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的关系探讨

2019-02-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肝木三阳循行

,,,,, ,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上海 200093)

气机升降理论和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其中气机升降以脾升胃降为枢轴,经络学说以十二正经相关理论为主。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联系全身,是构建中医整体观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沟通五脏六腑的通道,因此,经脉的走向和脏腑气机升降方向有着必然的联系。《灵枢·经脉》篇有关十二经脉的记载不仅详述了经脉循行路线,而且这一循行路线与经脉所对应脏腑的气机升降方向相同。如肝、脾两经从足走胸腹,是上升的,肝、脾的气机运行也是上升的。因此,经络不仅是通道,其循行方向亦是对应脏腑的气机升降方向。

1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篇依营气流注顺序,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逆顺肥瘦》篇概括为:“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部;手三阳经,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走向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走向腹(胸)部。”当下有关经络的研究多以探究经络的生理、解剖学实质为目的[1],少有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关系的报道。

2 脏腑气机升降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2],《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具体论述脏腑气机升降时,则以脾为五脏之根,脏法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脾主升;胃为六腑之主,腑法天,“天气下降,气流于地”,胃主降。气机变化一升一降,总统于脾胃。清朝黄元御对脏腑气机升降变化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黄氏以脾胃居中央为枢,己土左旋,肾水随之左升而化肝木,肝血温升,化热而生心火;戊土右转,心火随之右降而化肺金,肺气清降,化寒而生肾水。由此构成一个脏腑气机运动的圆,运转这一圆圈的关键,则在于中央之脾升胃降[4]。

脾胃互为表里而气机一升一降,合《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之意。以此推之,其余互为表里、手足同名经经气,气机运行方向也应是一升一降。依各脏腑核心功能简述其气机升降方向如下:

脾主升,则肺气宜降;胃主降,大肠之气宜升。肺气能顺利下降,则金能生水,大肠之气能升,则燥能平湿。因此脾、大肠为升,肺、胃为降。肾水在下,随己土升而生木。肾气升,则心、膀胱之气降;心气宜降,小肠之气宜升。肾水升、心火降,则水火既济;小肠升、膀胱降,故丙火能化壬水,是太阳寒水之令正常的基础,因此肾、小肠为升,心、膀胱宜降。肝木在左,升而化火。肝升,则胆、心包络之气降;心包络宜降,三焦之气宜升。肝木升,肾精升而化心神;胆木能降,相火能下行入肾;心包络之气降,三焦之气升,则相火能代君行令[5]。

3 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见,脏腑气机运动方向与《经脉》篇所描述的各脏腑的经脉循行方向一致。

气机升降理论中,脾主升,肝、肾随之,足三阴经气机都是上升的;肝、脾、肾三经的经脉循行是从足走腹(胸),从下向上,也是上升的。因此,其经脉循行方向即是三脏之气机上升的方向,足三阴经脉就是脾、肝、肾之气上升的通道。手三阳之气随脾上升,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三经经脉从手走头,从低走高,也是上升。其经脉循行方向即是三腑之气机上升的方向,手三阳经脉即是手三阳之气上升的通道。胃主降,胆、膀胱随之,足三阳经气机运行都是以降为本;胃、胆、膀胱三经的经脉循行皆从头足走,从上走下,也是下降的。其经脉循行方向即是三腑之气机下降的方向,足三阳经脉是胃、胆、膀胱经气下降的通道。手三阴之气随胃气下降,肺经、心包经、心经三经经脉从胸走手,从高走低,也是下降。其经脉循行方向即是三脏之气机下降的方向,手三阴经脉即是肺、心包、心主降的通道。

五脏六腑如树根,经络似树干,四肢腧穴象枝叶。树根吸收地气,通过树干运送到枝叶;木叶吸收天气,通过树干运送至树根。如此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经气环周,即是天地交泰之意。经脉根于脏腑,生于脏腑,本就是五脏六腑之气升降出入运行的通道,其中经气运行方向等特征自然应该与其对应的脏腑保持一致。气机运动,有升降出入的变化;经脉循行,有向上向下的不同。因此经脉循行路线为气机升降之路,经脉循行方向为气机升降方向,二者一体两面,本来就是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

