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界课堂理论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设计

2019-02-26赵丹丹姜楠楠王晶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界大学英语

赵丹丹,姜楠楠,王晶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拘泥于“秧田式”的空间格局,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使得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讲台、课本为中心”的情况。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死板,虽然也引入了现代教学手段,包括PPT、小视频等,但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不同程度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现象。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习需求与学习差异得不到重视,缺少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探索研究的机会。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学习的差异性得不到照顾,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倡导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倡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要求[1]。我们引入了跨界课堂这一理念,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跨界课堂融合其他领域的知识,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二、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大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属于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学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公共课服务于专业课的层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以系为单位进行授课,笔者主要负责交通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大一新生英语课程,学生基本学情如下:

(一)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学生的词汇、语法基础不扎实,在考试中的重要板块如阅读理解、听力、写作等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多年以来接受的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英语教育,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为了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取得所谓的好成绩,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实际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在英语学习上耗时多、成效低。

(二)整体学习氛围较好,部分学生惰性较强

基于高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大一新生整体学习氛围较好,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课堂听讲较为认真,课后能按教师要求完成作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学英语内容比起高中英语更为复杂,词汇量更多,训练量更大,加上对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学生入学时的新鲜感和积极性逐渐降低,部分学生开始感到英语学习单调无趣,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产生了较强的惰性,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课外学习时间较少,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活动安排的较满,几乎没有空余时间来进行自学,特别是对于听说的训练较少,尽管教师也建立了各班的英语QQ群,了解该班学生的实时动态,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解答,并下发学习材料,但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三、服务于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汽车金融服务、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在汽车技术、营销、金融保险、售后服务等领域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营销、保险理赔、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汽车设计、制造、维修、运用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等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表现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阅读英文原版文章,能够进行基本的专业应用文翻译,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学生直接运用英语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适应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着大学英语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实际服务的原则,大学英语课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实现“跨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更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跨界及跨界课堂的理念

“跨界(cross over)”,原意是“跨界合作”,指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随着行业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跨界”已经成为国际潮流。无论在职业教育领域还是艺术领域,“跨界”及“跨界合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欧美国家最早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英国是跨学科融合设计的发源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就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研究关于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的理论。国外对“跨界课堂”的研究以教学为主,形成了一些典型的“跨界课堂”模式。国内《跨界》一书的创作团队认为打破固有的框架,脱离熟悉的位置,穿梭于不同领域的行为,都可以统称为跨界。20世纪 80 年代以后,“跨界”的表现形式多为“跨学科”的尝试。到了20世纪 90年代,“跨界”的范畴还扩大到了人文学科与现代科学领域之间的交流。

跨界课堂,主要体现在学科的跨界上,即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各学科知识尽可能地相互交融、彼此支撑。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能够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会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智慧,这才是跨界课堂的意义所在。

但是,相对而言,目前对跨界课堂在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较少。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文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具有一定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交叉型“跨界”人才,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课大学英语教学的责任所在。

五、基于跨界课堂理论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设计

(一)跨界“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应结合各专业实际,本着服务专业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基于我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特点,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与实际,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形成人人参与的课堂,课前完成既定的任务,课上进行现场展示,课后进行总结,形成PDCA的有机循环。大学英语课程组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大学英语改革的探索,打破传统课本的章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专业的特点,形成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把各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6。项目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其目标指向具有多重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3]。我们将与学生专业结合紧密的“跨界”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了解并把握项目的完整流程每个关键点的具体要求。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流程见图1。

图1 项目教学实施流程图

1.设计相应的“跨界”项目

我们设计的项目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增强课程的有效性。以笔者所教授的交通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项目设计为“汽车的未来”演讲,并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流程、能力元素、再现标准和表现标准(详见表1,表2)。项目实施流程为小组讨论并形成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人员分工;用英文撰写“汽车的未来”演讲稿并列出内容提纲;模拟介绍情境,记录突发问题及应变策略;整理介绍成果,包括记录、照片、音频、视频等材料;进行项目总结,包括心得体会、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2.课上进行PK反馈和师生评价打分

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准备,课上进行展示,学生和老师根据打分表进行打分评价,每个项目15分,最终评选出获胜小组。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的表现,进行总体的点评。通过此环节,学生既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又提升了专业能力,实现了“跨界”发展。

3.课后总结

总结是非常关键的,既可以弥补不足,又可以作为今后改进的方向和指南。不仅教师要总结,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为下一个项目做好准备。学生要从组内成员的分工、现场表现及任务分配几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教师要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对项目的难易度进行核定,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和专业教师商讨,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换为英语来表达,为学生今后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表1 项目设计及评价标准——适用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表2 项目设计及评价标准——适用于车辆工程专业

续表2

(二)跨界“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来看,大学英语与学生专业联系密切,项目涉及多个视角、多种形式,内容更加灵活,更易于实现交叉跨界和专业知识的有益补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跨界“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来看,采取团队PK、课堂反馈的教学形式,组建学习团队,课上实行“两抽”的教学方法——一抽小组,二抽个人,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

1.陈述报告

(1)课上由教师任意抽取4组进行报告陈述。

(2)第一小组进行报告陈述,报告陈述的人员由教师在小组内指定,避免

产生人员分工不均、滥竽充数的现象。

(3)陈述人员陈述完毕,由评价组给分。

(4)教师对陈述小组陈述的内容进行点评,并对评价组的评价进行仲裁,

进行分数的相应加减。

2.小组对抗

(1)对抗小组向陈述小组提问,如果陈述小组回答正确,对抗小组和陈述

小组分别加1分;如果陈述小组回答错误或者不会回答,陈述小组扣2分,对抗小组加2分。评价组进行评价打分,教师进行仲裁,进行分数的相应加减。

(2)由第二对抗小组向第二陈述小组进行提问,标准同上。

3.学生抢分

(1)在小组对抗环节,若出现陈述小组回答问题错误或者不会回答的情况,

则进入学生抢分环节。

(2)由全班学生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给该名学生加2分,回答错误扣1分。

六、基于跨界课堂理论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从2015年开始探索跨界课堂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分别在15级和17级学生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组教师对所授课班级我院交通系学生进行了以项目为载体的大学英语课程实验。实验对象是我院2017级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交通系的5个班级,共225人,他们属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教师在绪论课上阐明实验的意义、实施流程及具体要求。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师对实验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活动实施情况。反馈表明,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实验认为有意义和很有意义的占90%。学生认为通过跨界式的大学英语教学,锻炼了合作能力,培养了陈述报告能力,提高了英语综合素质。

通过基于跨界课堂理论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学生的听课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老师反复强调上课要注意听讲、不听讲就扣分的状态,而是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人都有任务——小组汇报、观看其他组的表现、提问小组进行提问、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等等。课堂成了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提升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首先,在“跨界”的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调研、访谈等途径了解了所教授专业的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最终的凝练总结,又提高了自身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了自我发展。

我院大学英语于2017年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大学英语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同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组建校园编译工作室,由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团队基础上成立创业团队,组建“英语+专业”式的校园编译工作室。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跨界”方式拓宽实践应用途径,对外承接翻译业务,对内做好翻译服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受到了校内外企业和单位的认可。目前学生创业团队开展的业务主要有:承接编写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资料翻译工作、承接交通工程系的专业介绍和展板翻译工作。我们通过基于跨界课堂理论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抓住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重点,实现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4]。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须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和特征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以项目带动教学实现跨界的融合,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才是成功的[5]。

猜你喜欢

跨界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读英语
跨界之道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