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她走上自食其力的路
2019-03-01甘肃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甘肃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2019年2月21日,王慧(化名)拿到了她的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结束了42年的“黑户”生涯,成为甘肃省嘉峪关市首例成功落户的“三假”刑满释放人员。她的故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无缝衔接伸援手
2016年4月,嘉峪关市司法局收到甘肃省女子监狱发来的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居住该市某街区的服刑人员王慧即将刑满释放。司法局通过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对王慧进行身份核查,查明其没有嘉峪关市户籍,亦无固定居住地,属于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的“三假”人员。司法局立即发函至监狱,并通过监狱和公安机关进行再核查。在仍查找不到相关信息情况下,司法局灵活办理,将王慧作为“三假”人员进行接收。
经多方了解,王慧11 岁时被一自称“阿姨”的东北女人从吉林省带到嘉峪关,几年后“阿姨”不见了,王慧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在嘉峪关还有个好朋友孙某。司法局工作人员找到孙某,耐心劝说孙某一起到省女子监狱将王慧接回孙某家中暂时居住。嘉峪关市司法局胜利司法所为王慧建立起安置帮教工作档案,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做一名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向她表明司法所会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帮扶,并制定了“三步走”的精准帮扶安置计划,即实现落户、创业帮扶、帮助申请住房救助。
帮助落户解困扰
王慧没有户籍也没有身份证,嘉峪关市司法局将其接回后面临许多安置难题,诸如无法享受低保、社会救济,甚至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出嘉峪关市,这对王慧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对此,嘉峪关市司法局和胜利司法所积极想办法帮助王慧解决落户事宜。最终,在与市公安局户政管理科协商下,司法局提供了王慧刑满释放证明书等有效法律文书材料,由户政管理科受理了该落户申请。经过全国人口信息库人像识别比对,户政管理科决定将王慧落户嘉峪关市。
引导创业开餐馆
为缓解王慧的生活压力,司法局想方设法为其寻求政策扶持。工作人员向王慧所在的胜利社区说明情况后,通过沟通协调,为其申请到了临时救助,并积极落实其身份信息登记,将其纳入社区实有人口管理。
当王慧的思想和生活逐渐走向正常化后,司法局又鼓励其自主创业,通过劳动致富。考虑到王慧已获得初级厨师职业资格证,司法局联系工商税务部门,帮其在嘉峪关市一处人员密集且流动量较大的地方承租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王慧在朋友孙某的协助下筹措资金7万余元,开了一家饺子馆。
在开办饺子馆后,王慧感觉生活有了后劲,自己再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由于王慧手脚勤快且诚信经营,到她店里就餐的人越来越多,络绎不绝,生意越来越红火。
真情帮扶塑新生
在走访王慧的饺子店过程中,工作人员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王慧白天在店里经营生意,晚上与店员就住在店里。这样一来,不仅不符合经营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到店员的身体健康和店面形象。王慧想通过申请廉租房来解决住宿问题,但相关部门因王慧不能提供身份证件而拒绝办理。司法局通过向房管部门出具王慧刑满释放证明材料,书面反映王慧的实际困难,并进行多次协商,最终为王慧申请到50 平方米的廉租房一套。
在王慧乔迁新居时,司法局工作人员送去了一台电热水器,并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守法公民。王慧激动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在监狱的时候,我对出来后的生活都不敢想象。但在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开了餐馆、搬了新家,你们还为我送来家电,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今后我会做好自己的事,去帮助那些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不会给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抹黑。”
司法局工作人员走访王慧(左二)的饺子馆
2018年7月,《甘肃法制报》以《交给她一把自食其力的“钥匙”》为题对嘉峪关市司法局帮扶王慧创业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王慧成为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成功的典范。此后陆续有刑满释放人员专门到王慧的餐馆找她沟通交流,王慧也真心诚意地给予那些刚出狱、还在迷惘期的刑满释放人员帮助和引导。
2019年3月6日,王慧给甘肃省司法厅写了一封感谢信,厅党委书记、厅长牛纪南看了感谢信和嘉峪关市司法局为“三假”刑满释放人员成功落户等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汇报后作出批示:“嘉峪关市司法局这种高度的政治站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真心帮扶的为民情怀值得钦佩,也值得全省虚心学习借鉴!”
实现刑满释放人员顺利融入社会,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嘉峪关市司法局用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做好特殊人群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通过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鼓励和扶持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引导原单位安置、社会爱心企业零星安置等多种方式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就业安置。目前,嘉峪关市已有200 余人通过帮扶走上了自食其力、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