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为今用的《六国论》“调整版”论证析用

2019-02-28谭佛周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摆事实六国论六国

谭佛周

一、“调整版”批注详解

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历来被奉为议论文的经典,但鲜有真正发现其“经典”究竟在何处的。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一个独特的现象。独特在哪里呢?在文章的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析之一,理由之一)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析之二,理由之二)故曰:弊在赂秦也。(结论)

可以说,开篇两行字,已经把全文要讲的道理全部讲完了。或者说,全文内容已经结束了。有论点,有分析,有结论,任务完成了。或者说,这就是《六国论》的压缩饼干,是《六国论》的袖珍版。那么,后面的文字是干什么的呢?该如何理解呢?不妨说,后面的各段文字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领头羊,是一盘散沙。

按照我们现在的写作习惯,上面表示理由之一的句子应该放在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作为分论点一;上面表示理由之二的句子应该放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表示分论点二;上面表示结论的句子应该列为文章独立的第四段,表示上文的总结。如果这样,文章结构就与我们今天的写作习惯一致了。

原文不长(计有35句544字),我们按现在习惯做个调整(“调整版”只字未改),为了便于分析,特录全文于此,并做批注详解。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开篇直接亮明观点,简洁有力)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正面阐释观点,原因分析一,可视为分论点一)

3.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摆事实,秦以非战争手段获得土地不少)。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对比分析一,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相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相对比,“其实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分析的结论是“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此三句对比分析二,六国祖先创业艰难与六国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摆事实,结果是“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对比分析三,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此两句下结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此两句引证、分析及小结)

4.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想象敌论,自立靶子)?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反驳敌论,反面阐释观点,原因分析二,可视为分论点二)。

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此两句摆事实一,设问,齐国“不赂者以赂者丧”,内因分析)。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外因分析)。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摆事实二,总述燕赵)。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分述一,先说燕,燕小但用兵,正确做法,故而后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刺客行刺,错误做法,加速灭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分述二,再说赵,使用武力,正确做法,胜多败少)。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冤杀良将,错误做法,遗憾灭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摆事实三,“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形势不利,分析小结灭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反面假设论证,指出六国若能坚持正确的国策,和秦的较量,结果难以预测)。

6.故曰:弊在赂秦也(小结,结论)。

7.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此两句继续第三段最后的假设,并指出具体正确的做法,推理了结果:不贿赂秦,结果难料)。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摆事实,客观事实和结果恰与假设相反:由于不断割地,导致灭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小结,结论)!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总结分析势弱的六国有机会战胜强大的秦国)。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联系当时实际情势,反面假设中原强大的北宋王朝因为割地赔款最终亡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则连六国都比不上)。

二、“调整版”思路分析

开篇第一段统领全文。文章起笔推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因此,它们在总分结构中是名副其实“总”,顶天立地,居于最高层、最全面的领导地位。

《六国论》首先是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之后是分论点,有两个,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灭亡,有赂秦和不赂秦两种情况,作者都考虑进去了。一正一反,十分严密。

主体部分一分为二,齐头并进。之所以称为“分”,是因为主体部分一般均从若干个侧面展开。并列结构指的就是主体部分从横的方向并列展开,其优点是拓宽广度,通过多侧面论证,使论点得到多渠道支持,显得牢靠而稳固。

这个部分两个论证都将分论点前置并獨立成段,以示强调,且层次分明。

“调整版”第三段是针对分论点一展开分析——平行并列三组正反分析。

第一组: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相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相对比,“其实百倍”,结论是“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秦的目的是土地,六国很糊涂地给土地,导致国力严重受损。

第二组:六国祖先创业艰难与六国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六国的子孙就不仅是目光短浅,简直就是败家子。结果是“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第三组: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结论是“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这三组对比从六国作战目的不明,守土意识不强,割地后果认识不足三个方面,逐层分析了“赂秦而力亏”的观点。

最后一句是引证。

三组对比,加上一个引证,共同论述赂秦的严重性。这四个材料需要一个灵魂统摄它,这就是我们调整文章结构,找來分论点一独立成段的理由。

“调整版”第五段是针对分论点二展开分析——平行并列展开正反分析。这一层以正面分析为主。

先说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再说燕赵。先总说,“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再分说,先说燕,后说赵;先说正确,后说失误。作者认为,国策的失误是导致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最后进一步指出“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是必然结果。

以上从正面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分析,不是例证。尽管出现三个国家的有关资料,但那是分析材料,不是作为论据出现的。

最后从反面假设论证,指出六国若能坚持正确的国策,和秦较量,结果难以预测。

这一段一正一反,因此,也需要一个统摄它的的观点,因此,在段前加上一个表示分论点二的句子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段、第五段分别从赂秦与不赂秦正反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此时,应该有个总结,因此,我们把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挪到这里,单独成第六段,也是合理的。

