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担心早产宝宝的智力吗?
2019-02-27指导专家田园编辑陶莉美编劳秋勤
指导专家|田园 编辑|陶莉 美编|劳秋勤
很多家长会担心早产宝宝的智力发育,但也有人说:早产儿更早接触外界,环境中各种刺激有利于突触的大量形成,大脑发育比在母体中更快。更拿出开普勒、牛顿、爱迪生、雨果……这些名人“早产儿”来佐证。那么,早产宝宝的智力发展,到底该不该担心呢?
出场专家 田 园
上海市儿童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复旦大学妇幼保健学博士。主要从事与高危儿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儿童早期发展等相关工作和研究。
从大数据看早产宝宝的智力发展
“早产儿更早接触外界,环境中各种刺激有利于突触的大量形成,大脑发育比在母体中更快”,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环境中的良性刺激有利于脑神经元突触之间建立连接,促进大脑发育,但早产给个体带来的不仅是早接触环境的机会,更带来健康发展的诸多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1500万例早产儿,全球184个国家中,早产发生率从5%到18%不等,我国早产儿人数居世界第二。早产对儿童的危害,不仅因为它是新生儿死亡的第一原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原因(在我国均为第一原因),还因为早产儿出生越早,体格发育(如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和神经精神发育障碍(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等发育障碍,重则如脑瘫)的风险越高,国外有研究者报道:出生胎龄<32周的早期早产儿,约50%会在一或多个方面出现发育问题,轻度神经发育障碍可高达50%;学习困难、社交情绪障碍等远期问题的发生风险,远高于正常儿童。
早产宝宝的智力缘何会受影响?
开普勒、牛顿等早产儿中的佼佼者,虽获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少数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个人群的普遍状况。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明确:早产是引起儿童智力发育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怀孕后期对胎儿脑发育尤为关键,早产儿提早离开母体,不仅脑细胞增殖数量减少,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也极不完善;许多早产儿出生时还会伴发各种器官系统损伤,例如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会直接影响大脑发育;即使没有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也面临着多种并发症的危险;此外,轻到喂养困难、重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各种营养和喂养上的麻烦,也是造成营养不良,大脑发育受影响的原因。
挖掘早产宝宝的智力潜能
0~3岁时期是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期间,大脑神经细胞间负责信息传递的突触数目和突触间的连接,每天都在迅速增加,丰富的环境刺激,对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以及智能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早产宝宝出生后,我们可利用大脑可塑性高、发育快的特点,为宝宝开展早期干预,以挖掘智力发育潜能,尽量减少早产对智能发育的不良影响。早期干预通常围绕以下方面开展:
重视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主动参与早产儿的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活动,始终是医生最强调的一点。重视合理喂养,预防各种营养素缺乏/过剩,保证大脑发育:需强调的是,早产儿身高体重的水平以及营养状况不是越高越好,过快的追赶生长会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所以保持适宜的追赶生长很重要。
开展丰富多样的早期干预刺激,刺激不足和过度干预都不可取:新生儿期开展婴幼儿抚触和科学护理,按矫正月龄满月后,围绕发育的5个重点方面(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交情绪),开展适宜的干预刺激。这些刺激活动最好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展开,包括视、听、触、嗅等感知觉刺激;根据发育月龄开展促进运动能力发展的被动操、主动运动练习、精细动作练习;提供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给予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等。
对早产宝宝的智力发展需更重视
客观地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儿童发育评估量表,如年龄和发育进程问卷(ASQ),来客观有效地评估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不论量表内容如何,评估通常包括大动作(如抬头、翻身、坐凳)、精细动作(如抓握、捏取等)、语言(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认知(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社交情绪5个方面,因为这些方面,是将来个体智力形成的基础。
定期带宝宝到医院随访:发育是个复杂、连续的过程,为科学准确的评价早产宝宝的发育,除了选择有效的评估工具外,还应当重视评估的连续性,很多发育的问题等到被家长发现,可能已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期。所有我们建议早产儿的爸爸妈妈,最好定期带宝宝到医院随访,请医生全面地评价宝宝每个阶段的发育,并根据评估及时的开展干预,或者必要的早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