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19-02-25李金容
李金容 刘 新
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重庆渝北401120
肉兔产业因投资少、收益高、污染少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及各级政府的青睐,重庆市渝北区也将肉兔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中,以期成为增加农村经济的有力手段。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技术、饲养管理等问题,难免会受到疾病威胁。其中肉兔大肠杆菌病因其传染快、发病重,很容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症状与感染途径
1.1 症 状
肉兔大肠杆菌病又称为粘液性肠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暴发性肠道疾病,仔兔和幼兔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以下痢、流涎为主要特征,病兔初期排出黄色粘液粪便,随后出现黄色水样粪便,腹部膨胀,拍打时有击鼓声,有流涎、磨牙现象,精神沉郁,食欲差,严重的出现器官衰竭死亡。
1.2 感染途径
1)当气候、饲养环境、饲料等外界环境突然变化,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此病。
2)当兔发生呼吸道疾病或者舍内通风不好,造成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排异能力下降,兔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大肠杆菌原的尘埃,导致此病暴发。
3)兔误食了大量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或水,即投入品遭污染造成感染此病。
如此多的感染途径,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本病的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实 例
重庆市渝北区某肉兔养殖户,饲养468 只兔,其中有114 只种兔,2016年12 月15 日,户主发现有几次刚断奶几天的幼兔精神不好,打喷嚏,不吃料,肛门处沾有少量粘液的粪便,以为是饲料的适口性不好,就试着更换饲料。2 d 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部分兔子的肚子开始鼓起来,出现了剧烈腹泻,呕吐,无法控制病情。笔者到达养殖场后,首先采集饲喂的饲料、提取排泄物备查,接着对4 只濒临死亡的肉兔进行剖解,剖解前记录:腹部膨大,轻拍有水响声,尾根部被排泄物污染;剖解记录:病兔胃部充满气体,肠道部分充满粘液状液体,肠黏膜充血,心脏和肝部无明显症状,肠系膜淋巴明显肿大,肺部有少许出血点。
3 实验室镜检
因为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有些相似,对提取的排泄物进行实验室革兰氏涂片镜检,在显微镜可视范围内发现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未发现球虫卵囊,说明该养殖场的感染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单一感染。
4 治 疗
首先消毒处理,一是用2%苛性钠溶液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苛性钠溶液能有效杀灭饲养环境内的大肠杆菌;二是碘伏液,用水稀释20 倍后以喷雾方式带兔消毒。然后对肉兔按出现症状进行分群,对病情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肉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出现症状的采取对症治疗,具体治疗如下:一是对出现症状者采用氨苄青霉素+地塞米松+复方黄连素联合用药,每千克体重肌注氨苄青霉素0.05 g+地塞米松0.03 g+复方黄连素0.1 mL,2 次/d,连用3 d。3 d 后病情得到缓解,改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氟哌酸联合用药,每千克体重肌注氨苄青霉素0.05 g+地塞米松0.03 g,口服氟哌酸0.02 g,2 次/d,连用3 d。通过药物交叉治疗,克服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治疗效果佳。治疗期间为防止发病兔脱水,给病症较重的病兔灌服葡萄糖等补液。二是在全群开展恩诺沙星饮水进行预防,剂量按照说明实施预防性给药,2 次/d。由于诊断无误,救助措施到位,经过6 d 的诊治,整个兔场恢复正常,期间全场仅有12只刚断奶的仔兔病症较重,直接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余的愈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