词只能出现在前项动词的位置;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为动作性时, 动词只能出现在后项动词的位置; 而当实现客体变化结果的手段既可以是事物性的又可以是动作性时,动词既可以成为前项动词,也可以成为后项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