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2019-02-25赵耘佩李桂清王书峰许桂莲吴玉章
赵耘佩,李桂清,王书峰,许桂莲,吴玉章,陈 戬
(陆军军医大学:A.基础医学院学员二大队;B.免疫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知识更新迅速,日新月异,但注重基本知识传授的第一课堂难以满足学生对新理论、新技术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备牢固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科研创新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因此,以问题为牵引,课堂为核心的免疫学第二课堂应运而生[1-2]。在此过程中,导师可根据目前的课题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其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做出指导,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观摩试验等方式,最后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第二课堂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学生拓宽视野的重要窗口和展示自我的有利平台。
1 免疫学第二课堂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常规的课堂讲授、试验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尽管提倡教师将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带入课堂,但毕竟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很难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因此,第二课堂的实施迫在眉睫,对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1.1 传统课程安排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免疫学教学实施现状:一方面,作为前沿学科,由于其发展迅速,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吃力。同时,免疫学具有极高程度的专业性,且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抽象性强,学生普遍反应都是以新的概念解释新的事物[4]。尤其学到抗原的提呈时,由于学科前后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如果对于抗原、抗体的概念、相关免疫分子及细胞的类别和作用都未能明确,往往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存在畏惧心理,造成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降低,最终以通过学科考试为目的,敷衍了事,较难达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目的。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虽然免疫学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因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且实验题目相对固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相对局限,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时间发现科研创新的突破点。众所周知,医学技术离不开科学研究,医学成果的出现,来源于试验和探索,科学的数据及实验分析[5]。因此,仅局限于传统授课方式的第一课堂难以满足医学生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1.2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由于学生基数庞大,而仪器设备相对短缺,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耗费漫长的额外等待时间。加之设备老旧,实验室空间有限,不具备完成多种实验操作的能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瓶颈。与课程相关的往往都是经典验证性实验,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中可供学生使用的相关仪器设备少之又少,其他相对复杂的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某些经典实验如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由于操作时间长、耗费大等原因并未向学生开展。
1.3 课堂知识比较保守,学习流程相对固定
传统课堂仅传授书面知识,很少涉及医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学生思维更倾向于依赖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和现有资料,难以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涉及到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自身免疫疾病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可导致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但其检测指标相对较多,单纯的平面化讲解学生并不容易掌握。因此,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自身抗体检测指标的理解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让学生运用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技术检测自身抗体的表达,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其对检测原理和检测步骤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日趋增多,动手能力和成就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由于医学生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免疫学的课下学习时间也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大多数学生往往依赖于考前几周的重点复习。加之考试内容相对局限,必考题目如抗原的提呈、超敏反应等部分内容突出。但期末考试未能对课本内容做到全部涉及,教师课堂讲授的学时也有侧重,因此,学生对教师未讲部分的内容视而不见,对知识的学习比较表浅,难以深入,重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然而其他内容则有所欠缺。虽然拓展内容的学习相对困难,但其与研究热点和临床实践联系紧密,学生仅依赖于第一课堂的学习方式会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免疫学前沿知识的机会,通过课堂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困难。
1.4 导师制存在弊端
目前,医学院校中导师制度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但由于其考核制度不完善、导师科研压力过大且师生比例失衡,使导师制逐渐流于形式[6]。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庞大的学生数量,有些教师认为科研重于教学,对学生趋于敷衍,最终顾此失彼,违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初衷,使学生逐渐失去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导师制形同虚设。
2 免疫学第二课堂的实施过程
第二课堂的实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文献阅读及实验操作,二者相辅相成。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作为研究创新的课题来源和理论依据,同时进行基础实验操作验证结果正确与否。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指导为辅”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客观、专业的意见,最终以学生发表论文作为第二课堂成果。其具体参与过程如下:
第一,学生根据自身科研兴趣或教师引出的某一国内外研究热点如癌症、感染等相关分子及其调节机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都出于学生本身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独特而又新鲜的,应当受到尊重与鼓励。
