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019-02-27杜聪颖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改革

杜聪颖

摘 要:“核心素养”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在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而在文件中“核心素养”被置于一个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位置。这就意味着“核心素养”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基于此,本文下面将主要针对“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质落地生根”实践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40-01

在国际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国际教育的共同主题和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国际潮流。所谓素养,简单来说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在哲学看来,素养与自身的发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部分会对整体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我们将对核心素养评价进行初步的框架性进行阐释。

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中国学校教育相当重视“知识”的传播,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传统上,学生求学的模式就仅仅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中,坐得笔直、手中握着笔、眼睛寸步不离的紧盯着老师,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而认真的在笔记本上做着笔记,所有的知识与见解是从老师口中所得,学生并不会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老师讲学生听,这时,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老师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随着新式核心素养教育的提出,要求学生全方面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求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只是书本上理论知识,而更多的应该是对实践的操作。这就是所谓的体验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例如,在校园教室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扩展户外学习。也就是教学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对外界事物采取探索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在户外教学中引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的思考,使学生对此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触觉、听觉、视觉中发现语文新知识,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为落实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2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探索一切事物,开展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调动人们的生命力。作为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的,那么教学已成功一大半。在学习初期阶段,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小学阶段,小学生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只是认为学习新事物是有乐趣的。如果教育者总是以一种毫无变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乏味的。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自我调节。对比起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板书和学生机械地抄写,这只会使得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是无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与吸引人的内容来传授原本乏味的知识,这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对知识也更加容易接受和吸收,更加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毛主席在花山》一文时,老师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外,为同学准备关于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革命者爱民、勇敢的故事。让同学们从多个故事,更加多方面、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者的伟大、英勇。

3 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激活学生思维

知道提出“为什么”就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能够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恰好就是看似毫无意义的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在于逢事问个问什么。”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和求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若遇到学生询问“为什么”时,老师不能置之不理或者加以阻止,而是耐心为学生解答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意愿,利用课本来向同学展示质疑的方式和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抓住重难点进而提出质疑,抓住矛盾之处。比如同学们在学习课文阅读理解的時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之间一问一答,相互竞争。这就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完成了从提问到思考再到想办法解决的整套学习流程。如此要求学生在自己反复学习过程中思考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从中寻找途径使之成为一种使自我感到轻松愉悦的方式。而且习惯是一个思想和行动的真正的领导者。学习习惯并非一日或几日而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仿佛是在打一个持久战。上述教育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学习习惯。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方法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受益一生,在此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具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家庭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人人都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是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标榜。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家庭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长辈,进而体会书本课文中的情感。例如,学生在学习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相关于母亲的诗句时,就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布置,学生在放学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谢。这就加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的联系。两种教育在加强联系的同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懂得感恩或者其他应当具备的德行。这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响应了教育局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是未来中国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有着重要非凡的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结合改革、创新再结合实践的新型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应当在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初期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初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戴新莲.提升阅读素养,打造书香童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的实施策略的探讨[J].读与写,2014,09.

[2] 李作芳.“四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J].湖北教育,2017(1).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