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探索

2019-03-01崔亚利

中国教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与学体验式道德与法治

崔亚利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探究学习、体验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是具有实践价值的三种教学方式。

一、三种教学方式

一是体验式学习方式(见图1)。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二是探究式学习方式(见图2)。探究学习是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是问题解决式学习方式(见图3)。问题解决式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

1.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一是教学内容中明确提示的教与学方式。

仔细分析教材,会发现教材的编写者把教与学的方式渗透到了教材中,特别是教材内容中的教与学的方式的提示,这些提示有的是明确提出的,有的是隐含在教学内容中的,因此要分析清楚,据此来设计教学活动。一看插图提示,二看活动提示,进行教与学方式的选择。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三个主题“欢欢喜喜庆国庆”,其中活动提示: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我国的国旗、国徽?教师就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拍下来、录下来或记下来,在进行课堂交流时,大家进行展示,这样的课堂内容非常丰富,学生们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教學内容中隐含的教与学方式。

教学内容中也隐含着教与学方式的提示,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发现有的主题隐含着教与学方式的提示,有的栏题隐含着教与学方式的提示,还有在人物的对话中隐含着教与学方式的提示,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进行选择。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5课“我们的校园”的第一个栏题就给了教学方式的提示。“校园探秘”提示教师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师先提出问题:你们去观察,校园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欢哪里等。让学生们分小组带着问题去寻找,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梳理出自己观察到的学校里的场所、设施、设备,再到全班去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提示,告诉学生们各个场所或设施设备的用途。

2.分析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

在选择教与学方式上要分析教学目标,注意所选择的教与学方式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例如,“我们有精神”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教学的一年级学生已经比较适应小学的生活,参加过秋季趣味运动会,每周都参加升旗仪式,学校日常生活中也进行了课堂常规、读写姿势、队列等方面的训练。

在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知道有精神是一种状态,能识别有精神的样子。知道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礼仪规范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能描述出坐、立、走的基本要点。②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③欣赏有精神的样子,愿意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做个有精神的人。

3.分析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方式

在选择教与学方式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特长、性格特点、素养条件都是选用教学方式必须考虑的因素。性格开朗活泼的教师,可以选择体验式方式,与学生一起进行愉悦快乐的体验活动;文静清雅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式的活动;幽默诙谐的教师可以选择讲授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应该扬长避短,各显身手。不管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就要坚持自己的风格。

4.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高,教学方式宜儿童化、多样化且具有新颖性。对于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考虑选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独立思考问题。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选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选择教学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性。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之蜜,集各家教学方式之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学生实际,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恰当选择和运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创新出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而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融合性。教学方式的选择是一法为主、多法融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方式组合,教师要会灵活使用,许多成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综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同时,教学方式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当下,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涌现,一些原有的教学方式也正在被赋予新的含义,教师要在把握教学方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融合。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教与学体验式道德与法治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