第二,学生以自己提出的问题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增加知识储备。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发现同一种分子在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中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献中有效提炼关键知识,借此作为问题依据,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回归文献判断方案的可行性。
第三,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常用免疫学实验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不断摸索以找寻规律。学生在操作中不能拘泥于实验步骤的掌握,还需要不断进行操作,填写试验记录总结经验,对于重要的实验步骤如免疫印迹实验中转膜时间的长短,封闭液的选择及免疫组织化学中组织切片染色时间的控制等做到熟能生巧,实现从做出结果到结果清晰美观的跨越。
第四,总结归纳。学生将发现问题、整理资料、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撰写综述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老师汇报,经过师生间的反复修改与讨论,最终以发表论文最为第二课堂的研究成果。
3 免疫学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课堂以其灵活的方式及务实的内容克服了第一课堂的诸多不足,顺应了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生敬畏生命、持之以恒、严谨自律的优良品质,旨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7]。
3.1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第一课堂注重基本知识传授和共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第二课堂则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能力与素质,并针对人才的个性因材施教,从而有效配合第一课堂,达成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8]。通过让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与实验操作,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足够的信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之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
对于教师来说,充分利用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科研特长融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程虽然结束,但免疫学的教学和学习远未结束的目标。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讨论,加强教学反馈,既防止了日常教学的固定化、刻板化,使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又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3.2 更加注重独立创新,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首先,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完成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及撰写文章的全过程,而教师则鼓励学生大胆想、放手做,使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更加独立自主,对老师依靠而不依赖,服从而不盲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在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课堂理论知识,相互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鼓励学生间相互争论,与教师合理辩解,敢于质疑权威教材,激发学生个体学习潜能[9]。最后,学生在不停的科研探索中培养严谨、求实、耐心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创新的科研精神,并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3.3 增强岗位任职能力,促进人才素质提高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10]。通过参加免疫学第二课堂活动,阅读专业文献,建立相关动物实验模型,提高学生对疾病分子和细胞学水平的认识,做到宏观上准确把握,微观上深入研究,点面结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水平和能力素质,向专业化、责任化、创新化的工作方向不断迈进。同时,由于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以及免疫学实验在疾病预防与诊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从免疫学的角度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一疾病进行分析,阐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如分析癌症中相关分子和通路的活化并应用相关免疫学实验给予验证等,使知识融于实践,贴近临床,为学生今后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知识更新更加迅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教师将“互联网+”运用到新时代教育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免疫学内容多、难、进展快的特点,通过微课、慕课、手机课堂等方式[11],将教学内容和国内外免疫学最新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既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于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相对吃力的补体章节,教科书仅大概介绍补体的溶菌、溶细胞、调理、免疫调节作用等,并没有具体说明其在癌症等疾病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学生一般学到此处时感觉比较空洞和抽象。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第二课堂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加入免疫学网上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以制作慕课、微课等方式为学生解答疑惑并推荐相关文献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补体的未知作用,如C5b-9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12]或C5a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C5a-C5aR系统导致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13]等。此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补体的相关知识,还与国内外有关补体的研究热点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从中发现问题,获取研究方向,如探索补体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机制或作用等,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感,并将免疫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4 结语
实践证明,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免疫学实验开展的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活动,能有效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4],是学生从基础走向临床的必经之路。但目前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存在某些不足,如某些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动机不纯,只注重跟随教师做科研项目所带来的荣誉和光环,不注重项目计划的执行,加之医学生课程繁多,课余时间较少,完成科研项目的时间也难以保证。同时,由于第二课堂缺乏一定的参与者选拔和考核标准,学生的知识储备因人而异,兴趣方向不一,完成项目的质量也无法控制。针对以上第二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提出在第二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概念[15],但具体实施过程仍在不断完善。如何根据学生水平和选择合适的第二课堂内容仍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