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作用比较观察
2019-02-25李锐陈娟
李锐,陈娟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产妇在分娩后,其盆腔支持结构出现一定障碍,对盆底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出现障碍性疾病。本次研究为分析不同时代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作用比较观察,选取至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现将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年1月开始,至2018年10月结束,研究对象:至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产妇;样本数量: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A、B、C、D四组,平均每组各28例产妇。A组产妇中有初产妇15例,经产妇13例,平均年龄为(28.37±3.71)岁。B组产妇中有初产妇16例,经产妇12例,平均年龄为(28.29±3.82)岁。C组产妇中有初产妇17例,经产妇11例,平均年龄为(28.14±3.63)岁。D组产妇中有初产妇15例,经产妇13例,平均年龄为(28.42±3.57)岁。所有产妇上述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A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将护理知识向产妇进行详细讲解。B、C、D组:给予这三组产妇不同时代的个体化护理干预,B组产妇产后在6-8周进行盆底康复护理,C组产妇在产后在8-10周进行盆底康复护理,D组产妇在产后在10-12周进行盆底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具体为患者进行盆底低频电刺激并且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 在治疗前对产妇的盆底功能进行测定,观察其手术位置及伤疤情况,对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对其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每次治疗半小时,每周治疗2次,持续治疗3个月。生物反馈相关护理主要为护理人员将临床专用压力感受器相关探头在产妇阴道内植入,对盆底肌肉压力进行检测,同时增强其对肌肉作用与恢复的方法[1]。
1.3 观察指标 盆底综合肌力:在产妇分娩后三个月对其盆底综合肌力进行测定,将盆底综合肌力分为4个等级,将产妇阴道无收缩视为Ⅰ级,将产妇阴道轻微出现收缩且收缩时间短于1秒视为Ⅱ级,将产妇阴道肌肉出现不完全收缩视为Ⅲ级,将产妇阴道肌肉完全收缩视为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产妇进行数据处理,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后,B、C、D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改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如表1。
表1 产妇盆底综合肌力改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结论
产妇在分娩后,其盆底功能有所退化,收到一定程度损伤,使得盆底肌肉出现损伤及功能性障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预防治疗为主。在临床中常采用盆底低频电刺激并且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 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B、C、D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具体原因为:个性化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产妇的实际身体情况,在产后不同时期给予产妇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神经及肌肉有所刺激,可有效改善其分娩后的盆底功能与个生命体征,促进盆底综合肌力的恢复,加快患者身体康复进程,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但不同时期的个性化盆底护理之间想比较无明显差异,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护理的最终效果并无太大影响[2]。
综上所述,在对于沉浮分娩后的盆底护理中,采用个性化的盆底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产妇身体的恢复,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