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2019-02-26陈爱民
陈爱民
慢性湿疹属于临床多发病,其是在复杂内外因素的刺激下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有肥厚、浸润性特征,以患处皮肤粗糙、肥厚、伴有色素改变、自觉剧烈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1]。慢性湿疹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内外因素均会产生作用,且患者多数为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2]。随着病情的进展,当病情发展成泛发性慢性湿疹时,此阶段病情已到难治阶段,临床治疗时,需要将中西结合治疗,从根本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调整及改善,进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3]。目前,随着中医学的进步,苦参汤治疗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通过发病机制,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以实现治疗效果的目的[4]。分析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12月—2018年1月作为此次研究时段,取78例研究时段内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患者展开研究,分组原则:入院时间奇偶性,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病例39例。对照组: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17例、22例;年龄区间在26.5~75.9岁,年龄均值(50.5±10.6)岁;病程区间1.8~10.6年,病程均值(5.6±1.9)年。实验组: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19例、20例;年龄区间25.9~76.1岁,年龄均值(51.5±10.2)岁;病程区间2.0~11.5年,病程均值(6.2±2.4)年。对比2组临床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实施以下数据的对比。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符合泛发性慢性湿疹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年龄超过18岁者;病程超过8周者;与诊断标准一致者;经多家医院、多次治疗、多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治疗前2周没有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者;治疗方案知情,并与我院签署知情书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哺乳、妊娠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高空作业者;接受治疗影响本次研究观察指标者;有病理或生理状况者;驾驶员;不按时复诊者;不愿参与研究者;有药物禁忌证者。
1.3方法患者到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给予相应检查,病情明确后,均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富马酸酮替分散片治疗,口服,每次1 mg,每天2次;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口服,每次15 g,每天2次;桂利嗪片,口服,每次25 mg,每天3次;盐酸赛庚啶片,口服,每次2 mg,每天3次,以上药物连续治疗10 d后,对以上药物进行减量,直至停药,连续治疗8周。基于此,实验组增加苦参汤药浴治疗。药方:白矾9 g,川花椒、荆芥各12 g,黄柏、败酱草各15 g,白鲜皮20 g,苦参、百部、蛇床子各30 g,将以上药物混合,取水煎制成汤药,待汤药温度达到36~37 ℃时,实施药浴25 min,隔天药浴1次[6]。2组治疗后,均于患处涂抹止痒膏,均治疗4周。
1.4分析指标分析2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治愈:患者自觉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且皮损完全消退或是消退程度超过95%;显效:患者自觉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且皮损消退程度在60%~95%;有效:患者自觉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且皮损消退程度在30%~60%;无效:患者自觉症状与体征没有变化,且皮损无变化[7]。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细胞免疫指标Th1、Th2、Th1/Th2;炎性因子指标:IL-2(白介素2)、IFN-γ。治疗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实施细胞免疫指标检测与炎性因子检查,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Th1、Th2。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白介素2)、IFN-γ水平[8]。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25例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7.44%(38/39);对照组:20例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82.05%(32/39),组间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3,P=0.0251。
2.2细胞免疫变化情况比较细胞免疫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细胞免疫变化情况比较 (例,
2.3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优,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例,
2.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出现1例头晕、1例恶心、1例皮肤灼热,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对照组出现 2例头晕、1例恶心、1例皮肤灼热、1例皮肤刺痛,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5/39),所有不良反应经特殊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χ2=0.5571,P=0.4554。
3 讨论
慢性湿疹是由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反复发作引起的,长期不愈或是呈现出慢性炎症。目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使得慢性湿疹发病率直线上升,且发病因素较复杂,其症状的出现与体质、变态反应、环境污染等有关,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有直接关系。此病症常反复发作,发病时会出现剧烈瘙痒症状,患者在搔抓时病情会越加严重,且呈恶性循环性发作。中医描述此病症的出现与嗜酒、饮食等有关,其会伤及脾胃,脾胃失运后,会湿热内蕴,内外两邪相搏后,浸淫肌肤,从而引发此病症[9]。
目前,临床针对慢性泛发性湿疹治疗时,多用常规西药治疗,最常见的是组胺受体拮抗剂,其会增加患者血管壁的通透性,引起血管扩张;赛庚啶可以抑制过敏反应迟发相;雷尼替丁直接作用肥大细胞,抑制介质的分泌,减轻组胺反应,但长期西药治疗会增加药物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中西药苦参汤,通过清热利湿,以凉血活血,起到疏风止痒的作用。其药方中的苦参具有燥湿、清热、杀虫、止痒的效果;败酱草可以消肿、排脓、祛瘀镇痛;白鲜皮、荆芥能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黄柏起到清热、杀菌、消肿、除湿、解毒的作用,花椒、百部、蛇床子、明矾能抗菌收敛,燥湿止痒。以上药物共同使用,可以达到杀菌、消肿、清热、祛湿的效果。通过药浴治疗,使药效透皮吸收,发挥临床效果;同时通过药浴还可以起到清洁、温热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新陈代谢,促使局部神经与血液循环,对上皮起到软化作用,促进受损细胞功能恢复正常。故中西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中药方中的黄柏、荆芥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有效改善细胞的免疫效果。中西药结合能有效控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性介质的表达,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在治疗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特殊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故在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治疗中,可将常规西药联合苦参汤药浴治疗作为常用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难治性泛发性慢性湿疹采用常规西药联合苦参汤药浴治疗,效果显著,其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具有积极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