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9-02-26李淑文

光明中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李淑文

膝骨性关节炎作为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之一,以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障碍为常见症状。因为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严重,对此研究有效展开病症及时治疗,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针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明确最佳治疗方法,以此说明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9~79岁,平均年龄为(62.35±2.5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10年,平均病程为(5.25±1.32)年。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2.39±2.62)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11年,平均病程为(5.29±1.35)年;观察对比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最终发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对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本次研究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30 d,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2)年龄分布范围为49~80岁;3)具有良好依从性。排除标准:1)伴有韧带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软组织损伤;2)治疗前7 d接受西药进行疾病治疗;3)伴有严重脏器疾病。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合理体位选择,之后完成内膝眼穴选取,准备选择无菌针灸针展开治疗。依据常规展开对应消毒后,首先对进针快速性做出保证,之后于患者关节腔内部深入,对外膝眼透刺,保证1~1.5寸的进针深度,于局部合理选择提插捻转手法进行治疗。观察得气后保持30 min留针。之后准备艾柱于针柄上方插置,艾条切断为2~3 cm左右插于针柄上点燃,并且准备硬纸板垫于患者针灸穴位下方,避免呈现出烫伤现象,观察一柱燃尽后,将其进行更换,灸2~3柱为宜。对于外膝眼穴同内膝眼穴温针灸方法保持一致,控制针灸频率为1次/d,针灸时间为30 min/次,一个疗程为7 d,为期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温针灸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此外配合实施穴位贴敷治疗;用药处方为制草乌、制川乌、姜黄、白芷、木瓜以及络石藤;选择上述处方联合蜂蜜完成膏状调制,准备使用。主要选择贴膜(2 cm×2 cm)展开治疗,贴敷穴位主要集中于犊鼻穴、阿是穴以及膝阳关穴。控制贴敷频率为1次/d,贴敷时间为4 h/次,一个疗程为7 d,为期2个疗程治疗。

1.4.2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症状积分以及膝关节疼痛积分。

1.4.3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膝关节生理功能以及疼痛肿胀症状均转为正常;显效:膝关节生理功能以及疼痛肿胀症状均获得好转;无效:膝关节生理功能以及疼痛肿胀症状均无缓解。2)对于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选择WOMAC(骨关节炎指数)积分完成评定,范围为0~100分,结果同病程严重程度负相关。3)对于症状积分,依据《骨科疾病疗效评价标准》完成评定,分数范围为0~23分,结果同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4)对于膝关节疼痛积分,选择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完成评定,结果同疼痛程度正相关。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对比 (例,%)

2.2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对比 (例,

2.3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积分临床对比 (例,

2.4膝关节疼痛积分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对比,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临床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骨痹以及痹症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归属范畴,患者表现出气血津液亏虚以及肝肾精血不足,则患有疾病,并且诸多表现为阳虚寒凝型,对此治疗期间,需要以活血化瘀通络以及祛风散寒除湿为主[3]。

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温针灸疗法的实施,能够通过将经络效应激发,从而于血浆黏稠度降低、血清黏稠度降低、新陈代谢调节以及受损膝关节软组织修复方面获得显著效果[4,5]。其中艾条可以获得温经散寒的效果,对于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加速,对于炎症吸收可以显著促进。在此基础上,穴位贴敷的配合应用,可以获得明显辅助效果。其中制草乌、制川乌以及白芷的应用,可以获得温阳散寒以及祛风湿的效果;姜黄以及络石藤可以获得活血化瘀以及祛风通络的效果;木瓜可以获得和胃化湿以及平肝舒筋的效果;所有处方可共同获得活血化瘀通络以及祛风散寒除湿的效果[6]。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症状积分以及膝关节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充分说明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的联合应用,于治疗总有效率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症状改善以及膝关节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确切,可为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