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19-02-25李荣华王云美
李荣华,王云美
(1. 双柏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双柏675100;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205)
随着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和农户耕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装备升级进步,单体钢架塑料大棚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尤其是山地种植区和低热河谷地区,单体钢架塑料大棚以其通用性强、抗灾性好、可依地形建造、单体跨度长、空间大、适用微耕机械入内耕作等优势,在云南山区特色农业如蔬菜、豆类、中药材、水果等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因大部分种植区自然环境分布多样,农业基础配套设施水、电、交通等硬件设施薄弱,农户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形呈“梯田”台阶分布,农村劳动力老龄化[1]和技术工外流,地方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投入有限,加之钢架大棚的型号较多、生产厂家和承建施工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交付使用延期、追加额外资金投入、维护维修成本增加、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的会导致项目搁浅、投资失败,这些问题都会间接或直接损害农户利益。以下用“云南省双柏县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蔬菜大棚建设项目”为例,就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展开分析。
1 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包含质量标准以及采取何种措施和方法来实现标准要求。它依据组织实施单位的质量管理策略、项目设计方案、技术标准、零部件说明书等质量规划依据,综合考虑适用范围、用户需求和采购环境、政府机构的法规、行业准则等因素,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基准分析法,合理有效的平衡时间、成本、进度和投入指标来形成质量控制参数,引入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工具,编制得到具体的可操作的质量规划细则,包括质量管理目标、质量度量值、质量保证措施、问题处置方案、质量检查单、过程改进计划[2]等内容。
蔬菜大棚建设项目质量规划:
(1)质量管理目标:建造4 hm2合格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工期90 d,总投资140 万。
(2)质量控制指标: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塑料大棚部分)[3]、NY/T 1832-2009 温室钢结构安装与验收规范[4]、NY/T 1420-2007 温室工程质量验收通则[5]。
(3)质量管理部门:双柏县农业农村局项目管理办公室3 人(专职1 人兼职2 人)。
(4)质量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申报项目和在项目启动初期组织设计评审;按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检查单现场检验原材料和零部件;按进度计划推进项目实施进程;分阶段进行质量监测、抽样验收和质量把关;项目投入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分阶段兑付工程款。
(5)质量保证金:保留工程款总额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一年后大棚主体结构不发生质量问题兑付给承建单位。
(6)质量问题处置预案:发现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问题限时更换为达标新品;施工或建造质量问题返工重建;拖延工期或不按时竣工按天计算并在质量保证金中扣除;重大质量问题暂停拨付工程款直至质量问题消除;承建方原因造成工程量超出设计方案预算,超支部分不予兑付工程款。
2 质量保证
对于组织实施单位而言质量保证是一项管理职能,是以保证项目(或工程)质量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系列确保质量规划得到执行和质量标准得到满足的活动,如:指定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职能和责任、公开工作流程,实行责任制和奖惩制,定期开展项目例会和运行分析会,组织开展项目审计、质量跟踪和业绩评价等。组织实施单位应当为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后勤保障,质量保证的核心是人,依靠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并支持他们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投入时间和成本,让他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高效率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管活动。对于厂商(供货商)而言,质量保证是以生产和提供符合质量规定的合格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而做的努力和承诺,面向用户端时主要体现在产品检验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书、质量检测报告、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过程贯彻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启动初期设计评审,推进期配合进度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的质量管理,以及阶段性成果的质量监测和管控,重复增加质量控制投入,循环进行“检查—改进”的管理过程,以便保证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1 设计评审
即利用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原理,在建设项目的策划启动初期,对其构成的要件如设计方案、施工合同、物料清单、施工规范、施工步骤等逐一进行审查评价,评估风险并剔除潜在的失效模式。此工作过程在于发现设计缺陷或项目漏洞,择优筛选合格施工单位,预先采取措施规避前期风险,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质量与可靠性。一般分四个步骤,即初审、专家评审、审定、预(结)算签发。第一步,组织实施单位对各参与方资质和报送资料进行初步评审;第二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行业专家组进行详细评审或进入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评审,重点审核设计方案、工程量、施工合同、物料清单、取费标准的真实准确性、主要材料价格的询价取得、质量检测报告、涉及变更及签证等内容,得出评审结果并出具评审结论;第三步,组织实施单位复审并出具报告书或发布中标通知书、中标公告;第四步,签订施工合同和预(结)算资金拨付,项目启动开工。
3.2 质量检查
质量核查过程中可利用质量检查单、控制图、统计抽样、直方图、散点图[6]等相应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方法开展质量监测,测量和检测各阶段成果是否达到设计标准,以便于发现和挖掘现阶段工程的缺陷和质量问题。
3.3 质量问题因果分析
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利用因果图、ABC 分析图可有效分析造成各阶段成果不达标或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识别并采取措施来消除影响,以达到质量控制的预期目标。
3.4 过程改进
质量管理中的过程改进,是在生产或建造过程中发现和认别质量问题并不断加以纠正和改进的循环过程,既遵循质量规划和问题处置预案,又通过“计划— 执行—检查—改进”模式(PDCA 循环,又称戴明环)不断进化,发现并处置新缺陷新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质量与产品可靠性。对于质量管理部门来说,过程改进是通过质量核查、质量审计、绩效跟踪、绩效报告等监督手段,找出并消除那些存在的质量“缺陷”、那些隐藏在问题背后的“隐患”、那些浪费时间的“消耗”、那些毫无价值的“拖延”、那些细微的潜在“风险”,不断加大质量控制的投入力度,改造项目工序和流程,循环改进项目运行状态和质量管控过程,使得项目各环节工序更加优化、流程更加清晰、运行更加高效、质量更加优秀,最终完成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确立前瞻性质量规划、有效执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部门运用相应的质量管理工具和监测技术,对各个建造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审查和检测阶段成果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识别和研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影响,并且在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修正,重复增加质量控制投入,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管理过程,最终达成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高质量完成整个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