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监护仪故障率中的应用

2019-02-27周渊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监护仪故障率

周渊

嘉兴市第二医院设备科 (浙江嘉兴 314000)

监护仪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直接或间接测量患者心电信号、血氧信号、无创/有创血压、体温、呼吸等生理参数的医疗设备[1],目前在手术中监测、重症监测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监护仪属于生命支持类设备[2],其完好率极其重要。我院监护仪分布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以及各病区。由于分布较广,使用人员较杂,监护仪故障时有发生。为提升对监护仪的管理水平,降低监护仪的故障率,我院于2018年2—7月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的DMAIC五步法[3]开展了针对监护仪的管理改进活动,分析监护仪故障发生原因,并制定改进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六西格玛管理法实施前(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的225台监护仪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的255台监护仪作为观察组。

1.2 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的DMAIC五步法,即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实施对监护仪的管理改进。

1.2.1 定义阶段

本次管理改进活动定义为降低监护仪的故障率,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生命监测。

1.2.2 测量阶段

设备科联合质管科及临床各相关科室成立六西格玛小组,小组采用检查表法对各科室监护仪进行调查[4]。首先罗列所有需要调查的项目,如监护仪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电极导联是否按要求贴放、外观及其附件的完好度、摆放是否合理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监护仪,制定相应的检查表,落实检查责任人。小组成员到各使用监护仪的科室逐一对照检查表的条款进行审核并记录。最后,汇总所有检查表,总结监护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电极导联未按要求贴放、监护仪散热风扇存在异响、部分附件老化严重未及时更换等。

为便于管理改进活动前后数据统计,现将监护仪故障分为设备故障和人员使用故障。设备故障包括无法开机、黑屏、附件损坏等,人员使用故障包括模式设定错误、导联贴错位置以致无法测量参数等[5]。

1.2.3 分析阶段

小组成员对监护仪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并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1)报警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机器误报警、监护仪设定错误导致监护参数不准确或者设备不工作、电极导联不按要求贴放导致心电波形干扰大,遥测监护系统遥测盒子掉落损坏等问题均由对监护仪使用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引起;(2)除尘不到位或者不及时导致风扇存在异响,未及时更换失效的主板电池或者M4T28控制模块导致监护仪时间不准确,未及时处理旁流式气体模块积水杯中的积水导致采样泵损坏等问题均由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引起;(3)部分监护仪不间断使用,导致设备加速老化,可靠性降低,其中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探头、无创血压袖带3种配件损耗最为严重;(4)不同种类监护仪性能差异也可能导致故障发生。

1.2.4 改进阶段

针对导致监护仪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实施。

第一,加强培训,提高监护仪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水平。(1)首先应关注新设备、新员工的培训,小组规定,新购入监护仪时,应对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新进入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该科室所有型号监护仪的操作培训,确保新员工能够正确设定监护仪报警参数、正确选择使用模式。(2)组织带教老师对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系列实操培训,针对监护仪的心电导联电极,血氧饱和指夹,无创血压袖带等测量附件的正确放置,除常规情况以外,更应关注特殊情况的培训,如患者过于肥胖或者过于消瘦导致无创血压不易测量,老年人皮肤干燥易造成心电信号干扰,手术前皮肤消毒时有碘伏渗进电极片等状态下的测量附件放置位置与方法;针对进口监护仪,要提高医护人员阅读英文菜单的能力,确保其能够自行将监护仪切换至维修模式进行系统时间的校准;针对功能较为复杂的监护仪,如神经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请厂家工程师按需多次进行现场培训,并就前期使用问题进行交流总结;(3)此外,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培训。使用床边监护仪时,应告知家属不能自行调节监护仪设置,防止监护仪摔落等。使用遥测监护仪时,应告知患者妥善保存遥测心电发射盒,防止其摔坏或者被摇床挤压等。

