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言语形式 直击诗词内核

2019-02-28刘建松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怀古周瑜赤壁

刘建松

近观省优质课一等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例,导入精彩自然,课堂结构清晰,教学的流程是:老师抓住怀古词的写法特征,“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然后通过表格比较周瑜和苏轼人生的不同轨迹,最后点明“借古人之酒,浇自己之块垒”的写作目的。

此课例从怀古词的文体特征切入教学,可谓准且精。这样可以区别于其他题材的诗词。但这里有个问题,同样是怀古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似乎也可以这样上。如果所有的怀古词的教学都可用一把所谓的万灵钥匙,那问题就大了。这样往往会遮蔽教学文本独特的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感受领略不到作者言语形式的表现艺术与创造之美。

比如《京口北固亭怀古》言语形式的最大特点是用典,但深一层思考,典故提到的人名很有特点,有称他的字,有呼他的小名,有用他的年号,也有直呼其名。这就是这篇怀古词用典这种言语形式的不同之处,也是我们教学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赤壁怀古》的独特的创造个性在哪里?或者说苏轼的这首词和一般怀古词的差异处又在哪里?这些是我们教者在执教的过程中要着力的关键点。

如果从这些角度去思考这首怀古词,上文中的课例解决只是诗词中“写什么”的问题,而缺少了“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深入思考。而文本的奥妙之处恰恰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写”。优秀的作品往往选用最恰切的言语形式去精准地表现作品要表达的思想。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因此,《赤壁怀古》的教学不应简单停留在“观景、思人、抒懷”这样一望而知、大而无当的肤浅层面,而要揭示写作个体独特情感的隐秘性和表达形式的特殊性。通过揭秘文本的语言、艺术形式去洞见文本的思想,或者说,通过发现文本"有意味的形式"去挖掘文本的思想意蕴。经典的诗词如果缺少特殊的言语形式,就容易流于内在的铺陈,一览无遗,产生不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诗词的语言不是过分追求精确性,而是在追求“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如何理解《赤壁怀古》文本语言的独特性、多义性,模糊性,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异质”意象之间的不协调组合引爆思维。我们发现,《赤壁怀古》把对立、不协调、不合常理的意象放在一起,使之相互冲撞,碰击,交叉,产生情感张力。这首豪放词写的是大场景,大英雄,大豪杰,大气魄,构成视觉、听觉、心理上的震撼。但令人惊讶的是下阕开篇却莫名的来一句“小乔初嫁了”,无论是色彩、内容、格调、气势都很突兀。教参说“为了表现英雄美人相得益彰,揭示此战关系之大”,这样的解读似乎简单化了,没讲出个所以然。在雄浑壮阔的男人世界里穿插一件美丽浓艳的女子之事,而”小乔”的称呼别有意味。一则“小乔”两字本身就有招人喜欢、引发想象的意味,美女衬英雄,理所当然。二则这里用“小乔初嫁了”,而《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我们注意到,陈寿使用的是个“纳”字,“娶妻纳妾”,小乔的身份极有可能只是周瑜的一个小妾,或许是最重要的小妾。周瑜纳小乔也是赤壁之战前10年的事情,此刻应该是“老乔”了。博学如苏轼,焉能不知此段历史?把一位类似于战利品的小妾有意说成风风光光的“初嫁了”,变成正规的妻子。把小乔之事放于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的充满雄性的框架和视野之中,造成了不和谐的冲撞,纠缠,自然逗引出读者的思考。如此的不协调,无非要证明周瑜婚姻生活的美满,这在极大程度上符合儒家倡导的齐家理念,自然又和治国、平天下的下文产生内在的联系。如此不协调的言语形式,引发读者思考,追求言外之意。如果更深一步,两姐妹嫁的分别是东吴的君王和最重要的能将,且孙氏对周瑜极度信任,君臣齐心协力,故能战胜强大的外敌。而此刻的苏轼却遭受统治者的排挤,狼狈不堪,所以“小乔初嫁了”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对古代君臣关系的艳羡和对现实君王的一些不满和抱怨。这样,异质、不同类的意象排列在一起,揭示的是作家内在不愿明说,也不敢直说的那种内心的隐秘情感。

