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2019-02-26高永红侯红霞
高永红 侯红霞
中风是我国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排在我国第二位,虽然患者致死率明显降低,但功能障碍发生率不减反增,患者多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肢体功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1]。偏瘫是中风后患者常见后遗症,是致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降低的主要疾病,明显增加家庭负担。尤其是近年来中风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致中风后偏瘫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在患者发病早期及时康复干预,能够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针灸、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技术,具有一定效果,但对其效果需进一步确定。本文就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筛查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观察组75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35~70岁,平均(46.72±11.51)岁;左侧偏瘫者31例,右侧偏瘫者44例。对照组7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35~70岁,平均(46.80±11.55)岁;左侧偏瘫者30例,右侧偏瘫者4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偏瘫部位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2]中中风相关标准;中医诊断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中风相关标准相符;患者意识清晰,行为正常;患者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患者中风后合并肢体瘫痪。排除标准:排除可逆性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肿瘤、颅脑外伤、精神障碍患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1)弛缓期:患者分别采取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及仰卧位。患侧肢体维持上肢肩关节外展,伸肘、伸腕、伸指,下肢屈髋、屈膝、踝背屈。关节行被动训练,由肢体近端运动到远端。协助患者翻身训练,双手手指交叉,肘关节伸直,头转向一侧,肩部上举,由健侧带上肢带动患侧上肢摆动,躯干转向偏瘫侧;健侧足用力踏在床面,转动骨盆和下肢。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做桥式运动,维持5~10 s。2)痉挛期:患者痉挛肌肉缓慢牵拉,抑制肌肉痉挛。训练患者坐位平衡,指导患者上肢、下肢负重训练及功能锻炼。训练患者平衡站立,指导患者下肢、躯干运动控制,逐渐锻炼患者患侧下肢单腿负重。指导患者室内行走、户外活动、上下楼梯,并由相关人员陪同。康复训练期间,指导患者矫形器、助行器、轮椅使用。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患者康复训练同对照组,针灸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治。患者取头针,为运动区。患侧上肢取肩髃穴、外关穴、曲池穴、合谷穴,患侧下肢取伏兔穴、足三里穴、膝眼穴。配穴:肩三针穴、后溪穴、天井穴、手三里穴、环跳穴、条口穴、悬钟穴、丘墟穴、昆仑穴,每次针灸配穴取2~3个穴位。头针针刺:垂直刺入皮下至帽状腱膜,以15°~30°角沿皮轻微进针,快速捻转,留针30 min。迟缓瘫患者取平补平泻法;痉挛瘫患者手足阳经穴位取补法,手足阴经穴位采取泻法,留针30 min。2组患者连续10 d后,休息1 d为一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
1.4评价指标日常生活能力: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评价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从患者进食、上卫生间、洗漱、穿衣、修饰、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步行等日常能力评价,总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运动功能:采取四肢简化评分量表(FMA评分)[5]评价患者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及关节功能(88分),分数越高,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5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处理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计量数据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 (例,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上肢、下肢、平衡、感觉及关节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例,
3 讨论
中风是我国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有报道[6]称,60%~80%中风后生存下来患者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中医认为机体气血两虚,脏器功能失调,七情失调,饮食不当,外邪内侵等,致气血阻滞,筋脉失于濡养,或肝阳上亢,肝气郁结,气血上逆,痰瘀血阻,蒙蔽清窍,致中风发生。中风后偏瘫者,根据中风发生机制,患者经脉瘀阻,血瘀脉络,中医认为对其治疗应活血化瘀,舒经活络。
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目的是应恢复步行能力,但患者早期无法承重,平衡能力差,均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是目前促使中风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手段,通过必要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主动-被动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指导患者下肢负重训练,纠正患者步行,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另外指导患者患肢关节被动、主动牵拉挤压,训练患者上肢运动训练及日常活动,训练期间注意调动患者锻炼积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训练。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偏瘫常用技术,具舒经活络、调和阴阳、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作用。根据患者病症情况,配以穴位。上肢患侧取肩髃穴、外关穴、曲池穴、合谷穴。肩髃穴疏经通络,理气化痰;外关穴联络气血,补阳益气;曲池穴清热解表,疏经通络;合谷穴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患侧下肢取伏兔穴、足三里穴、膝眼穴。伏兔穴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足三里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膝眼穴活血通络,疏利关节。同时取配穴,以此共奏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扶正祛邪功效。同时针灸能增加脑部局部血液流量,为脑部血管建立血液侧支循环,以此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肢、下肢、平衡、感觉及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通过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预后一定改善效果。
总而言之,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显著,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开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