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变诊断中数字乳腺断层联合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的临床意义
2019-03-01王义春姜津津
王义春 姜津津
(江苏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我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在我国女性死因排序中占居第6位[1]。长期以来,临床采用X线摄像技术诊断乳腺病变,且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组织重叠的影响,使得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检查存在假阳性,较低敏感度[2]。因此,本文为了分析乳腺病变诊断中数字乳腺断层联合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的临床意义,特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乳腺病变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体检及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排除标准: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受损者;精神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1.34±14.23)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MAMMOMAT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行内外斜位、头尾位双体位照射。DBT成像中,X线管于乳房上方旋转,每旋转1°自动曝光1次,并在不同角度投影图像中采用计算机重建出与平板探测器相平行的每层1mm断层图像,图像质量与受压乳腺厚度相关。
1.3 诊断标准
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标准,分类乳腺病变,记录所有患者检查中单个体位的平均腺体剂量;评估各种组合图像中病灶的可见性,1级未见到乳腺病灶,2级可见到疑似病灶,3级可明确见到病灶,4级可见到清晰病灶。根据BI-RADS是分类法评价病灶良性或者恶性,良性:BI-RADS分类<4a;恶性:BI-RADS分类>4b。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乳腺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分析,研究结果采用(%)或(x-±s)表示,用χ2或t检验,若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98例乳腺病变患者中,经过术后病理确诊为单发病灶,良性病灶27例,恶性病灶71例。良性病灶中,12例乳腺腺病,11例纤维腺瘤,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56例,7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癌。
2.2 不同检查对乳腺病灶的显示情况
FFDM+DBT对乳腺病灶的分级诊断率明显高于FFD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FFDM与FFDM+DBT对乳腺病灶的显示情况(%)
2.3 不同检查对乳腺病灶的分类结果
FFDM+DBT诊断的良性率、恶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情况[n(%)]
2.4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FFDM+DBT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最初采用乳腺X线摄影检查,尤其对钙化有着较高检出率。近年来,随着X线图像的应用,传统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极易造成乳腺组织的重叠,造成假阴性,从而耽误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检查,或者辅助其他检查,才能够得以确诊[3]。不仅增加了患者身心压力,而且还增加了经济负担。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是一种新的体层成像技术,是在传统数字化乳腺摄影基础之上联合信息化处理而进行的诊断[4]。通过在特定角度内旋转,并进行低剂量曝光,可显示单个钙化的细节优于FFDM,可发现隐藏在致密组织或者肿块中的微钙化。但在层厚1mm时,对钙化的数量及其分布的整体显示中,FFDM优于DBT,这就需要结合FFDM来观察。主要是由于重建影像间隔为1mm,并不利于钙化的整体观察,同时由于技术原因,曝光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导致运动伪影模糊了钙化灶的形态。若通过改变重建图像的层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观察钙化及其分布情况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FFDM、DBT、FFDM+DBT检查诊断率,得到FFDM+DBT的乳腺病变诊断中的特异度、敏感度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法。表明DBT通过多角度投照获得多幅断层图像,从而减少了FFDM摄片时遮盖于病灶周围的腺体。
综上所述,乳腺病变诊断中数字乳腺断层与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可评估乳腺病变良恶性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