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朱自清的影像呈现及传播

2019-02-26刘永昶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朱自清纪录片散文

李 欣, 刘永昶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伴随着沧海桑田的百年中国,朱自清和他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宝贵精神资源的一部分。荷塘月色的时代,人们习惯沉浸于平面文本的阅读与想象;然而今天,视觉传播显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具统治性的传播方式,这时再让朱自清停留在泛黄的书页中是不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随着中国电视网络的高速发展,不少关于朱自清的影像作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也使得朱自清的影像作品有了更多呈现的可能。

现可查的有关朱自清的影像作品,最早是1992年的江苏电视台筹拍的传记类电视剧《朱自清》。带有浓烈的文学艺术色彩的《朱自清》非以情节为主,而是以美文入戏,用朱自清的散文衬托朱自清的形象。《背影》作序,《荷塘月色》作尾声,中间穿插《匆匆》等若干文章日记的章节,构成一个独特的散文框架,揭示朱自清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1]其后有纪录片约七部,文化类节目两部,《北平无战事》《我亲爱的祖国》《天行健》《我在1949等你》等历史、年代题材电视剧以及电视散文、网络课堂、文章品读、朗诵视频、翻拍视频和恶搞视频等新媒体作品。

1 朱自清的影像呈现内容

朱自清以他平实真切的行文风格和饱含匠心的精巧散文,在几代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烙印。在这个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将朱自清从平面书本中请出,将他和他的散文转换成一个个可视的影像,完成了朱自清从书本形象到视觉形象的更迭。这个转变渗透着当代人对“朱自清”这个文化符号的理解和表达,更让人们看见了不同于书本的多样的“朱自清”。

1.1 类型化的朱自清形象

类型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具有排斥个性特征,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的特点。[2]在关于朱自清的影像作品中,有一类影像占据着“半壁江山”——“散文诵读及品鉴”类影像。此类影像内容以介绍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为主,通过品鉴散文的语句和分析散文的内涵,来呈现不同文章背景下类型化的朱自清的心理与形象。

重庆卫视《品读》节目及电视散文《匆匆》不约而同地选择以风景实拍画面配合低沉缓慢的男声,仿佛朱自清正伴着美景低语着内心的不平与哀愁,倾诉着他在彷徨中的不甘,以及在“中和主义”立场上的执着;电视散文《背影》和江苏影视频道打造的文化类型节目《传奇的中文》,让演员及儿童演员演绎散文《背影》的故事内容,将语言文字具象化为影视形象,还原朱自清与父亲离别的场景,将创作者朱自清面对离别时的感、思、忆等情感元素通过变换的镜头语言反复强调,刻画出一个涉世未深的、青涩的朱自清形象。并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照,表现出多年后的朱自清在面对这场离别回忆时的“悔”和“念”;2017年央视推出的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同样以朗读的方式传达朱自清作品中承载的情感和隐含的形象。节目在邀请名人朗读的基础上加入现场访谈、专家解读、情景再现等环节,形成“访谈+朗读+轻解读”的节目模式。节目通过嘉宾饱含深情的诵读,让嘉宾的人生经历与朱自清的散文内容形成共鸣,以情传情,让观众“看见”文章深处的朱自清。

在文章诵读之外,网络课堂也是传播与解析朱自清作品的影像呈现方式之一。考拉网络课堂视频网站的《站在文坛大师的肩上》将讲述朱自清生平的纪录片与散文《背影》相结合,由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跟随着纪录片的画面来解析《背影》此文的创作背景及情感表达。将作品归置于作者人生的时间轴内,为观众横向了解文章背景、纵向体会作品深度、挖掘作者态度提供便利条件,更有助于观众在纪录片的画面中、在散文的字句中寻找朱自清文如其人的形象。