文章的第七段的任务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文章的结论,我认为是在对比分析。前一句说如果不赂秦,则结果难以预测;后一句说,由于不断割地,所以导致灭亡。这当然是在分析赂秦与不赂秦的利弊。

一般地说,文章的主体部分如果并列两段阐述两种差异明显的事物,则后面的一段是需要加以对比分析的。这是一般规律,否则那两个差异段落,优劣特色差异点就看不到,就失去了生命力,文章就会白写。

《六国论》最后一段极其重要,但它常常被人们所疏忽。重要在哪里?作者苏洵不是在为古人操心,不是在为古人评判,而是借用古人的例子,来为现实服务,即所谓借古讽今。换句话说,最后一段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你忽视了这一段,等于这篇文章白读了。怎么借古讽今?这一段该怎么写——办法很简单,就是向前延伸一步,向上跳跃一步。由六国抗秦延伸到北宋抗金,由割地事秦跃升到对金不妥协。这就是中心论点的升华。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偌大国家——北宋王朝),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割地妥协),这就比不上六国了(谁比不上六国呢——北宋王朝)。

也许有老师要说,为什么要吞吞吐吐,不明明白白说出来呢?这就是政治,这就是鲁迅杂文、茅盾《白杨礼赞》之类的笔法。这也是这一类文章的特色。

三、证伪:论证走向严密

论证,不仅要证明,还要证伪。从科学论证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新观点、一个新学说,只有通过既证明又证伪才可能比较可靠。《六国论》如果仅仅完成两组并列正反分析,是不足以跻身经典之列的,因为它还不足够严密。

所谓证伪(俗称“排除法”),它不是更多地预测什么会发生,而是更多地说什么不会发生,说明什么情况下一个道理不能成立。

如“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命题,你可以证明、强调立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就事业;你还需要证伪,如果没有相应的其他条件,如良好的机遇,丰富的知识,扎实的能力,健康的身体等,有志者事也未必成。证伪和证明结合,你就会得出“立志对成就事业是重要的,但仅仅立志还不够”的辩证结论,这样,就克服了惯常的简单思维,使结论经得起推敲,坚实有力。

再如,当我们拿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命题时,不管列举出多少与之相同的正例,也不具有独创性。我们要看到,“失败乃成功之母”是说失败了不要气馁,要有毅力:但是,事情要成功,光凭主观的毅力,还可能是失败乃失败之母。要使失败转化为成功,还得有其他的条件,诸如主体的天赋、客观的条件等。这样运用证伪思维思考,论点就有了拓展、深化的空间。

证伪的主要方法便是寻找反例。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精彩,不仅仅论点精辟,而且在于主动提出对论敌有利的论据(反例),然后加以分析,使之有利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反例:“六国互丧,率路秦耶?”六个国家并不是每一个都割地求和的。苏询分析:不求和的国家,因为他国求和了,失却了强大的同盟军。

第二个反例:齐国并未向秦国割地求和,不也是灭亡了吗?苏洵反驳:因为五国在被侵凌的时候,齐国见死不救;等到五国都垮台了,齐国也就不能自保了。

第三个反例:燕、赵两国敢于和秦国抗衡,最后不是也灭亡了吗?苏洵回答:“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小国屡屡战胜大国,这是确凿的事实。可惜的是,赵国把李牧将军诛杀了。苏洵认为,这个事实恰恰说明,不是敢战而败,而是敢战的战略不能坚持(“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燕赵是小国.最后才灭亡,更加说明敢战之败优于不敢战之败。

从三个层次驳斥了论敌,文章本来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光有破,没有立,文章毕竟不够饱满,最后,作者乘势直下,从正面发展自己的论点:如果六国不是把物质财富拿来讨好侵略者,而是用在厚待人才,则统一中国的就可能不是秦国了。

对于接近真理来说,寻求“证伪”比寻求“证明”来得重要。在寻找反例的过程中,论证就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为“跳板”,跃入下一个层次。这就要求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具有怀疑精神,主动挑战自我的观点,心中有个“假想敌”;然后,不断地将问题论“小”,不断质疑、释疑,逐步约束、缩小论题的外延,明确、推演论题成立的条件。

证伪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当你提出一个论点(假设),要善于从对立面寻找论点被忽略的反例,寻找被忽略的漏洞,勇于反驳自己的初步立论,然后修正、完善初始论点。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最终使自己的立论趋于缜密。因此,证伪并不是要推翻自己的论点,而是要使自己的论点步步走向完善、严密和深刻,是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

“证伪论证法”是一种思维非常活跃、论证质量很高的论证方法,对高中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但其中从“排除负面因素较重的主张”到“确认正确度较高的观点”的思维方式可以借鉴。

[作者通联:浙江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摆事实六国论六国
提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技巧
锅盔助秦灭六国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有理不在声高,要用事实说话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
析秦对六国施行的“不战而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