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9-02-26曹春艳史晓荣宋德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全科信息技术

曹春艳, 史晓荣,宋德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

一、问题提出

2012年,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发布【教师[2012]1号】文件,分别规定了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为构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化教师队伍[1]。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在未来小学卓越教师领域将“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的号召[2]。这从政策层面确定了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即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3]。由此可知,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应然需求来看,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培养是提升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但是从我国教师队伍的实然需求看,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却千差万别。如何基于我国国情及学科特色,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小学教师队伍,为当地基础教育贡献提供有效的师资储备,则是当务之急。

基于此,研究以“小学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分析当前小学教育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现状,了解其专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其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问卷的编制

采用自编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状况》问卷,旨在了解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问卷共设计11个问题,以排序题居多,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必备信息技术能力、专业发展四个维度出发。与此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对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进行个别访谈,并且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习教学课堂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一些在问卷调查中难以呈现的有关教学技能的潜在问题。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来自三所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大四的137名本科学生。选择以大三、大四学生数据为主,原因是这个阶段的小学教育师范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教育理论核心课程,如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也经过了教学技能课程的培训,如教学设计、微格训练等。因此,这种研究对象的选择,更能反映目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

(三)研究数据处理与分析

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用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共回收150份问卷,剔除作答马虎、纯粹应付等无效问卷1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1%。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现状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知识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知识重要程度排序统计

通过图1可知,在教师专业必备知识的重要程度排序上,42.42%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教育知识”应排在第一位,32.86%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排第二位的是“学科知识”、37.36%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排第三位,61.2%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将“通识性知识”排在了第四位(以上数据均选自排位中的比例最高者)。由此可以得知,在此次调查中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教师专业必备知识中对“教育知识”最为关注,而对“通识性”知识需求最为薄弱。由此可以推断,因为小学教育专业隶属教育科学领域,其课程设置以教育类科目为主,所以受到学生较多关注。另外,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关注比例相近,说明除了教育知识外,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几乎是同步的。最后,通识性知识排在末位,这说明对于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来讲,能够认识到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因为这些都是站稳讲台,获得工作的重要必备要求。但是,多数小学全科型师范生对通识性知识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其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二)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现状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技能现状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技能重要程度排序统计

图2数据显示,在关于教师专业必备发展技能的重要程度排序上,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设计”,最后一位是“反思与发展”,“教学实施”(41.81%),“班级管理与教学活动”(30.37%)、“沟通与合作”(25.19%)、“教育教学评价”(28.15%)分别排在第二、三、四、五位(如图5)。由此可反映出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是教师专业必备技能的前三项,而“反思与发展”则被排在了最后一位,这说明了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自我反思发展的认识不足,尚未认识到专业发展在个人职业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如图3所示。

在关于教师专业必备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程度的调查中,“技术素养”排在第一位(34.31%),“组织与管理”与“计划与准备”排在第二位(29.2%)和第三位(24.82%),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学习与发展”(17.52%)“诊断与评估”(53.28%)(如图3),由此可得,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必备信息技术这一能力更加看重的是“技术素养”,而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的诊断或评估尚未有较多关注。

图3 专业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统计图

(四)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关注度调查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对专业关注度调查如图4所示。

图4 自身专业发展规划统计

图4显示,有65.69%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考虑过自身专业发展规划,但不知如何下手;有24.82%的师范生经常思考且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有6.57%的师范生偶尔想过,2.92%的师范生选择了其他,没有师范生选择从未思考过自身专业发展规划。这反映出多数的师范生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有思考,但缺乏指导。

(五)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对专业满意度调查如图5所示。

图5数据显示,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状况调查中,59.85%的师范生认为自身专业发展状况一般化,22.63%的师范生比较满意自身专业发展状况,11.68%的师范生对自身专业发展状况较不满意,2.92%的师范生很不满意自身专业发展状况,只有2.92%的师范生表示很满意自身专业发展状况。这反映出当前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不明晰,课程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职业意识没有突显,部分学生认为就业难而对专业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报考小学教育专业并非学生自己的兴趣所向,因分数及家长等原因而权衡的最终结果,所以满意度不高。

图5 自身专业发展满意程度统计

(六)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中需要提升的部分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需要提升的内容调查如图6所示。

在对于师范生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提升的选项中(图6),“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需求排在首位,占85.4%,其次为“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水平”(69.34%),“通识与专业知识”(64.96%),“教育教学理论修养”(64.23%),学历学位(54.01%),“科研能力”(36.5%),其他(18.25%)。由此可反映出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需求最大,这说明了实际学习过程中理论课程的学习比重较大,实践训练占比例少,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不能有效和实践接轨,因此,多数学生希望能增加教育见习的机会及延长实习时间等。

图6 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提升统计

(七)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中的困惑与障碍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中的困惑调查如图7所示。

