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官疾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价值分析
2019-03-01张微微
张微微
(玉溪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医院检验人员针对小器官疾病患者在进行疾病检测期间,表现出的难度较为显著,因为疾病位置不同,则选择的检测方法以及最终获得的检测结果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1]。近年来,患有小器官疾病的患者例数增加程度显著,对此将检查手段有效加强,对于小器官疾病的控制具有显著价值[2]。本次研究将针对小器官疾病患者确定最佳的疾病诊断方法,以此说明高频超声检测的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62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小器官疾病诊断方法的选择;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6岁~63岁,平均年龄为(47.15±3.79)岁;观察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7岁~65岁,平均年龄为(47.19±3.75)岁;观察对比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最终发现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合理进行小器官疾病诊断方法的选择;对照组:选择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完成;观察组:选择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完成;对于对照组,主要依据常规超声要求以及步骤展开;对于观察组,首先完成20MHz探头频率的设置,之后针对小器官位置加以明确,对应性完成检测方案的创建。在具体检查期间,如果患者呈现出体位不适感,则需要协助患者将体位进行改变,并且伴随着体位变化,对应性进行检查探头的调节。在对小器官病变进行检查期间,如果患者存在肿瘤组织,则需要确保立体结构可以充分呈现,之后对声像图加以观察,就其特征完成描绘工作。针对患者病变表层同浅表层小器官病变组织呈现出的距离需要准确测量,并且加以记录以及描述[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以及检出清晰率。
1.4 判断标准
疾病检出:针对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于临床展开超声检验,并且将获得结果同病理结果之间完成对照,表现出一致部分则属于成功检出,表现出不一致部分则属于未成功检出,最终对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疾病检出率进行计算统计。
检出清晰:针对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在进行小器官疾病检查期间,就检查报告的清晰度,主要于未显示、模糊以及清晰三方面展开。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诊断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疾病检出率以及检出清晰率)以(%)形式合理展开χ2检验,最终P<0.05为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检出率对比
同对照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疾病检出率(61.29%)对比,观察组(93.55%)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临床对比[n(%)]
2.2 检出清晰率对比
同对照组小器官疾病患者检出清晰率(29.03%)对比,观察组(51.61)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检出清晰率临床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式下,医院在进行小器官疾病检查方案研究期间,所考虑的检测方法种类逐渐增多。以往对于此类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对于最终结果表现出的较高期待无法实现。在此种情形下,高频超声的应用率逐渐增加。其呈现出图像清晰的优点,表现出的回声定位能力较为显著,从而在确定小器官疾病病灶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完成;观察组:选择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完成;最终就两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以及检出清晰率展开对比发现,同对照组小器官疾病患者疾病检出率(61.29%)对比,观察组(93.55%)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小器官疾病患者检出清晰率(29.03%)对比,观察组(51.61)获得明显提升(P<0.05),分析此种结果的原因为,高频超声的有效应用,可以利用高频探头等系列优势,将传统超声表现出的系列缺点进行充分弥补,充分证明对小器官疾病患者给予高频超声检测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针对小器官疾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合理选择高频超声方法展开,对于疾病检出率以及检出清晰率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从而为小器官疾病的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准确依据,促进小器官疾病患者早期治疗效果的提升,最终为其预后能力的提升做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