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CT影像对比分析
2019-03-02于春海
于春海
(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放射诊断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为鼻腔以及副鼻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具有比较广的侵及范围,且相关症状、体征和CT影像学不存在特异性,容易误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本文主要是观察及比较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CT影像表现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试验组分析资料为本医院诊治的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选择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7月),女性10例,男性20例,年龄最高72岁,最低23岁,其年龄均值为(48.57±5.36)岁。并选取同时期本医院诊治的3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收入对照组分析资料,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最高71岁,最低21岁,其年龄均值为(48.52±5.34)岁。统计及分析两组一般资料,P>0.05。
试验组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存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阅读及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存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阅读及签订知情同意书。
两组排除标准:(1)不愿意接受CT检查;(2)存在其他疾病。
1.2 方法
采取CT机对两组患者开展检查,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实施冠状位平扫,将听眦线垂线用作基线,将从额窦-鼻前庭到后鼻孔蝶窦部作为扫描范围,将层厚设置成5mm,将间距设置成5mm,实施局部重建放大处理,软组织窗的窗位设置成65HU,软组织窗的窗宽设置成350HU,骨窗的窗位设置成500HU,骨窗的窗宽设置成2000HU,并依据患者实际状况选取是否予以增强扫描。
1.3 相关指标
(1)观察和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病变位置。(2)观察和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侵蚀破坏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指标数值录入SPSS 21.0软件实行分析并检验,计数资料(左侧鼻腔肿块例数等)表示成例数(n)形式,数据实行χ2检验,P<0.05,出现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及统计两组病变位置
试验组肿块主要集中于左侧鼻腔,无右侧鼻腔肿块和双侧鼻腔肿块,对照组肿块主要集中于双侧鼻腔,还有少数左侧鼻腔肿块和右侧鼻腔肿块,试验组病变位置和对照组相比,P<0.05,出现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表 两组病变位置分析及统计
2.2 分析及统计两组侵蚀破坏状况
对照组患者存在部分筛板不完全吸收现象,15例患者存在下鼻甲吸收变薄现象。试验组30例患者均存在下鼻甲吸收破坏现象,20例患者存在中鼻甲吸收破坏现象,8例患者存在筛窦骨质吸收破坏现象。
3 讨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多是单侧存在鼻塞症状、鼻涕现象或是血涕情况,且大多是单侧鼻腔患病,而双侧鼻腔患病的情况比较罕见。本文资料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都是左侧鼻腔存在肿块,且同时伴存同侧鼻窦炎症现象,其对侧存在上颌窦筛窦炎症情况。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多存在双侧鼻塞症状及鼻涕情况,患者的鼻腔中肿块常位于双侧鼻腔。本文资料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肿块主要集中于双侧鼻腔,还有部分位于左侧鼻腔和右侧鼻腔。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有可能侵蚀破坏其周边相关骨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骨质吸收破坏在鼻甲区比较多见。本文资料呈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均出现下鼻甲吸收破坏现象,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中鼻甲吸收破坏现象,部分患者还出现筛窦骨质吸收破坏现象。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骨质吸收状况一般比较轻。本文资料呈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只出现部分筛板不完全吸收现象,50%患者的下鼻甲出现吸收变薄现象,不过没有完全吸收消除,尚存在骨嵴现象。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鼻腔外侧壁好发,肿块比较大时能够将鼻腔充满,往后生长且突入患者的鼻后孔,不过,肿块不会对鼻中隔产生损害而往对侧鼻腔进行生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鼻腔中存在软组织肿块,存在鼻窦炎症情况,肿块比较大时能够将鼻腔充满,往后生长且突入患者的鼻后孔,且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大多是双侧存在的[2-4]。
综上所述,采用CT影像表现能够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行鉴别,呈现重要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