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黄冈市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9-02-25程文林凌家瑞叶成峰
程文林 夏 莉 凌家瑞 叶成峰
1.湖北省黄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黄冈438000;2.湖北省黄冈市畜牧兽医局,湖北黄冈438000;3.湖北省黄冈市农业农村局,湖北黄冈438000
每年春节以后,猪肉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但2019年春节过后猪价却并未降温,反而一路走高,出现“淡季不淡”的反常情况。笔者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并提出关于稳定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1 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势
1.1 猪价逆势上涨
根据监测,目前生猪监测价格外三元在14.69 元/kg,环比涨幅达到29.88%,同比涨幅达44.87%。商品仔猪销售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按2~3 天上涨1 次的频率持续上涨,15 kg 重仔猪由1月份的380 元/头,到3月上旬大幅上涨至780 元/头,涨幅达1.05 倍。
按照黄冈市武穴市一季度出栏生猪体重140 kg/头、出栏均价12.6 元/kg 计算,销售收入1 764元,饲养成本1 570 元(仔猪成本380 元/头,饲料成本1 000 元(生长115 kg×3.3 冬季料肉比×2.64 元/500 g(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配合饲料均价),兽药疫苗成本70 元,水电及死亡折旧等成本60 元,人工费用60 元),出售一头均重140 kg肥猪盈利194 元,而在当前出栏价下,盈利更是超过300 元。在淡季能有如此盈利,可以预见2019年又是一个“金猪年”。
1.2 能繁母猪数量有所下降
黄冈市浠水县对辖区内存栏母猪500 头以上的兴南牧业、神光牧业、夏雨猪场、雄峰牧业等猪场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到2019年3月同期生猪存栏同比下降约4 个百分点,能繁母猪同比下降6 个百分点,其中兴南牧业和雄峰牧业待育肥猪数量分别下降85%和13%。
1.3 养殖户逐渐增强猪价“话语权”
一直以来,屠宰场在生猪出栏价格谈判上更为主动。而近期,有生猪经纪人和猪贩子反映,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关系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因市场商品猪数量不多,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数量,已经开始主动和养殖场(户)接触,并接受部分养殖场(户)的讨价还价。可以明显感觉到,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养殖场(户)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话语权明显增强。
1.4 温氏等大型生猪上市企业股价一路飘红
以温氏为例,2018年8月22日其股票交易价为20 元,而2019年4月19日其交易价为39.30,涨幅近一倍;正邦科技股价从2018年8月30日的3.85 元,涨至2019年4月30日的21.99 元,涨幅高达627%。
2 出现当前生猪产业形势的原因
2.1 非洲猪瘟的影响
尽管影响生猪产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非洲猪瘟。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严重,特别是随着疫情的陆续点状散发,发生疫情的地区生猪行业都遭遇了一次大洗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3月份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出现了“双下降”。下降的幅度、速度之快,也是近10年来出现的最大值。大型养殖企业对疫情有担忧,对于追加养殖数量更加慎重;小型养殖场受资金链、防疫水平难以抵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保守选择降低产能;散养户多数选择观望或者清栏退养,加速了行业洗牌。
2.2 环保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涉牧环保问题可谓是备受关注。一方面党委政府对污染防治攻坚战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黄冈市红安县为例,2018年因倒水河冯集断面水质问题,红安县适时调整倒水河沿岸禁养区范围,并因此关停转迁养殖场449 家(其中养猪场371 家,含规模以下),直接减栏生猪4 万余头。因环保“禁养”等原因直接减少的养殖量只是一部分,其形成的“雷霆声势”也让一部分自知难以整改达标或不愿增加成本投入的养殖户逐渐退出。
2.3 能繁母猪存栏明显下降
从调研来看,在非洲猪瘟疫情因素和猪周期叠加的背景下,养殖场大量淘汰母猪,导致后备猪源严重不足。
2.4 小结
总的来说,黄冈市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防疫水平和环保条件难以快速达到高标准,面对疫情风险和环保要求的双重压力,加之难以掌控的市场行情规律,养殖户信心不足,是影响产能恢复的主要原因。尽管当前市场行情较好,但仍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
综上,产能恢复会是较为缓慢的过程,预计2019年的生猪出栏会有所减少,相应的市场供应就会偏紧,从猪肉价格历年的季节性规律可以看出,5月份之后,猪肉将逐步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会有明显上涨。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做好生物防疫的前提下,适时补栏增养。
3 稳定生猪产业的建议
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稳定生猪产业,需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落实养殖用地管理政策。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 号),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属于农业生产设施用地,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用地为附属设施用地,农业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均按农用地管理。二是做好技术宣传。关键是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措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措施的宣传指导,确保养殖业绿色发展。三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对养殖业的认同感和支持,提振养殖业主的信心。
3.2 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
当前,疫情仍在国内点状散发,必须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和防疫能力建设、强化各级各部门防控责任体系和压实生猪产业相关业主主体责任、落实具体防控措施、落实相关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力争逐步实现“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3.3 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做到产业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业发展空间。二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保“两场”(大型规模养猪场和种猪场),强化“两场”周边的生物安全防护距离和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开展“三退一转”工作(大型规模养猪场和种猪场周边3 km 范围内的小散户退出养殖;乱排放、防疫差的规模以下养殖场退出养殖;环境敏感区域的退出养殖;环评无法达标、防疫不过关的规模养殖场转产);同时,以示范场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加快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优化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屠宰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推广“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的模式,探索推进屠宰、养殖和饲料一体化经营。
3.4 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一是落实养殖用地管理政策。按照《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 号)要求,兴办规模化养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二是落实沼气发电并网、有机肥生产补贴等政策。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尤其是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环保设施设备投入及运营成本在生产中占据较大的一部分。落实沼气发电并网、有机肥生产补贴,既可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也可以降低成本鼓励养殖。三是落实金融保障政策。具体是落实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贴息(低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加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不得对生猪养殖场户、屠宰价格企业等盲目停贷、限贷。四是用好其他扶持政策。主要是无害化处理补贴、资源化利用等资金政策项目,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实效。
3.5 继续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
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继续对畜牧业生产情况保持密切关注,进一步摸清底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分析研判形势;指导养殖户合理补栏,加强饲养管理,从品种质量、饲料营养、畜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控制等各环节提升畜禽养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将养殖风险控制到最低。
3.6 切实强化组织保障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压实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的相关责任,提高生猪生产、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监管和调控保障能力。积极协调,主动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在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同时,统筹抓好牛羊肉和禽肉等畜产品供给,多渠道满足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