4 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关系的临床应用

将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结合为一,能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对于提高诊疗水平有一定帮助。

无论是从经脉循行还是气机升降来看,肝木都应当是上升的,但临床见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之说,因此,在乙木处需阐述一二。肝为乙木,《尚书》言:“木曰曲直。”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6],故曲、直两字是对五行木之本性以及肝木功能正常与否的高度概括。肝木挺直,木气能顺利升发;若屈曲于下,自然不能上升而郁于下。甲骨文中,“乙”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说文解字》云:“乙,草木冤曲而出也”,即是古人对人之生气常不足的认知。肝性升发,不升则郁陷于下而为病。“生、长、化、收、藏”中,肝主生,生机不遂,愈郁愈不平;郁之久,其气勃然怒发而上,即所谓肝气上逆;肝藏血,怒而血随气上逆头面,则面红目赤,甚至眩晕颠仆、须发怒张,即所谓肝阳上亢。追根溯源,仍是肝中生气不足,乙木之气郁下不升。此亦人之所以病、老、已的根源。而且肝木生心火,只有木郁于下不能上升、无法生心火者,而未有木气已伸、直而上升,却不生心火者。肝藏魂,心藏神,《内经》云:“随神往来谓之魂。”肝木直升为化生心火之基乃正常状态,并没有逆于上。云逆于上者,是不明肝木之气以升为顺。

脾、肝、肾、大肠、三焦、小肠六经之气上升,其病多是不升或下陷;胃、胆、膀胱、肺、心包、心六经之气下降,其病多是不降或上逆。故下陷之证,不归于足三阴,则归于手三阳;凡上逆之证,不归于足三阳,则归于手三阴。依此分析,某些病机名称,可一望即知,如脾气下陷证,即是脾经之气不能上升反而下陷,肺胃上逆是肺经、胃经经脉之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将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结合运用于临床,是以气机升降为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确定疾病气机失常的类型之后,以调脾升胃降为根本治疗原则,以针灸、推拿等直接作用于经络、腧穴的治疗手段为主。对于病机为上升不足甚至下陷的,辨明病在何经、当取何穴之后,加取脾经穴为治本之法,因脾主升;对于病机为下降不足甚至上逆的,辨明病在何经、当取何穴之后,配选胃经穴为治本之法,以胃主降。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轴,不调脾胃,气机不复,难愈而易复发。

故理脾胃为治病根本,尤以升脾为主。《内经》以脾为后天之本。《伤寒论》在对气机升降失调诸证的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要调理脾胃[7]。李东垣著《脾胃论》,认为治病以调理脾升胃降为本[8]。路志正亦认为只有脾胃升降功能正常,气机才能通利自如[9]。《四总穴歌》列“肚腹三里留”为首。《千金方》以足三里为保健第一要穴。以上皆是基于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轴。对脾胃的重视,即是对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轴的运用。脾胃经穴的广泛运用,即是经脉和脏腑气机关系密切的体现。脾主升,肝肾随之而升,故取足三阴经原穴太冲、太溪、太白为主穴治疗在下之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10],亦可用治肝脾肾虚而清气不升之头面病[11]。腾氏[12]、左氏[13]等从气机升降探讨失眠的治法。刘氏等[14]从气机升降论证肿瘤的治则,则是对胃所统的气机之降的应用。脾胃为气血化生根源,脾胃不伤,气血不亏,自能驱邪外出。将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结合用于疾病的诊治,病机归于阴阳升降,能方便、准确地确定基本治则。

5 结语

以上对气机升降与经脉循行关系的论述中,手三阳从手部走向头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不合头为六阳魁首、诸阳所聚的称号。因此笔者提出,足三阳经在经脉主体中经气依气机升降规律下降的同时,别有经脉中轻清精微之气循其经别上行至躯干、头颈部。《灵枢·经别》称经别是“别行之正经”,或为此意。

猜你喜欢

肝木三阳循行
罪恶聊天群
蛇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鼠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蛇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狗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