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价指甲油中均未检出甲醛和苯!
——7款平价指甲油对比测评报告

2019-03-01撰文阳佳

消费者报道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机溶剂丁酯酯类

|撰文/阳佳

跟“方便面没营养”一样,“指甲油可能有毒”,也是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认知之一。

以“指甲油有毒”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大约有234万条结果。《消费者报道》检索发现,人们对于指甲油“毒性”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甲醛、苯、邻苯二甲酸酯类等问题上。

许多人会担心,指甲油中的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进入,对身体造成看不见的损害。

2018年10月,本刊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名创优品(Miniso)、诺米(NoMe)、悦诗风吟,以及4款电商上销售火爆的低价指甲油,包括淘宝所售的虞琳娜、欧丽丝,京东所售的marquis以及拼多多所售的戈斯曼(LSKIN)。

对比检测其甲醛、甲醇、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BP、BBP、DEHP)等6项安全指标。

检测结果显示,7款指甲油均未检出甲醇和苯。而消费者极为关注的 “毒性三剑客”: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物质,亦未有检出。

7款指甲油未检出甲醇

打开一瓶指甲油,常常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奇怪的香味,颜料味,或是刺鼻的带凉感的油漆味。每一种闻起来似乎都不那么令人放心。消费者担心,这些奇特的味道,就如新装修的房子中的残余甲醛一样,可能经呼吸道进入,长久累积对身体造成伤害。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是所有的指甲油都有强烈的气味。

指甲油一般分两种:水性指甲油和有机溶剂型指甲油。那种涂上去有明显成膜,遇水可整张撕下的,就是水性指甲油。它的气味相对友好,偏淡甚至没有,算是指甲油中比较让人安心的存在。

而让女孩子们一边涂一边因刺激气味而掩鼻的,正是有机溶剂型甲油。这种指甲油的原理是:将色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涂抹后,有机溶剂挥发(有刺鼻味道),色料成膜得以留在指甲上,即完成“上色”。

经常用在指甲油中的有机溶剂,包括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酮类(丙酮等)等等。

其中,甲醇就是一种典型的有机溶剂。闻起来,甲醇有一股酒精味,可经呼吸道吸入、皮肤摄入、食道摄入等方式导致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昏迷,麻醉中枢神经系统,也会损害眼睛的视网膜、视神经等。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下称《规范》)中规定,在指甲油等化妆品中,甲醇的使用限量为≤2000 mg/kg。

尽管国家监管较为严格,但在以往的检测中,指甲油检出甲醇的情况并不鲜见,个别产品甚至出现严重超标。

2010年,香港消费会就检出一款BNCmanicure指甲油甲醇含量高达41000ppm(即41000mg/kg),超标近20倍。

不过消费者无需担心,本刊此次所送检的7款指甲油在成分表上均标示不含甲醇成分,实际的检测结果也全部未检出,消费者可以安心使用。

7款指甲油均未检出甲醛、苯两种致癌物质

加利福利尼亚癌症预防研究所发现,经常接触指甲油的美甲店员工较容易出现头痛、呼吸困难、皮肤刺激等健康问题。这些症状都与过度接触指甲油中的溶剂有关。

这其中,较常见又对健康有较大影响的,莫过于甲醛、甲苯和酞酸二丁酯。它们被称为指甲油中的“毒性三剑客”。

首先,指甲油为什么会总跟“甲醛”联系在一起呢?

这是因为,有机溶剂型甲油一般以硝基纤维素(硝化纤维)为成膜剂,但由于这样形成的指甲油膜比较硬,所以早期的时候,会用到增塑剂或树脂来进行改良,使它变得相对柔软又坚韧。比较典型的就是用甲苯磺酰胺甲醛树脂。但它会释放甲醛,味道刺鼻,易造成眼部刺激,与手部皮肤接触还容易产生过敏性皮炎。

基于安全性考虑,甲苯磺酰胺甲醛树脂近年已被不少指甲油产品“抛弃”,替而代之的是聚酯树脂等成分。但在一些底油产品中,仍会添加甲醛,以帮助指甲硬化,防止断裂、分层,但添加量是有限制的。

《规范》中规定,甲醛在指甲硬化产品中的最大使用浓度为5%,且当浓度超过0.05%时,必须标注含有甲醛。

指甲油中的苯,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它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之一,与甲醛一样,都被列为第一类致癌物(即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经常接触苯的人群,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引发皮炎、湿疹等过敏症状;此外,它还容易伤害造血系统,造成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等。《规范》中也规定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苯。

“毒性三剑客”的另一成员:酞酸二丁酯,又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的一员。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指甲油中并不少见,主要用于降低指甲油脆性,避免碎裂。

这类物质被证明急性毒性较低,但是却能够干扰内分泌,造成生殖系统畸形,并且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因此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美国化妆品成分评价专家组(CIR)和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对它们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欧盟方面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这三种物质,但总量或单独成分小于100ppm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IR则认为,在化妆品中,DBP含量≤15%,BBP<1%均是安全的。对DEHP目前则无限制规定。

在我国,管制更为严格,这三者均被禁用在化妆品中。

令人放心的是,本次检测的7款平价指甲油均未检出甲醛、甲苯和酞酸二丁酯(DBP、BBP、DEHP)类物质。

不过即便如此,一些指甲油味道较大,仍需关注其潜在的过敏性,尽量在通风环境中使用。

如何选择和使用指甲油?

1.建议尽量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水性可剥指甲油;如使用有机溶剂型指甲油,建议在通风环境中使用,且避免给儿童使用该类甲油。

2.经常涂指甲油易导致指甲变脆、色素沉着等,因此最好降低频次。此外,一个月内使用卸甲水的次数尽量不要超过两次。

3.涂指甲油时需小心,避免甲油接触到甲周肌肤,以免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

猜你喜欢

有机溶剂丁酯酯类
不同条件下水性胶黏剂中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量研究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更正
上海青对土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富集及毒性响应特征
延缓硝酸酯类耐药性的三项对策
雅安市制鞋业有机溶剂监测情况分析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的甲醇和酯类
不同纯度的有机溶剂对2株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浅谈酯类同分异构体书写
几种常见草坪草对2,4-D丁酯敏感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