“散文诵读及品鉴”类的影像作品虽多,但散文深处的朱自清形象总是那样的优雅与惆怅,这似乎也正是人们在阅读这些散文作品时对朱自清的固有印象。在《北平无战事》《我亲爱的祖国》等历史、年代题材电视剧中塑造的朱自清,则更加经典化、标签化。其“庄重矜持的文人气质”“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愿屈服于黑暗势力”“宁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等文人气节在不同的电视剧中被反复强调、突出表现。作为“有风骨的文人”以及“民族斗士”的符号,在电视剧中发挥着引导、教育的“榜样”作用。并作为“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自觉融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象征和知识分子群体中坚守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象征,在电视角色的演绎下成为人们心中“忧郁的散文大师”之外的深刻印象。

1.2 日常化的朱自清形象

在散文和电视剧中驻足的朱自清形象是片面且固定的。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学者与战士,多个地方台以其各具特色的视角与方式制作出纪录片与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对朱自清的生活背景、生平经历、家庭环境等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描绘。

重庆卫视《记忆》、新疆卫视《真实记录-朱自清》以及上海纪实频道《大师》,将文字、图像史料同作品场景的真实再现相结合,并加以适当的配乐和旁白。以故事化的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对专家学者及朱自清后代及学生的访谈为辅助,在重视史实的前提下,对朱自清儿时被父亲检查作业、冬天御寒扎紧棉被、车站离别等经历进行搬演,介绍了朱自清的生平及内心世界。这就让朱自清成功脱离书本和影视剧中塑造的理想化形象,还原为普通却富有生命活力的日常生活形象。2015年温州电视台独具一格,在纪录片《温州记忆-朱自清的温州踪迹》中加入方言元素,将朱自清在温州居住的生活点滴通过温州方言进行表达。以特殊声效参与纪录片的构成,对朱自清故宅的实拍画面进行着补充与支持,使纪录片更加人文化、地域化。古朴的门台、幽静的院落、葱茏的草木,位于温州市区四营堂巷22号的朱自清旧居在节目中得到细致且充分的展示,观众随着影片中极具江南特色的建筑穿越时光,听一听当地人口中朱自清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的教书生活,瞧一瞧朱自清在温州故居度过的短暂时光。2017年吉林卫视打造的纪录片《回家清者佩弦》则抛开了纪录片惯有的专家访谈环节,选择让镜头跟随朱自清的孙子朱晓涛的脚步,一边带领观众“参观”朱自清的扬州故居,一边将故居内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并且以各处故居为线索,串联起朱自清漂泊的一生。

作为文化访谈类型的电视节目,2015年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表现的朱自清在形式上更加丰富:沙画与散文《背影》的诵读同步进行,话音落画笔止,达成“声形合一”的和谐结构;着重于对朱自清子孙以及现场专家学者的访谈,通过朱自清后代的回忆与口述,描绘出不同于散文作品和影视剧创作的朱自清和家人的生活点滴;同时与在场观众进行互动,落足“父子亲情”展开话题讨论,倾听家人、研究者、读者三种不同的声音,让人们“看见”一个有血有肉的、有忧有乐的朱自清形象。

1.3 被娱乐化的朱自清形象

课本与影视剧中朱自清形象的“经典”和“固定”,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被娱乐化的朱自清形象因之出现。

网络课程《胡说》是由一位青年语文教师自录自讲的散文分析视频。视频中的主讲人开篇即唱了一段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作为对散文题目的调侃,随后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评价为“流水账中的精品”,概括文章内容是“我心情不好,睡不着觉,出门散散步,月光很美,荷塘很美,可惜我无福消受,等我走回家,我也不知道我的心情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视频的作者对朱自清夜游荷塘此事的解读抛开了传统“革命失败后的政治背景”和“人文主义自由思想”方面的考虑,而将目光转向了朱自清家庭中的婆媳关系问题以及与其妻武钟谦的夫妻生活上。将这位文坛大师摆在与常人无异的位置,进而从“小家”谈到“大家”,分析朱自清夜游荷塘的原因及心理。视频中主讲人话语诙谐随意,相比较“授课”,更像在与观众谈论着邻居的八卦小事,这种娱乐式的文章解读方式,是对传统朱自清散文形象的挑战。

