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位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2019-02-25陈美芳叶桂华吴同玉
陈美芳,叶桂华,吴同玉,3,4*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华侨大学厦门校医院 检验科,福建 厦门361021;3.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350122;4.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122)
21世纪是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显示,世界人口中,健康人群约占5%,疾病人群约占20%,亚健康状态人群则多达75%[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改变医疗发展方向才能扭转局面,所以医学的核心正由“治疗疾病”转变为“保障健康”,医学模式也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社会对于维护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相较于西方的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虽发展较晚,但势头很猛,极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国情,并且赶上了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中医健康管理正迎来新机遇,也迎来了新挑战。
1 中医健康管理的内涵
关于中医健康管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卫生部《健康管理师》对于中医健康管理有如下解释: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从而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2]。中医“治未病”理念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后世医家将其浓缩为“治未病”,而这正好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临床发现,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健康干预方面确实能充分发挥中医保健及诊疗技术的特色和优势,而中医保健在饮食、针推、心理等疗法上拥有诸多简、便、廉、验的干预举措。简而言之,中医健康管理是指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利用西医的检测手段以及中医的诊断技术,不断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多维度的辨识,然后再予以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达到“治未病”的目标[3]。
2 “四位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健康管理发展至今,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仍居于初步阶段。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运营模式主要分为3类:①体检咨询型:提供体检及检后的健康咨询与就医服务;②中医调理型: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有着广泛的市场与群众基础,其临床效果好且副作用小,故此类运营模式应运而生:③技术研发型:是以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研发为主,一类是以开发中医体质辨识系统等软件平台为主的机构,另一类是以健康监测及评价设备等硬件工具开发为主的机构[4]。此三者各有侧重,如果将其有机整合,可以形成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元、社区为范围、全程式连续服务的中医健康管理理想模式。
2.1 以人为中心进行健康管理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较于西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中医更注重人本身。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但每个人所处的地域、环境、年龄、教育等又各不相同,这在中医学里可称之为“状态”——是人在生命过程中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变化刺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而形成的生命态[5]。李灿东教授认为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在于对健康状态的把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包括未病、欲病、已病,且个体的状态都是内、外在的统一,受到自身与外界的相互影响。因此对于状态的认识和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对状态进行调整与干预,只有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中医健康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管理好人民的健康。
2.2 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健康管理
人具有社会属性,家庭是人最基本的群体形式。家庭具有满足家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层面需求的作用,同时对疾病尤其是慢性、残疾、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6]。除了个体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外,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如2型糖尿病的治疗最主要的是饮食控制与锻炼,有些患者自控力差,难以遵医嘱控制饮食,此时就需要他人的监督,如家人能监督患者饮食、制定合理的膳食与锻炼计划,在陪同患者战胜疾病的同时,家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从而影响到自身饮食习惯及锻炼意识的改善。反之,若某家庭成员饮食不节,生活作息紊乱,也会对其他成员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一人喜夜食,正所谓“近墨者黑”,当一个家庭形成共同的习惯时,往往容易产生相似的疾病,此时容易归因于遗传病,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这个家庭乃至家族一直沿袭的陋习所致。因此,家庭对于个人很重要,家庭的影响是双向的,我们应明白以家庭为单元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树立健康管理主人翁意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提高社区健康管理水平。
2.3 以社区为范围进行健康管理
2.3.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载体作用 我国政府曾于2015年下达通知,要求所有社区、乡镇卫生院及70%的村卫生室拥有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卫生系统的基础与核心,对中医健康管理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在基层开展健康管理,从点到面,辐射全国,实现健康管理的全面普及。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偏于对一定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管理,但中医健康管理应该是涵盖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年龄段的健康管理,并且应该一管到底,贯穿生命全过程,这样才能发挥中医健康管理的最大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
2.3.2 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团队的作用 据调查,一个社区健康管理的中坚力量基本是由每4~5个全科医生配备1名护士和医师构成的,且每个全科医生差不多签约1000人左右,甚至高达1500人[7],同时社区医院还存在着发展空间小、待遇低、工作量大、人才短缺等大问题。因此,面对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我们应该提高待遇,加大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其成为专业的中医健康管理团队,从而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服务。我们首先应该对在岗医疗人员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明确各自分工,提高人员的业务及服务能力,要求人员具有合格资质才可上岗;其次可鼓励卫生医疗系统人员,尤其是年长和经验丰富者转岗为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员;最后我们鼓励学校开设健康管理课程及专业,使后备专业人员更加充足。只有拥有充足、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并使其成为中坚力量,中医健康管理事业才能更好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安全、便利的健康服务。
2.3.3 加强基层技术设施支持 以社区为载体的中医健康管理,需要各基层具备相应的硬件与软件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管理的普及与推广。因此,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鼓励相关机构、企业积极开发适宜技术并将其引进基层,使健康管理能够有序实施。而在当前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的大政策环境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分流到社区就诊,短时间内迫使社区的人力向诊疗倾斜,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能力将可能大打折扣。在分级诊疗更深入推进之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配备,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积极发挥其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作用。
2.4 全程式连续服务
从目前中医健康管理的发展水平来看,完整的服务链条尚未建立。在国内很难找到一家全面具备健康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对于健康管理行业来说,真正需要的是提供科学数据及准确评估能力的技术支持,不仅仅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网络平台,同时还需在内涵、软件上进行相应的提高,以此来建立和提升完整的健康管理体制。
中医健康管理的主要过程应该含有健康状态参数采集、档案建立、状态评估、风险预警及干预调整、效果评价及再循环等过程[3]。其服务过程大致为:通过健康检查设备如西医检测手段、中医诊断技术及相关开发技术对患者健康信息进行收集和监测,统一储存并形成个体唯一的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档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再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为健康管理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进行分类干预,如可采用中医传统特色食疗保健、针灸推拿、外治法等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及反馈,形成一种闭环式循环服务模式,再通过数据的不断更新、分析,使得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具备可持续性。
实现一个理想的、闭环式的中医健康管理,即全程式连续的服务模式,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据临床医生反映,大量的诊疗时间都耗费在询问病史及填写病历、开处方上,使得原本有限的时间更加紧张,甚至导致临床预防服务也无法认真完成,更别提健康服务了。因此,若能足不出户便可采集到信息及实行动态监测,便可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全面的健康管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价值巨大、速度快、时效高等特征的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获得了蓬勃发展[3],将大数据技术用于健康管理的数据处理和挖掘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极大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
目前,中医健康设备价格较为昂贵,且体积巨大,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的设备居多,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将健康设备便携化、经济化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努力的一大方向。对健康管理信息的采集已有相应的便捷技术问世,如通过物联网、可穿戴技术、四诊仪等工具,利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随时随地的连接,经过信息交换和通讯,对患者的健康信息进行实时抓取和判断[8]。倘若能将采集、监测技术等集合成手机大小的可携带工具,将会使受众面更广。同时考虑到人们的经济状况,对于经济不宽裕者,可参考时下流行的共享文化,将健康设备作为共享商品,设基站,根据信用值实行免押金等举措进行租借,不失为一良计。总之,中医健康管理的全程式连续服务,需要人人享有健康设备,解决时空问题,使采集健康数据实现智能化、简便化、快捷化甚至共享化。
3 结语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健康管理的发展势头正猛,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中医健康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仍很薄弱,实践技术研究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健康信息系统仍处于地区内运转,且缺乏统一及市场化、规划化管理等。因此,形成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元、社区为范围,全程式连续服务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很有必要,而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需要各位医学同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