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返院导管维护遵循率的影响
2019-02-26刁婕宋娜通信作者范菊红
刁婕,宋娜(通信作者),范菊红
无锡市儿童医院血液内分泌科 (江苏 无锡 214023)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新型管理机制,即指工作性质相关或同一工作单元的人员自行组织,合理、科学地应用各种方法,促使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持续提高,降低成本[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创伤性、侵入性特征,患者长期置管的感染风险较高。对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其自身专业水平较差,属于高危群体。因此,加强PICC置管管理的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探讨品管圈活动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返院导管维护遵循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接收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后接收患者设为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12岁,平均(7.6±1.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5~11.0岁,平均(7.3±1.4)岁。两组一般资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健康宣教、注意事项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科室高级责任护士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小组成员共10名,均自愿参与,圈名“绿舟圈”,每周开展1次品管圈活动会议。(2)拟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对PICC带管出院潜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圈员工作经验,列出活动主题,并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等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提高PICC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返院维护遵循率”。(3)制定活动计划:PICC患者出院前,组织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召开主体会议,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家庭经济、患者重视度等制定PICC导管维护注意事项、步骤方法,并进行讨论、分析;将确定后的维护方案,制作成健康手册,发放给每例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根据手册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其相应注意事项、手册使用方法及内容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4)建立PICC导管维护微信群:将每例患者及家属拉入群内,以方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也利于患者遇到问题及时求助;每天由圈员轮流值班,保证患者可随时寻求到帮助,为每例患者建立返院维护登记表,详细记录患者情况;每周总结近期常见问题,并在每周会议上讨论,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将应对措施制共享给微信群患者;针对部分理解能力欠缺,或偏远地区患者,医护人员可采用电话随访形式定期跟踪随访。(5)制作记录条:告知患者记录方法,嘱其每次维护后在记录条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PICC导管维护日期、下次维护时间、签名等;告知患者若发现异常尽早返院维护。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导管维护遵循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70~75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导管维护遵循率由护理人员检查患者返院时导管情况,未见任何异常即为遵循。并发症主要记录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导管维护遵循率
观察组导管维护遵循39例(88.6%),对照组导管维护遵循27例(61.4%)。两组导管维护遵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5,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满意13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93.2%;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23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75.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5)。
3 讨论
多数肿瘤化疗患者会留置PICC导管,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置管周期较长时,导管维护质量直接关系其使用寿命。临床对PICC导管实施有效的管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意义重大[2]。
品管圈活动是以同一工作场所基层员工或工作属性相近员工对工作内问题开展的自主改善活动,该活动让基层员工拥有更多自主权与参与权,可提高一线护士自主权、参与权,潜移默化地提高护士自主改善意识,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充分发挥一线护士特长与能力。最早的品管圈活动是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集思广益、全体合作的解决工作文化、管理、现场等问题与课题。近年来,其被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可减少员工抱怨、提高员工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特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3]。有研究指出,在医院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导管维护遵循率,减少带管出院期间的并发症[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维护遵循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利用PPT、手册等方式,连续、有计划、规范地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教育,提高患者认知;并结合微信、电话等随访方式,了解患者PICC维护情况,解答患者疑难问题;同时,为每例患者建立个体档案,有助于督促患者返院导管维护,进而提高护理质量[5]。圈成员的品管圈手法应用、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凝聚力、责任感均有所提升,进而提供医院护士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返院导管维护遵循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