由图7数据可知,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困惑与障碍中,“学术视野不开阔”占67.88% “专业身份模糊,专业地位不高,就业困难”占58.39%,“知识老化”占42.34%,“与基础教育脱离”占31.39%,“学科背景与当前的教学工作不吻合”占29.93%,“科研水平难以更上一个台阶”占25.55%。这反映出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课程教学不能反应教育最新前沿热点问题,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与未来的思维方式或视角,学生视野不开阔。此外,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模糊、就业难、知识老化、与基础教育脱离等问题也是影响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困惑因素。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中的障碍调查如图8所示。

图7 自身专业发展困惑统计图

图8 师范生专业发展阻碍统计图

图8数据显示,“学习倦怠”位列首位,其次为“惰性”、“同学间缺少合作”、“学习任务重”、“身体状况差”等。这反映出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学习倦怠和惰性。其次才是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任务重、身体状况差及其他原因。这说明当前制约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专业发展最大的阻碍在于自身学习动机的缺乏和惰性。

(八)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程需求

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教师知识类培训课程需求调查显示如图9所示。

图9数据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科知识”占比38.69%,第二位的是“学科教学知识”占比37.04%,第三位是“教育心理学知识”占比32.58%,第四位“管理学知识”占比38.93%,第五位的则是“研究方法类知识”占比61.83%。由此可反映出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类的培训课程需求大,这说明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其开设的课程过分偏重于教育教学理论类课程,而学科教学技能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较低。

教师专业技能类培训课程需求显示如图10显示。

教师专业技能类培训课程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图10),59.12%的小学教育 “教学设计”, 60.75%的师范生选择“教学实施”,分别位居前两位。“课堂教学评价”、“试题命制”分别位于第三、第四位,“论文与课题研究”排在末位。说明了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非常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因为这两项能力与工作就业紧密相关,实用性强。此外,论文与课题研究排在末位(63.37%),这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论文写作课程及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落实不到位,学生没有意识到教育研究的价值,另外,因论文撰写与考证、工作、就业等相关教低,所以很多学生学习动机弱。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类培训课程需求调查如图11所示。

图9 知识类培训课程需求统计

图10 教师专业技能类培训需求统计

图11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需求统计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类培训课程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图11),“微课”排在第一位,“翻转课堂”排在第二位,“混合式教学”“创客教育”“云课程”排在第三、四、五位, “智慧学习”,“社区教育”排在最后两位。这反映了小学教育全科型教师对发展较为成熟的“微课”、“翻转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较为熟悉,培训需求大,但是对于一些当代比较前沿的教育信息技术如创客教育、智慧学习等则了解不足,学习需求小。

四、研究结论

(一)增加教育职业规划课程,为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调查发现,有67.88%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认为其“专业身份模糊,专业地位不高,就业困难”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有65.69%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考虑过自身专业发展规划,但不知如何下手。针对以上现状,建议学校为师范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积极引导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清晰自己的专业定位,多方面了解全科师范生的职业性质和任务,提高认识和自我认同感。另外,还应让学生建立个人学习规划档案,引导学生每年对个人规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通过逐步提升式来促使学生专业成长。

(二)树立自我反思意识,强化反思引导

在关于教师专业必备发展技能的重要程度排序上,“反思与发展”则被排在了最后一位,这说明了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过于注重教育教学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尚未认识到反思性意识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因此,帮助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树立自我反思意识也是师范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

论语中说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说一味地学习不思考将会陷入疑惑而无所获得,但若只思索不去学习又会导致精神疲倦无所得。这就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因此,反思是促进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发展和实现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进程中,有必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能力等进行审视和反思,使大学生体会反思带来的价值,形成反思的习惯。

(三)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增加信息技术的比重

对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培训课程的调研结果显示,“微课”、“翻转课堂”分别位居前两名。说明小学教育师范生对新型信息技术课程的需求较为强烈。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发现,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编排重点聚焦在多媒体ppt技术的训练上,而对于微课、翻转课堂方面的则相较不足。此外,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2.0正在启动,提出启动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和面向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这无疑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北京、上海、广东及东南沿海地区教师已经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stem教育、创客教育实践尝试等。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资队伍,有利于缩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基于以上方面,应增加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比重,加强信息技术实操训练,增加信息技术前沿热点的论坛,开设技术实验室,为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教育技术综合素养及能力的提升提供软硬件支持。

(四)重视教育实践,促进知识和技能二者之间的融合

教育实践对于全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师范生培养成果一种手段,师范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首先要,与当地各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增加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使其见习、实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4]。另外,还应派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带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及时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指导[5]。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每学期开设一次师范生技能比赛的项目,邀请学科专家进行专业点评,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转化,为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引[6]。最后,学校应开展系列通识性教育活动或竞赛,以增强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为知识、技能向实践的有效转化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师范生全科信息技术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