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2019-02-25朱巧凤
朱巧凤,韩 吉*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 200062;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黄芪建中汤乃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方中包含黄芪、大枣、桂枝、白芍、生姜、甘草、饴糖7味药材,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中《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一文,书中记载:“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所谓虚劳者,虚损是也。曾有古训:“五脏皆虚从中治。”追根求源,可至《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仲景书《伤寒论》,首创黄芪建中汤,调理脾胃以补中气,甘温以扶阳,阴阳调和,从而产生中焦脾胃之气,由此可见在治疗虚劳病患者时,仲景十分重视固护脾胃。当今医家临床上遣方用药,常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现将近年来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保护胃黏膜
各种损伤因素所引发的胃黏膜弥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即是胃黏膜保护的概念。胃黏膜保护不是一种静态的固有屏障作用,而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胃黏膜的保护功能会随着机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作用增强而增大,能够快速修复损伤的黏膜,保持黏膜的完整性[1]。胃黏膜保护因子和胃黏膜损伤因子之间失衡造成了胃黏膜的损伤[2]。胃黏膜损伤因子既有胃酸、氧自由基及胃蛋白酶等内源性因子,又有幽门螺杆菌、病毒等外源性微生物因子。正常情况下,胃黏膜通过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维持其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如胃黏膜血流(GMBF)、保护性细胞因子等[3]。
1.1 拮抗胃黏膜损伤因子
1.1.1 抑制胃酸分泌 胃泌素(GAS)主要由小肠上部及胃窦细胞合成,可刺激胃酸分泌。生长抑素(SS)主要分布于胃肠道黏膜的“D”细胞,在肠内越往上含量越高,以胃体及胃窦中最高,其对胃酸有抑制作用,保持GAS与SS数值上的动态平衡在整个溃疡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美林等[4]通过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GAS、SS水平的影响发现,黄芪建中汤能显著升高患者的SS水平,降低GAS,从而抑制胃酸分泌。王娟等[5]报道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后患者SS明显升高,GAS明显降低。秦华佗等[6]观察枳实消痞丸加减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属脾胃虚弱型患者40例,治疗8周后患者体内GAS含量显著降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黄芪、桂枝都可调节胃酸的分泌,甘草也能发挥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促进受损黏膜的修复,最终实现对胃黏膜的强效保护功能。
1.1.2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 自1993年Hp被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来至今,人类一直非常关注其与人体胃病的关系。1997年4月,全国Hp专题学术研讨会再次召开,Hp被广泛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7]。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即指此病的发生发展趋势、预后转归及是否复发均与感染Hp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致病机理主要与感染Hp进而引发胃蛋白、胃酸对十二指肠和胃黏膜的自身消化有关[7]。代静[8]经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效果发现,黄芪建中汤可有效提升Hp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Wei Y等[9]针对979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做临床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黄芪建中汤与抗生素联合根除Hp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总体清除率更高。林启友等[10]报道,与单纯PPI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比较,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Hp根除率明显升高。近代研究表明,甘草为Hp克星,可直接杀灭溃疡部位的Hp。
1.1.3 防范病毒感染 近代药理研究提示,白芍能有效预防病毒对胃部感染。
1.1.4 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 过氧化物游离基可造成机体损伤,从哺乳动物的组织、肝和红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来的超氧化歧化酶(SOD)则能将过氧化物游离基快速转化为氧和过氧化氢,促使炎症反应进程中生成的过氧化物游离基被清除,拥有强效的抗炎作用。刘月涛等[11]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代谢组学发现,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后大鼠血浆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冯青青等[12]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100%乙酸诱导的慢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结果显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提高大鼠血浆SOD水平,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促进胃溃疡黏膜的愈合。有药理实验研究报道[13],白芍中含有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是一种潜在的天然高效抗氧化剂,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抗氧化作用远低于PGG,因此,未来PGG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1.1.5 降低胃蛋白酶活力 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经胃酸或胃蛋白酶刺激后胃蛋白酶原可转化为胃蛋白酶,过多的胃酸分泌造成胃液pH值降低,此时胃蛋白酶原便被激活而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很强的蛋白酶,自身胃黏膜易被其消化而产生溃疡,因此,胃酸与胃蛋白酶共同导致了溃疡的产生。金佲[14]选择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乙酸灌胃制造的胃溃疡模型小鼠20只,疗程3周,治疗后小鼠的胃蛋白酶活力明显降低。
1.2 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
1.2.1 保护性细胞因子 保护性细胞因子包括前列腺素(PG)、一氧化氮(NO)、生长因子(EGF)等。PG具有细胞保护功能,其可促使平滑肌收缩,对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防止无水酒精、强酸、强碱等侵蚀胃黏膜。NO能调节胃液酸碱度,且能调控胃肠道黏膜的血流量,增强胃黏膜血管的防御作用,保持上皮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EGF保护胃黏膜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细胞、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促进胃黏膜上皮的分化及增生。樊拖迎等[15]将60只经特殊方式诱导形成的慢性胃溃疡模型大鼠分组给予相应治疗16天后发现,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模型大鼠血浆前列腺素6-k-PGF1α、胃组织中NO、胃液中EGF数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可见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保护胃黏膜。