被娱乐化的朱自清形象不仅限于娱乐化的散文解读,更有摧毁经典的恶搞和私生活挖掘。腔调奇怪刻板的人工智能朗诵散文《背影》片段,配以鬼畜的背景音乐,为满足听者的猎奇心理而将原文中送别的离愁冲得一干二净,让人听来只想发笑;在朱自清生平的影视叙述中,朱自清的两段婚姻、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和矛盾等,往往也都会被创作者拿来讲述一番,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来满足人们对名人隐私的窥视心态。

从一味歌颂到多视点解读,朱自清的形象开始走入烟火人间。娱乐本身或许并没有过错,但出于流量和眼球经济的颠覆和恶搞,显然是对作家和观众的轻视。

2 朱自清的影像生产类型

从江苏台拍摄制作的传记类电视剧《朱自清》到各个地方卫视推出的各型各类的纪录片,再到形式多样的文化访谈节目和文化综艺类节目,以及如今的各色网络课堂、情景再现视频和朗诵视频等,朱自清的影像类型在近三十年的社会变迁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多样的影像类型意味着影像生产权利的普泛化。

2.1 持重的专业生产

专业影像生产有着国家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由经受过系统培训的摄影、美工及后期团队协力制作。该类影像制作技术成熟、画面呈现精美,作品完成度高、内容丰富且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因而制作周期长、耗资较多。往往只有政府部门或主流机构能够负担该类型影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并因之呈现出一些符合价值诉求的特点——或是政府要求的严肃严谨、具有教育意义,亦或是企业要求的具有经济价值等。

2012年重庆卫视率先推出了纪录片《记忆》,在重视史实的前提下,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对朱自清的生活经历进行挑选搬演,并以专家学者的访谈内容作穿插剪辑,最终呈现出制作精良、内容完备的影视艺术作品。2017年湖北卫视纪录片《大揭秘》则又以另一种“奇观”的方式得到呈现,片中运用大量CG动画制作与技术合成,随着主持人的步履移动进行教室到书房、书房到演播厅的场景切换。纪录片中主持人所在的场景皆为3D塑造空间,并“悬挂”朱自清的照片、手稿等配合解说。如此3D制作的空间场景同实景拍摄的主持人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感染力。

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2017-2018年选读了朱自清的三篇文学作品,分别为《背影》《春》和《匆匆》。通过舞台华丽的音乐灯光效果渲染、屏幕影画配合、即时的场面调度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营造氛围,给予观众视听感官美的享受,进而快速将人们带入朱自清笔下描绘的世界。

2.2 活泼的民间影像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众对于影像的制作和观看的话语权得到了解放。开放的艺术理念、廉价便捷的数码影像设备以及后期制作技术的普及使人们进入影像艺术的门槛逐渐降低。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艺术的平民化,即“人人都是艺术家”和“人人都不是艺术家”。[3]大众运用自己手中的数字影像设备和后期制作技术进行影像创作,将他们对朱自清其人其作的理解反映在作品中,表达思想及独特的见解。

民间自发生产的影像往往由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制作完成,耗时短耗费低,制作过程简便,设备也相对简陋。虽然在技术方面不够成熟,存在着画面单一、作品完成度低等诸多问题,但民间影像的情感真实细腻,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相较于略显单调的官方影像,极高的自由度使民间影像迸发出充盈的活力,亦成为朱自清影像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光说频道自媒体打造的《光说读书》,就是一档简单的让主讲人坐着推荐书目的栏目。主讲人在推荐《朱自清散文集》的时候,以自身对朱自清散文的见解为线索,在闲谈中阐述观点,兴起之时还捧书朗诵几句,自由惬意。又如网络课程《胡说》,视频中的讲师且唱且评,对于朱自清夜游荷塘一事见解独到,揣测大胆。视频风格诙谐幽默,闲话家常的授课方式引人注目。此外还有时长只有短短的几十秒,录制设备仅是一部手机的散文朗诵视频,视频中的角色或是儿童,或是青年,甚至有数字化的动画影像。人们通过多样的、活泼的影像创作,表达着对朱自清这一经典文化符号的解读,传达着生活在读图时代中的人们面对传统文化的姿态。

3 朱自清的影像传播路径

由于制作团队、市场主体以及文化语境等差异,不同的媒介手段往往决定“看见”朱自清的不同方式。

3.1 电视与网络

朱自清的影像传播路径可大致分为电视传播与网络新媒体传播两种。电视媒介以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的特性取胜;网络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交互性、视觉体验的非线性以及信息分享的及时性等。

