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01田凤月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丘脑基底节高密度

田凤月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天津 300222)

目前,脑出血已经成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内血管壁发生破裂,血液流出血管之外,进入脑室而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起病急骤、发病迅速的特点,一般会在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时产生,患病之后,脑部神经受到影响,导致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受损症状[1]。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诊断患者病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院为了能够提升脑出血的及时检出率,争取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对参与患者均实施CT诊断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前已经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5年7月21日至2018年1月15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选取标准: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为脑出血患者;均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病史;本人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3岁,平均 (64.25±1.37)岁。发病时间最长25 h,最短 37 min,平均 (13.42±3.5)小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设备选择以及扫描方式

(1)设备选择:日本东芝生产的TOSCANERCT扫描仪。(2)扫描方式:调整患者体位至仰卧位,扫描基线参考眶耳线,设定仪器参数,管电压为130 kV;管电流为200 mA;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10 mm,初次扫描时间在患者发病24~72 h。采用平扫方式探查患者颅内出血具体位置,标出出血量、CT测量值。保留图像原始数据,创建图像,由专业医生审片确定患者病情。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CT诊断结果,并探寻出血量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2-3]。

2 结果

2.1 CT诊断结果

62例患者基底节区出血44例 (70.97%),破入脑室4例(9.09%)、死亡 5例 (11.36%);丘脑出血 11例 (17.74%),破入脑室2例 (18.18%)、死亡2例 (18.18%);小脑出血4例(6.45%),破入脑室0例、死亡1例 (25.00%);脑干出血3例(4.84%),破入脑室0例、死亡1例 (33.33%)。其中病死率最高的为脑干出血。

CT扫描下不同位置结果:49例 (79.03%)患者在CT扫描下表现为大脑内部有高密度病灶,且边界清晰,在密度上呈现均匀性,最低CT值为54 Hu,最高CT值为79 Hu;有边界清楚且密度均匀的密度影血肿呈现在右侧基底节区,血肿周围的水肿带为密度有差异性,且呈现为环状,可见血肿已经向右侧脑室破入。丘脑处出血为高密度影,在形状上来看均为似圆形。小脑出血高密度影,形状为圆形或者无规则。

2.2 出血量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62例患者中出血量<10 ml 37例 (59.68%),死亡2例(5.41%);出血量 10~39 ml 13例 (20.97%),死亡 3例(23.08%);出血量 40~70 ml 8例 (12.90%),死亡 3例(37.50%);出血量 >70 ml 4例 (6.45%),死亡 3例(75.00%)。其中出血量多病死率越高。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脑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具有长时间的高血压病史或者动脉硬化造成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病灶处血管壁破裂,呈点状出血,脑室中流入血液,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管破裂的程度也随之加重[4]。若患者血管破裂程度较轻,仅有少量血液流入脑室,并不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较大影响,若是血管壁破裂较为严重,脑室内进入较多血液,则会增加脑部组织受压,从而导致脑部组织受损或者发生水肿现象,与此同时患者的病死率也会随之增高。不仅如此,一旦脑出血量较多,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影响,患者极容易出现的偏瘫、失语等情况,严重降低生命质量。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想要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必须及时进行有效诊断,了解患者病情,然后才去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CT检查就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CT检查主要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该层面的X线由探测器接收,转变为可见光后,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处理,得出数字结果,重建数据,再通过计算机,重建图像,最后由专业医师进行阅片,确定研究方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特征等,以此为患者的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一般来讲,大脑内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区是极易出血处,脑出血主要是先基底节、脑干等处,当出血处在基底节与丘脑处时,血肿会向脑内流动,对脑组织造成较大压力或者使脑组织出现如软化等症状,同时,脑内积血相比较脑内血肿而言,非常容易被吸收,导致破入脑室情况出现,在CT诊断中表现为血肿与脑室相互连接[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49例 (79.03%)患者在CT扫描下表现为大脑内部有高密度病灶,且边界清晰,在密度上呈现均匀性,最低CT值为54 Hu,最高CT值为79 Hu;有边界清楚且密度均匀的密度影血肿呈现在右侧基底节区,血肿周围的水中带为,密度有差异性,且呈现为环状,可见血肿已经向右侧脑室破入。丘脑处出血为高密度影,在形状上来看均为似圆形。小脑出血高密度影,形状为圆形或者无规则。另外,从出血率与病死率对比来看,能够得出结论出血量多病死率越高。对规律原因进行分析,当患者脑内出血量较少时,不会出现显著的占位效应,脑疝并不容易形成,但是,患者出血量越大,占位效应就越明显,脑疝的发生率就越高,增加患者的病死率[6]。

综上所述,CT扫描应用于脑出血诊断中,可及时判断患者病灶处的具体情况,为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丘脑基底节高密度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健康成人丘脑体积的磁共振研究*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