第二,加强维护保养工作,消除故障隐患。严格落实每年两次的预防性维护和每年一次的电气安全监测;参照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标准流程,及时进行内部清灰与外观清洁;每季度检查监护仪的电源线、心电导联线和血氧饱和探头的连接线,如有外皮开裂、屏蔽层裸露等现象应提前更换;每季度检查无创血压皮管与袖带,及时更换老化的橡胶皮袋或者粘合不良的袖带搭扣;每年测量1次主板电池,电压低于3 V应提前更换纽扣电池,保证监护仪的系统时间不会因为关机而重置;每年委托厂家或者有资质的第三方对所有监护仪进行性能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更换老化配件,保证监护仪各项监测参数偏差在允许范围;此外,针对采用旁流式气体模块或呼末二氧化碳模块的监护仪,应及时清理积水杯中的积水,并每月更换积水杯,防止水汽进入模块内部造成损坏。

第三,保障监护仪附件的完好性,提高其可靠性。监护仪的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探头以及无创血压袖带是最容易损坏的附件,其完好性直接影响监护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控制附件完好率是本次管理改进的关注重点。小组规定,重点科室,如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必须采用原装附件,其余科室的监护仪附件也应采用高性价比且可兼容的附件来代替原装附件。每次更换附件后,设备科工程师应使用FLUCK生命体征模拟器进行检测,通过后方可交给临床科室使用。为延长监护仪附件的使用寿命,小组加强了对监护仪的现场5S管理。如采用电脑整理线捆扎无创血压皮管、心电导联和血氧饱和缆线,防止其扭曲损坏或被桌椅压住变形;心电电极在使用完毕后用手取下电极片,避免直接拉扯导联线;血氧饱和探头尽可能使用软指套,减少因掉落引起的损坏,以尽可能延长各附件使用寿命。

第四,根据使用需要,合理配置监护仪。部分科室,如ICU、CCU等,其监护仪需连续24 h工作,应尽可能配置具有较高灵敏度和测量准确度的高配监护仪,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故障发生率;麻醉科则应选用专门的麻醉监护仪,并视需求开启专项功能和选配其他特殊模块,如熵指数模块、肌松模块等;一般普通病房和科室则采用以进口遥测监护系统为主、国产床边监护仪为辅的配置[6]。

1.2.5 控制阶段

小组在实施改进的基础上制订《监护仪管理办法》,并组织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学习,使改进效果得以巩固。设备科、质管科等科室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现场使用抽查、设备完好情况检查等,随时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本次管理改进活动的长效性。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监护仪主机、附件故障情况以及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监护仪故障率。附件包括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指夹、袖带、有创血压缆线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监护仪主机、附件故障情况比较

观察组主机故障率为1.2%(3/255),低于对照组的4.9%(1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观察组附件故障率为11.0%(28/255),低于对照组的20.4%(4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5)。

2.2 两组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率比较

观察组监护仪使用共35 662台次(每台监护仪当天开机计为1台次),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故障26台次,故障率为0.7‰,低于对照组的1.6‰(51/30 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P<0.05)。

3 讨论

孔德友等[7]提出影像监护仪完好率较低的原因有配件老化、维护落实不到位、培训缺失和使用环境混乱等。本研究通过检查表法对各科室监护仪进行调查,从分析监护仪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得出导致监护仪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培训不到位、设备管理人员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监护仪不间断使用、不同种类监护仪性能差异等。

为降低监护仪故障率,王玲[8]的研究提出必须定期对监护仪进行检测与维修,严格控制质量,但该研究并未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刘明芳[9]的研究提出通过科室管理、设备使用后及时清洁表面、监护仪配件管理、培训科室设备管理相关知识等措施降低监护仪故障率,但系统性不足。本研究根据六西格玛五步法,有系统、全面地列明了降低监护仪故障率的方法:加强培训,提高监护仪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加强季度、年度维护保养工作,消除故障隐患;保障监护仪附件的完好性,提高其可靠性;根据使用需要,合理配置监护仪。

综上所述,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监护仪使用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监护仪的维护保养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对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关键科室的监护仪配置进行了升级,有效降低了监护仪的故障率。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监护仪故障率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通过控制策略的改进降低广五直线电机的故障率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轨道电路状态修中的运用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探索零故障率的LED智能显示终端
浅析如何提高TEG发电机运行效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