马文军等[16]研究铋剂四联疗法及黄芪建中汤分别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各97例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许文倩等[17]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活性成分,结果发现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活性成分为52个,可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发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1.2.2 增加胃黏膜血流量(GMBF) GMBF增加是发挥胃黏膜防御功能的中心环节,维持胃黏膜微循环的正常非常重要,GMBF增多则胃黏膜灌注充足,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才能正常运转,进而充分发挥其防御功能。在溃疡愈合过程中,GMBF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新生血管能够为肉芽组织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及氧,加快上皮再生过程,重建胃腺结构,促进溃疡愈合。有资料显示,GMBF在溃疡活动期明显减少;愈合期开始后,GMBF则逐渐增加,且溃疡处血流增加更为明显。刘仁俊[18]测量并分析60只豚鼠的胃黏膜血流量及溃疡指数,发现豚鼠的溃疡指数随着胃黏膜血流量的降低而增加,可见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胃溃疡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及复发,提示临床使用增加胃黏膜血流药物可以治疗胃溃疡,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
2 促进胃动力
2.1 胃肠激素P物质(SP)
SP主要分布于肠道神经系统、脊髓背根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少数存在于肠嗜铬细胞,且主要存在于结肠及近端小肠,SP是胃肠道感觉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蠕动。裘秀月等[19]采用郭氏适度夹尾激怒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探讨经方黄芪建中汤对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结果发现FD大鼠体内SP物质较用药前明显上升,提示黄芪建中汤能显著促进胃排空。
2.2 胃动素(Mot)
Mot存在于小肠全段,是一种多肽,由22个氨基酸组成,也是消化道激素之一,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影响胃肠道对水及电解质的传输。王娟等[5]报道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后Mot明显升高。庄大和等[20]探讨西药奥美拉唑联合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寒型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浆Mot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疗法,可见黄芪建中汤能明显提升血浆Mot水平。
2.3 其他
刘益国[21]发现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单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效果更加显著,更能改善胃窦收缩幅度、胃半排空时间及胃全排空时间,因此黄芪建中汤可明显促进胃排空。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可温胃,治疗常见胃部疾病疗效显著,具有调节和改善嗜食生冷类人群消化道功能的作用。
3 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
施伟国等[22]采用西乐葆、黄芪建中汤加味联合西乐葆治疗诊断为胃癌前病变且中医辨证为太阴虚寒证的患者各40例,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胃镜下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黄芪建中汤加味联合西乐葆治疗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在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方面均有部分逆转。刘月涛等[23]研究黄芪建中汤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发现,该方可使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得到逆转,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崔佳佳[24]探索黄芪建中汤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代谢组学发现,治疗后CAG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减轻,表明黄芪建中汤对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有逆转作用。
4 调节免疫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调节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对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影响巨大,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导致其胃病经久不愈。祖国医学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旺四时不受邪”,“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可见脾胃病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胸腺和脾脏都属于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在实验研究工作中常常作为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首选指标。检测体内IL-10、IFN-γ、IL-17A的活性水平,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就可以得到体现,其在免疫调节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汪婷婷等[25]报道黄芪建中汤能够提高脾气虚证大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施伟国等[22]采用西乐葆、黄芪建中汤加味联合西乐葆治疗诊断为胃癌前病变且中医辨证为太阴虚寒证的患者各40例,疗程各8周,结果显示黄芪建中汤加味联合西乐葆治疗组外周血IFN-γ、IL-10、IL-17A明显升高。刘超[26]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随访3个月后发现,与单纯四联疗法比较,联合使用黄芪建中汤可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产生率明显降低,提示黄芪建中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了四联疗法所致的耐药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7],黄芪多糖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固有免疫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黄芪多糖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通过一定的渠道,大枣、白芍、生姜、甘草等均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在诸多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的作用机制也从不同的层次得到阐释,包括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逆转胃黏膜组织学改变、调节免疫功能等。从文献报道来看,黄芪建中汤的动物实验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清除氧自由基和胃黏膜保护因子的,而在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进胃动力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则相对偏少。同时,对于黄芪建中汤能够预防病毒感染领域,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另外,在实验设计方面,目前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非权威层面,样本量较少,未严格执行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实验结果往往缺乏说服力,可进一步增加实验数据,标准化研究方案,为古代经典方剂的传承发扬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确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