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03-02刘应钦
刘应钦
德阳第五医院普外科 (四川德阳 618000)
胆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胆结石患病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1]。目前,高龄胆结石患者对手术需求日益增加,加之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且合并疾病较多,机体组织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差。因此,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风险较高,给患者生命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本研究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2~78岁,平均(68.3±2.4)岁;病程5~44 d,平均(25.5±3.2)d;胆色素性结石17例,胆固醇胆结石24例,混合性结石19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5~79岁,平均(68.0±2.7)岁;病程3~47 d,平均(25.2±3.5)d;胆色素性结石19例,胆固醇胆结石25例,混合性结石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体位,接受气管插管或全身麻醉,于脐下缘做一1 cm切口,建立气腹,采取四孔法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首先置入手术操作器械,以明确胆囊和胆总管等解剖结构,充分暴露和游离去除胆囊,同时予以结扎止血,并对腹腔创面进行冲洗,排出CO2后缝合切口。
对照组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全身麻醉,选取腹直肌处做一10 cm切口,依次将腹壁切开,暴露手术视野,胆囊切除方法同试验组,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1.3 临床评价
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切口长度、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6.7%;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因此,更易发生胆结石。手术是目前临床针对胆结石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因老年患者恢复功能较差,腹腔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多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使得手术风险显著增加[3]。鉴于此,选取科学、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钟扬等[4]研究报道,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开腹胆囊结石切除术,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取手术方式。本研究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行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长度、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有效性更高。分析其可能原因为该术式属于微创性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前者更有助于减小患者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本研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保障高龄胆结石患者的预后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与胡亚军等[5]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