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

2019-02-28贾文静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视唱民族音乐学视唱练耳

贾文静

摘 要:中国的视唱练耳学科,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文章运用民族音乐学的观点透视我国高校视唱教学的现状,对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将民族音乐学的理念运用到视唱教学中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视唱练耳;视唱

我国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基础,其要旨是通过读谱训练、视唱训练、音乐听觉训练和音乐表达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乐听觉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表达和感受能力,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和理解鉴赏能力。因此,视唱练耳的教学不仅是一种音乐基础的技术训练,也包含综合音乐感的训练。“随着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意识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已深刻体会到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及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寻求本民族文化资源,成为国家和民族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因为视唱练耳的音乐文化属性,使得其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接受与熏陶,通过视唱民族音乐的曲调,或以民族音乐素材来训练音乐听觉,让学生掌握民族音乐的特征,形成民族音乐的感受习惯和审美能力,这正是当前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不被重视的内容。

一.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历程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起源于欧洲。一般认为,法国音乐理论家圭多?阿雷蒂努斯大约于公元997年左右在意大利为教会的唱诗班开设的歌唱基础训练,是视唱练耳的萌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784年,巴黎成立“皇家歌唱学校”,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唱练耳的教材。至此,欧洲各大城市的音乐培训机构,出版了大量视唱训练的教材,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学科也逐渐完善起来。

20世纪初,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倡“西学中用”,中国的音乐家留学归来后,带来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为近代中国的音乐教育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视唱练耳是一门必修课程,它的基础性作用使音乐学习者不可回避的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系统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界诸多前輩不断呼吁和倡导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此背景下,视唱练耳教学的开始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注重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和民族音乐审美习惯的接触与训练,其中视唱环节的民族视唱曲谱比例加重,练耳环节中融入了民族调式旋律听辨与听记等内容。但是,在视唱练耳课程的设计环节中,关于民族音乐学习知识点的教学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让视唱练耳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二.高校视唱练耳学科发展的民族音乐学审视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异质的。纵观目前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关于视唱练耳教学研究的科研成果,一些学者在关注民族音乐视唱练耳的教学问题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视唱练耳民族化的理论和方法。但这些方法和理论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的探讨。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审视高校视唱练耳的改革与发展,拓展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与边界,将有助于视唱练耳学科在我国的适应性发展,也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首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历史、语言、地理等各种因素,从宏观层面对中西两种不同的乐音思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通过解析两者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国内高校视唱练耳的发展方向。其次,以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高校视唱练耳的调式调性、节奏特点、谱例选择等方面予以观照,让视唱练耳教学成为了解、掌握不同特点乐音体系一门工具性学科。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视界,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观照我国高校视唱练耳的课程改革,能为真正消解高师视唱练耳学科中文化矛盾与对立寻找最佳途径。最后,民族音乐学通过田野考察,来获取文化生态的研究材料。植根于西方教学体系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与民族音乐格格不入的情况,主要是源于其调式调性、旋法特点及其音乐表达习惯的大相径庭。如何消融两种文化生态的冲突和排异,将有助于建立中国音乐的乐音思维,为弘扬民族音乐奠定基础。

三.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

(一)正确树立教师的民族音乐观念,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能动性

在视唱练耳的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首先要摆正民族音乐的位置,熟知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素质。注重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内容,在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重视民族音乐教学,正确树立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依据民族音乐学的教学理念要求,借助多媒体、网络视频等不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也可以通过实物体验(特色锣鼓、打击乐器)等教学工具,学会听辨、感受和运用民族特色的节奏形态,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表现技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应该深入民间采风,亲身体验民间音乐的演奏和演唱特点,并对之进行认真地学习、分析与研究,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将之运用于课堂的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感“立足于传统,树立民族音乐的本位意识,力图在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操作中培养高尚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二)以训练民族音乐特有的音感为基础,培养学生演唱民族音乐的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

时下,在我国的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仍然是西方的音乐体系及其训练思维占主导地位,而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可能对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运用,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且富有意义的事情。依据视唱练耳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特点,在练耳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辨、模唱、听写等视唱练耳的训练方式熟悉民族音乐的旋法特征、句法结构以及调式特色,在此基础上逐渐感受民族音乐的表现特点、音乐风格、音乐文化内涵,以此开拓音乐学习的视野,培养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在视唱训练中,通过练习具有民族特色视唱作品,训练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曲调、节拍节奏、音列、和弦及音调的感知能力与辨识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的价值观及审美观念。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已辐射到各高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之中。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有许多视唱练耳的网络资源,也有相关人员研发了大量的视唱练耳教学软件。合理运用这些网络资源和教学软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将是一种新的体验和尝试。软件可以将不同民族的音调旋律、音程和弦、特殊节奏等内容以MIDI的技术进行针对性、对比性的视图形式设计,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同时,所制作的软件不仅有声音的训练手段,更可以包含视频和图片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从听觉、视觉到感觉的全方位感受,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与理性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一直依托于西方的教学体系。但是,中国音乐教育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走向民族化的道路,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也必然向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的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应该突破原有模式,不断拓宽自己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民族音乐学以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式和大量优秀的学术成果,能够为视唱练耳研究向文化层面,向更深人、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起启示性作用。

猜你喜欢

视唱民族音乐学视唱练耳
音乐教学中视谱和视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论如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好视唱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促进作用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东北大鼓与地方民俗文化
音乐课分类教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