第二、从反常、违反逻辑之处突破难点。诗歌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往往有意识地突破常规,违反常理,创造假定性的艺术世界。比如周郎的称呼,“三国周郎赤壁”值得玩味。《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赤壁之战时,周郎已经34岁,人到中年,而“郎”是年轻的帅哥,此刻称中年男人为“郎”,显然不合时宜。但在文学作品中,这恰恰是符合情理的。任何的文学作品都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意志,他可以扭曲,变形,达到无理而妙的境界。在苏轼内心深处,周瑜就是一位传奇,一段神话,永远年轻,永远的周郎。而历史上的周瑜是“衔命(接受)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完全是一个雄武勇毅的将军。但在诗词中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雄姿英发的外貌风度,羽扇纶巾的文人谋士打扮,谈笑间的作战方式,惊世骇俗的功业,完全颠覆了历史的真实,而达到艺术的真实,进而把血腥艰苦的战争浪漫化、甚至游戏化,这就是儒家所追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实际上,生死攸关的大战役时,正值寒冬,如此轻摇羽扇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可能如此潇洒,气定神闲,相反很有可能有紧张、劳累,甚至恐慌的一面。如果我们深入分析“遥想公瑾”几句,表面在缅怀年少得志的周瑜,实际也可理解为缅怀曾经年少得志的自己。所谓“遥想子瞻当年”,科举春风得意,官运极为通畅,文坛大腕(欧阳修)激赏,“貌美贤惠,知书达礼”的王弗琴瑟相和,这一切和周郎何其相似。而如今赤壁成了古人成就伟业之地,却成为苏轼失意之处。因此,周瑜形象刻画得越反常,越违背生活逻辑,越能写出苏轼自己的孤独落魄,潦倒失意的被贬心态。所以黄苏《蓼园词评》说,“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

第三、从结构、笔法矛盾处领悟主旨。诗词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写作意图,故意精心设计一些不能自洽的矛盾处,有意强化突出,引起读者的关注思索。比如开篇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既然历史上所有的英雄豪杰,无论你怎样风流倜傥,都脱不了历史的淘洗,埋没在时光的长河中。但紧接一句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矛盾就来了,让人不可理解。虽然字面上强调的是赤壁的地名,但读者很容易理解成周瑜的功绩和风流。“人道是”明显是说后人一直在称道,英雄没有被遗忘。这样,似乎风流人物可以永恒,并且这种存在是可以超越时代。英雄到底可不可永恒?前后就有矛盾了。苏轼这样的意图很可能就是要把读者的眼光从众多的人物中拉扯、聚焦于要歌颂的主人公周瑜身上。为了极力歌颂美化周瑜,即使自相矛盾,苏轼也毫不在意。而正是这种矛盾,作者推崇的情绪就饱满了,容易感染读者。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慢慢读出很多我们从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 再如上下阙的结尾处也充满矛盾,“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山、豪杰,这样的词语明显渗透着儒家积极进取的济世情怀。而“江山”转为“江月”,“多少豪杰”的壮志变成“人间如梦”道家式的喟叹,儒道的矛盾,济世和出世纠结、交织在一块。对功业的追求,转换成对明月清风的拥抱,从一定程度反映出苏轼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以关于本篇主旨的争议,也是正常的。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给读者提供多种的理解空间。

歌德说过:“(文本)内容人人可见,意蕴只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找到,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从这个角度说,诗词教学立足言语形式,揭示言语表现的秘妙,发现其中隐藏的情感密码,确实能直击诗词内核,触及文本的特性。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上虞区丰惠中学]

猜你喜欢

怀古周瑜赤壁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清晏园怀古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上都怀古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翠云廊怀古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