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皆令人不寐
2019-03-01李非洲
李非洲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430061)
《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神、魂、意、魄、志分别藏于心、肝、脾、肺、肾。五脏受损则五神亦受影响,神机失用,进而影响睡眠,故笔者认为五脏皆可令人失眠。
1 五脏失和则寐不安
1.1 心神不安,神明失主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人体意识活动的概括。神明出于心是指心可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及活动。若心为风、火、痰、瘀等邪所扰,则心不藏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失常,进而影响睡眠。故《景岳全书·不寐》有云:“心为事扰,则神动,神动则不静,是以不寐也”。亦或心神不得濡养,则心虚神不得藏而不寐。
1.2 肝失疏泄,神魂难安 叶霖言:“昼则魂游于目而为视,夜则魂归于肝而为寐”。一方面,《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血不足,则魂不能安舍于肝;另一方面,“其性随,其用曲直”,肝主情志,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疏泄失职,则情志不畅,气机失和,神魂难安,寤寐无常。此与现代医学强调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相一致。故《血证论·卧寐》有云:“肝病不寐者,肝藏魂……若浮阳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
1.3 脾运无能,意失所养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藏营,舍意。脾运的强弱决定脾藏意的功能可否正常发挥[3]。若气、血、阴、阳虚损或寒、湿、痰、热等邪入侵,使脾气受损,一方面,运化水谷失职,气血生化乏源,脾意失养;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神,致邪扰脾意。虚实二端皆使意不归舍于脾,发为不寐。再者,思虑太过也会导致脾不藏意,故尔《诊脉三十二辨》曰:“思虑则意舍不宁”。
1.4 肺气失宣,肺魄不宁 根据“营卫学说”,白昼卫气行于阳则寤,夜晚卫气行于阴则寐。《灵枢·邪客》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素问·病能论》曰:“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若外邪侵袭机体,肺卫奋起抗邪于外,夜间不得入于阴,魄亦无所归,故不得卧。
1.5 肾藏失节,神志不充 肾主蛰,封藏之本,藏精,舍志。志藏于肾而得精之助,故能安眠。若年老体衰、房劳过度、久病等导致肾中真元亏虚,影响肾藏志的功能,不寐由之而起。再者《医法圆通》谓:“不卧一证……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肾水与心火本互相制约,倘若肾水亏虚无以上济心火或心火扰动不能下温肾阳,则心肾不交而致失眠。
2 五脏辨治失眠
五神游离于五脏皆会导致失眠,但是不同脏腑受损,因其各自生理特性相异,临床辨证又需加以鉴别。如张星平等[4]认为失眠主症以迟寐、不寐为主者责之于心;以易寤、频寤为主者责之于肺;以多梦、梦呓、甚则梦魇、梦游为主者责之于肝;以思虑纷纭而致迟寐或不寐为主者责之于脾;以夜寐早寤为主者责之于肾。
2.1 不寐责于心者 心不藏神之不寐,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心悸、健忘、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等。与心神相关的常见临床证型有心火亢盛、心阴不足、痰热扰心等,不寐治心常用清心泻火、养心安神、清热涤痰等法,可选用栀子豉汤、天王补心丹、黄连温胆汤等。
2.2 不寐责于肝者 肝不藏魂之不寐,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头晕、情志失调、多梦易惊、梦呓、梦魇、梦游等。与肝魂相关的常见不寐证型包括肝血亏虚、肝气郁滞、肝火扰心、肝阳上亢等。不寐治肝常用补益肝血、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等法,可予以酸枣仁汤、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等,目的在于调和气血,使肝之气血和畅,魂有所归,神乃潜藏,不寐乃愈。
2.3 不寐责于脾者 “心有所忆谓之意”“思伤脾”。脾不藏意之不寐,其临床特点可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减退、思虑太过、体倦乏力、食少纳呆等。与脾意有关的常见证型有脾胃虚弱、饮食积滞、痰湿中阻等。不寐治脾常用补益脾胃、消食化滞、化湿和中等法,可予以半夏秫米汤、保和丸等,目的在于调和中焦,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使脾意归舍,睡眠自安。
2.4 不寐责于肺者 《灵枢·淫邪发梦》曰:“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肺不藏魄之不寐,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喘咳气逆、眠浅易醒、频寤等。与肺魄相关的不寐贵在宣降肺气、清肺化痰、安魂定魄,多选用小青龙汤、百合固金汤、二陈汤等加减化裁。目的在于使肺宣降有司,魄有所藏,神有所定。
2.5 不寐责于肾者 肾乃一身阴阳之本,寓真阴真阳,肾脏阴、阳、精、气的虚损,均可引起肾志失其充养,致使肾不藏志而不寐,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夜寐早醒。肾阴虚者多伴有潮热汗出、耳鸣、头晕、便秘等。可予以知柏地黄汤,治以滋肾阴、清虚火、宁肾志。肾阳虚者多伴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夜尿频多、四肢畏寒等。可予以金匮肾气丸治以温肾定志安神。心肾不交者多伴有心悸不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等。可选用交泰丸、黄连阿胶汤等,治以交通心肾。
3 总结
当然,临证所见失眠多错综复杂,不可单纯归于某一脏而论。五脏相互为用,密切联系,方可保障寤寐的有序进行。且《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在人体脏器中起主导地位,五脏为病最终皆会影响心神而致不寐。同时,《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说明肝藏魂的功能是受心藏神的功能支配和影响的。心为事扰或心失所养,则心神动摇,肝不藏魂,神魂难安而不寐。肝主疏泄,主藏血,心主血,肝木与心火,母子相生,且心主神,肝藏魂,心肝血气充盛,则心神得养,肝魂得藏,寤寐自安。所以在治疗失眠时不可忽视对心神、肝魂的调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辨治失眠当以五脏为纲,且首辨心肝。
《难经》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白昼五神营运于外,则人寤而动;夜晚五神归位其舍,内藏于五脏,则人寐而寝。五脏皆可令人不寐,此理既明。然《内经》亦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不禁深思:六腑亦可令人不寐否?望共探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