由于播出格式和方式相对固定,电视传播呈现单向输出的过程。节目内容链路相对闭环,观众被动选择,且选择方式相对单一,制作方和播放平台通过播放率统计和舆情分析获取用户反响,反馈时间长;并且由于电视节目的出品要面临多样且严格的审查,因而电视传播路径中多为品质较好的正式节目,如纪录片、文化综艺节目或文化访谈节目等。

随着节目内容的日益丰富和节目篇幅的不断增长,用户渴望拥有更多选择和自由来挑选他们更喜欢、更合适的内容。网络新媒体独有的开源式内容链路及其开放的特点为观众的自主选择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活跃于网络的朱自清影像可在任意时间被无限次地播放,也可以通过拖动进度条来反复播放影像中的某一片段或跳过某些片段,且能够通过电脑终端、移动终端实现观看场景外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延展性和灵活度;制作者能够通过用户的即时反馈随时调整视频内容输出,直至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偏好,从而大大增加观众对于视频及话题的粘合度。

3.2 主流与草根

来自于官方和民间的朱自清影像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相对稳定的市场主体。专业团队创作的纪录片、文化类节目通常先经过电视台的播放,之后被上传到互联网网站广泛传播。电视传播具有全年龄段观众群体,因其固定的传播方式和播出时间,能够为观众营造出居家环境和身体记忆,具有着超越其他传播路径的连续性和伴随性。而这些专业团队制作影像的网上传播通常也会选择央视网、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

网络新媒体观众群体与电视传播市场主体存在着明显差异,网络新媒体的使用群体主要是伴随着互联网普及成长的80、90后网络原住民。这类人群通常工作、学业繁忙,无法抽出固定的时间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更无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制作影像。因此,非专业团队的民间自发创作多数投放于较为“草根”且“快捷”的视频网站,如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ACfun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传统的网络新媒体观赏模式能够有效地满足该类观众观看需求。网络新媒体的观感体验更为契合网络观众,风格相对于官方选择的电视传播或主流视频网站更显年轻化、娱乐化;视频内容符合网生代受众审美,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定制感。

4 结语

同质化是当前朱自清影像呈现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纪录片创作更是明显,比如重庆卫视《记忆》、新疆卫视《真实记录-朱自清》和上海纪实频道的《大师》三部纪录片从节目内容到制作形式如出一辙。目前不论官方亦或民间生产的有关朱自清的影像,依旧处于简单操作的层面,缺少类似电视剧、电影、戏剧等需要故事化叙事的影像呈现。即便在一些电视剧如《北平无战事》《我亲爱的祖国》等中存在着“朱自清”这个人物形象,其角色也只是作辅助之用,难以支撑起朱自清影像呈现的多元化要求。

因此,散文中的经典“朱自清”也需要影像生产者更具创意的延展表达。

首先,构建朱自清影像的出发点应是对朱自清作品的尊重。从纸张走向屏幕,对朱自清的尊重并不应该因为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而受到影响,反而应该让思想在新的时代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从而衍生出更为丰富的社会关注点。正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说,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创作者不应再将朱自清的话题局限于纯学术的或纯文学的话题,而应直接关涉到我们的时代与人生。然而创作者在进行朱自清的影像创作时不应刻意引导或者教诲,而应寻求与观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并维护朱自清作为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启蒙者的形象。

其次,塑造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需要更丰富的表现形式。现存的朱自清影像大多是在阐释朱自清的革命色彩,以及他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表现形式多为纪录片、朗诵视频与文化类节目等。但朱自清思想的深广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时代的发展也赋予着创作者更为丰富的镜头语言和更多种的表现方式。因此朱自清的影像创作同样需要注重对朱自清当下意义的个人诠释,以及在观众日新月异的审美需求下进行表达形式的创新。

如此,历史与现实、文学与影像才能实现彼此的呼应与交融,这位伟大的散文家才能够真正实现时空的跨越,在这个时代依旧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朱自清纪录片散文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