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2019-03-02吕素琴郭欢仪通讯作者
吕素琴,郭欢仪,梁 琼,陈 军(通讯作者)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广东 广州 10630)
非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研究关注力度较弱,容易引起忽视。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疼痛、无痛性包块等,有时与乳腺癌难以鉴别,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病情迁延不愈[1-2]。超声是诊断乳腺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目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尚未广为掌握和熟知,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1个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临床、超声及病理特点,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超声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病理证实的非哺乳期乳腺炎39例41个病灶。均为女性。年龄为20~47岁,平均(32±6)岁。单侧38例,两侧先后发生3例。单发病灶35个,多发病灶6个,多发病灶者因图像特征类似,选取最大者入组。纳入标准:病理证实且临床治疗后好转。排除标准:超声图像存储不符合乳腺检查
指南要求[3]。患者就诊原因:乳腺局部红肿痛伴肿块20例;乳腺肿块伴疼痛6例;乳腺肿块15例。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诊断仪GE Logiq E9,Philip iE33,Siemens ACUSONS2000,Alokeα10,线阵探头频率5~14MHZ,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及双腋下,观察乳头有无内陷、皮肤有无红肿、肿块的位置,自外周向乳头放射状检查乳腺,并随后检查双侧腋窝。存病灶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腋下淋巴结图片。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双盲法分析。观察指标:病灶部位及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腋窝淋巴结。血流丰富程度采用Adler半定量法分级:0级为无血流;I级为点状、短棒状血流;Ⅱ级为一个切面上1~2条线状血管;Ⅲ级为3条以上血管或网状血流。
2 结果
2.1 非哺乳期乳腺炎41个病灶的病理结果
急性乳腺炎1个,慢性乳腺炎40个;其中脓肿形成19个,肉芽肿形成7例。超声检查与病理时间间隔为0天~10天,平均3.1±2.7天。
2.2 41个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二维超声表现分为5种类型
(1)片状低回声型10个(24.4%):病灶形态不规则,平行于皮肤生长,边界不清,边缘不整齐,与周围乳腺导管相连,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正常乳腺组织,后方回声稍增强(图1)。
图1 片状低回声型
(2)结节型2个(4.9%):与片状低回声型的区别为有明显的边界,内部没有正常乳腺组织。其余形态、边界等超声特征与片状低回声型相同(图2)。
图2 结节型
(3)结构紊乱型2个(4.9%):局部腺体和导管增厚,分界不清,回声紊乱,边界不清,后方回声稍增强(图3)。
图3 结构紊乱型
(4)脓肿型 25个(61.0%):片状低回声型、结节型或结构紊乱型的病灶内可见密集点状低回声区,按压探头可见流动,后方回声增强(图4)。
图4 脓肿型
(5)导管型2个(4.9%):增粗的低回声乳腺导管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图5)。
图5 导管型
2.3 41个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
Ⅲ级血流21个(51.2%),Ⅱ级血流10个(24.4%),I级血流8个(19.5%),0级血流2个(4.9%)。18个(43.9%)血流分布在病灶外周及内部,12个(29.3)血流仅分布在外周,9个(22.0%)血流仅分布在病灶内部;23个走行平直,2个走行迂曲,14个血流呈星点状无法观察走行。只有13个测量了RI:0.65±0.57。
2.4 41个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理表现
病灶内见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多见,有的伴多核巨细胞反应、组织细胞或泡沫细胞聚集,类上皮细胞增生;有的乳腺组织液化性坏死,脓肿形成,病灶周边纤维组织及小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2.5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超声表现与病理成分
病理上的大脓肿病灶25个(61.0%),超声均正确诊断。但是,微小脓肿4个(9.8%)超声均漏诊。炎症细胞浸润的组织与肉芽肿组织成分均表现为低回声,在超声图像没有明显差别。
3 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和非感染性(脂肪坏死、异物、放疗后炎性反应、免疫、糖尿病乳腺炎、wegner’s肉芽肿等)[4]。具体发病机制不详。非哺乳期乳腺炎好发于已婚育龄经产女性,高峰年龄20~40岁,常单侧乳腺受累。临床表现有以下3型:(1)脓肿型:乳腺有红、肿、热、痛等局部炎性表现,可触及脓肿波动。(2)肿块型:乳房无痛或微痛,质地较硬,边界欠清,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不明显,易误诊为乳腺癌。(3)窦道型:炎症溃破皮肤形成[5]。
本报道将41个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超声表现分为5种类型:片状低回声型、结节型、结构紊乱型、脓肿型、导管型。乳腺炎病灶均表现形态不规则,平行皮肤生长,边界不清或欠清,边缘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匀。片状低回声型内部可见正常乳腺组织穿插其中,边缘与乳腺导管相连。结节型是低回声病灶有边界,病灶内部没有正常的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型表现腺体和导管增厚,分界不清,回声紊乱。脓肿型是在片状低回声型、结节型、结构紊乱型的基础上,内部坏死液化形成脓肿。脓肿的超声表现为密集点状低回声区,探头加压时可见脓液流动是其典型声像。导管型表现为多条增粗低回声乳腺导管,边界不清。片状低回声型及脓肿型是最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表现[6-7]。少数非哺乳期乳腺炎也可以表现囊肿型及高回声结节型[8],这与病理类型及炎症的时间长短及程度有关。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后方回声可以增强也可以为衰减[2],炎性病变时血管大量开放,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使病变区透声良好,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纤维组织增生及出现钙化时,则后方回声出现衰减[2]。
脓肿的超声表现为密集点状低回声区,与乳腺炎性组织不易鉴别。按压探头检查时的脓液流动现象是脓肿的特异表现。但是,脓肿较小时,因难以观察到流动现象而难以诊断。炎性细胞浸润的组织与肉芽组织形成在超声上均表现为低回声,没有明显差别。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的血流显像多为Ⅱ级和Ⅲ级,分布于病灶的内部及周边,呈点条状,走行平直,动静脉血流信号均可见,RI<0.7。部分病变血流不丰富,为0级和I级血流,与病灶中以纤维组织修复增生为主有关。
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需要与乳腺癌鉴别。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大于40岁,有家族史,病灶多为实性,少有坏死液化,内部可有砂砾样钙化。而乳腺炎高峰年龄在40岁以下,多表现为片状低回声,边缘与正常导管相连,内部可见有脓肿形成或小导管结构,可形成窦道,与乳腺癌的常见实性病灶不同。腺癌血流信号主要分布在病灶边缘,可向病灶内穿行,走行迂曲,多为动脉,RI<0.7。而乳腺炎的血流更丰富,分布于病灶的内部及边缘,边缘较多[2],走行平直,RI<0.7。另外,乳腺炎症病灶相邻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炎性病变表现回声增高,有助于提示炎性病变,皮肤窦道形成更是提示慢性炎性病变[8]。掌握二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应能减少或避免误诊。但是,当乳腺癌合并感染,且癌灶内没有典型砂砾样钙化时,仅依据超声表现难以鉴别。穿刺活检病理是目前推荐的最终诊断方法。
总之,乳腺内片状低回声,边缘与正常导管相连,内部有或无脓肿形成,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是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临床表现有炎性红肿热痛症状,外伤史,免疫异常表现,育龄期的经产妇,年龄小于40岁,应考虑到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皮肤窦道形成可以提示慢性乳腺炎病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