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的探索
2019-02-25王俊臣
王俊臣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农业农村局,湖北宜昌44300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关注民生、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对动物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物卫生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为养殖业服务,特别是保障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兽医提供良好服务。传统的由政府兽医部门包揽一切的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动物卫生防疫工作需求,需要社会力量作为补充。尤其在基层,探索建立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体系,对于促进动物卫生公共服务,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的内涵
根据兽医服务的提供主体不同,兽医服务可分为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即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兽医市场化服务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开展的动物诊疗、保健、美容、常规免疫等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兽医公共服务是政府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兽医执法、教育、科技等公共事业为基础,开展兽医科技推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检疫、疫病控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其受益对象为全社会,具有公益性特点。
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的内涵就是把握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运用市场化的方式,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负责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检疫、疫病控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公益性服务事业,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养殖企业兽医服务组织为骨干,动物诊疗机构和专业个体为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动物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新机制。
2 基层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面临的新情况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10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
一是队伍老化,青黄不接。从事乡村兽医工作的人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近几年都相继退休了。因无编制,无上升通道,工作环境差,收入也不高,年轻人没有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
二是兽医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师傅带徒弟出来的兽医思想守旧,专业知识面窄、水平低,运用不了新的检测和诊疗技术。
三是公共服务的内容增多,要求更高。过去兽医公益性服务主要是动物强制免疫和产地检疫,现在还要进行疫情监测,抗体检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服务,产地检疫增加了药物残留和激素的检测。
四是养殖经营规模在增大、能力在增强。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成为常态,自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自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如动物强制免疫能主动担当。
五是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在壮大。养殖合作社、专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不断壮大,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3 基层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的实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动物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受体制的制约,基层动物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为了较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畜牧生产经营者,近几年我们在动物卫生服务社会化实行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进行了几种形式的尝试。
3.1 定向委托
对于国家完全资助的公益性项目,采取按项目的要求直接委托给具有资质的机构去完成,项目主管部门负责过程监督、完工验收。阳光培训工程项目是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这个公益性项目的实施代替了兽医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因学校的组织、教学能力更强,培训的效果更好,从2010年开始共培训养殖人员、防疫人员1 000 多人次。
3.2 以奖代补
对于一些有一定自我服务能力的养殖企业、大户和合作社,鼓励其自行服务。兽医公共服务机构根据其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如动物强制免疫是一项公益性服务项目,由于随着养殖者对防疫认识和兽医水平的提高,养殖企业、大户和合作社大多愿意承担强制免疫任务。伍家岗区家禽规模化养殖较早,从2005年开始,家禽就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落实防疫,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年度质效评估,区政府给防疫奖励。
3.3 政府订购
政府将某项公共服务以一定的金额向经营服务组织购买服务。2003年伍家岗区伍家乡兽医站改制为民办组织,伍家乡政府与乡畜禽服务队签订动物防疫服务合同,根据服务质效兑现服务费。伍家乡生猪养殖量大约3 万头,每年政府支付的防疫费为10 万元左右。
3.4 民办公助
有些公益性服务是国家补助性项目,前期投入高,需要地方政府资助启动。2014年经请示区政府同意,宜昌市民大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民办公助形式新建伍家岗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项目投资245 万元,企业自筹185 万元,政府补贴60 万元。全区动物无害化处理由企业运作,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实行了辖区范围内所有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3.5 政策扶持
建立和完善村级兽医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兽医公益性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据区情在7 个村(社区)建立了动物防疫、检疫、无害化处理申报工作室,村(社区)提供15 m2左右的场所,区动检站配备冰箱、喷雾器、消毒药等防疫应急物质和必备的办公桌椅,挂某村(社区)动物卫生服务工作室牌子,公开防疫、检疫、无害化处理申报管理程序、服务和监督电话。方便了群众对兽医卫生服务的需要,树立了畜牧兽医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