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2019-02-25吴美钰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2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环节成本

■ 吴美钰(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一、引言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科技配套设备更新速度快、新车型美观程度吸引着大众的消费选择。但在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中,其成本效益却在程下降趋势发展。据统计,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2018年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03%,汽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约51.07%。汽车制造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汽车市场品牌与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车企更新速度快导致的制造成本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汽车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汽车行业成本控制进行研究,深入剖析我国汽车行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找出有助于汽车制造企业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进而为汽车制造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完善成本控制过程提供参考。

二、理论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在估算范围内,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实际支出成本进行预算、控制、核算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计算不同环节中的成本变化,还需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环节中成本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和监督。

(二)成本控制的内容

企业成本控制可以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的成本控制、成长期的成本控制、成熟期的成本控制和衰退期的成本控制。按产品生产流程可以划分为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采购和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控制。

三、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汽车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相同,其成本主要由产品设计成本、产品研发成本、产品材料采购费用、生产工时费、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其中,制造费用包括因生产汽车产品造成的生产线折旧、生产工具损耗、生产用水电费、生产人员薪资费用等;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用、销售人员薪资成本、销售配套活动物品成本等,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支付大量的宣传成本用于新产品广告宣传,但广告宣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为汽车制造企业带来收益。

(二)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

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首先是设计成本控制,在设计环节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实用性,决策是否针对某一技术进行研究。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在设计生产汽车之前,确定汽车产品定位及技术配置,这样可以从产品源头进行成本控制。其次,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在生产环节进行成本控制,集中化生产统一车型及配套设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最后,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在销售环节进行成本控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减少大规模广告宣传导致的销售费用浪费的情况。

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滞后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愈发健全,不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及理念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就目前来看,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滞后,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方面,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也更多的集中在生产经营领域。管理者没能意识到全面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使得成本控制意识在汽车制造企业内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推广。同时,由于管理者的成本控制理念落后、成本控制技巧落后,导致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忽略计算、控制相关成本进而导致企业净利润下降。

(二)缺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快速的行业发展背景下,需要汽车制造企业不断更新自身产品、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生存能力。不同于其他产品,单一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暂:每一次新车上市,带来的都是上一代车型下线,而上一代车型下线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制造企业对上一代车型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控制仍然在进行。多数汽车制造企业缺少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将不同产品的成本管理混为一谈,尤其是在不同年代的同一车型上,汽车制造企业会将其成本控制归入同一成本控制体系中。这种缺少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方式,很容易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控制体系,使得单一产品的成本控制并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另外,缺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使得企业制造企业并不能针对某一特定产品计算其产品生命周期内成本变化和成本控制情况,粗略的计算整体利润率,并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出产品存在的不足和其具有的竞争力。

(三)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明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SAP等等信息化系统应用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譬如物料跟踪不够准确,虽然企业的物料清单最初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但是在实际的物料流动过程中,物料的实际流动与计算机给出的计划物料清单无法实现完全匹配,尤其是各种体积小、价值低的零件运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后续跟踪困难,限制了物料投入与产出成本核算的精确度。而且从SAP系统的应用来看,SAP系统是按照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但是往往很多企业尽管应用了SAP系统,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却没有应用标准成本法,所以就导致了部分应该归结到生产成本中的费用被列入到了其他费用中,无法真实的反映企业成本。再有就是最主要的,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信息化需要使用者具有专业的软件操控能力,而目前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的业务人员缺乏完全掌握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素养,进而就导致在工作中需要频繁的求助,降低了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成本控制出现漏洞。

(四)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

成本控制即人们常说的控制成本,汽车制造企业希望通过控制汽车生产销售成本,来获取更大的利润率。然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十分有限,多数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心都集中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不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企业员工,片面的认为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的,成本也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相较于生产成本,汽车制造企业在新车销售环节投入的成本更大,多数企业通过国内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播放企业广告、在城市内投放大量汽车销售宣传广告、在重要网络平台上投入重金用于网络广告宣传。所以,作为汽车制造企业两大重要生产经营环节,企业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导致多数人认为成本控制应该主要控制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但是,汽车制造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忽略的问题是,成本控制应该是全方位覆盖的,即从新车设计环节到新车下线,成本控制应该覆盖于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如果仅控制单独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是很难实现汽车制造成本控制目的的。所以这种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之一。

五、我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与理念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滞后、缺少成本控制技能,是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若想优化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亟需从思想层面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提升汽车制造企业全员化成本控制思维。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学习先进的汽车制造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意识,提升其成本控制思维,提高企业整体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学习成本控制相关内容,长期关注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不同产品成本控制的控制内容和节约成本。在保证汽车质量的前提下,亲自督导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控制,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产品成本控制信息,减少产品的设计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

(二)强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讲,想要切实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强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比较可行的路径。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观点,将成本管理的范围从生产制造、销售阶段向研发、采购阶段拓展。然后建立成本信息集成系统,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信息进行集成汇总,帮助企业管理者系统的了解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整体情况,并就各部门之间的成本控制对接、成本控制问题进行查验,对出现问题的阶段、部门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则是要采用动态的成本管理方法来落实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当然,在采用动态的成本管理方法之前需要企业制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确定需要遵循可执行、阶段性、责任明确等诸多原则,确保目标成本的科学性。然后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资源合理的分配到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再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生命周期阶段成本控制数据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确保各生命周期阶段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化发展,以此来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

(三)加大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应用力度

针对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信息化不足的问题,需要企业能够加大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应用力度。首先需要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实时对接,尤其是在SAP等信息化系统应用前要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强化各阶段业务人员对成本控制信息的整合能力。例如在物料跟踪方面,各业务部门需要明确将分配到的各种物料信息精确的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反馈,并且确定各种物料的应用去向,以此来提高物料投入和产出的精确度,以保证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来精确的控制各制造阶段、运营环节的成本,将成本管理细节化。当然,这也需要建立在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构建标准、智能化的成本费用归集系统,只有完善的系统才能够更好的串联企业成本控制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以确保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可以做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而且借助于成本费用归集系统,企业可以构建更加高效的内部订单流程,这将会大大的提高企业制造运营的效率,从而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合理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进一步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

局限的成本控制范围只能控制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最重要的设计环节控制甚少。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应该进一步扩大成本控制范围,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扩大成本控制范围,提高成本控制的实际作用。宏观方面,企业应该将成本控制扩大至汽车产品理论定位环节、产品设计环节、产品试验环节、产品量产环节、产品前期销售宣传环节、产品上市后销售环节以及产品下线前销售环节。将成本控制扩大至汽车制造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更全面、更完整的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可以充分了解汽车制造企业在该产品生命周期内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情况,并根据不同环节出现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微观方面,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将成本控制分散至产品运输、产品用料采购、产品生产时导致的生产工具及生产线折损等方面,甚至将成本控制融入到每一个汽车零件生产环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知悉汽车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线及生产工具产生的折损情况,进一步精细化计算汽车产品的成本情况,进而更加明确的了解企业自身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情况。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滞后、缺少全员成本控制思维的思想问题;也有缺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目的性问题;也有成本控制信息化程度不足导致的成本控制信息传递不畅、影响范围小的问题;还有成本控制范围局限性导致的成本控制覆盖不全面问题。本文经过研究后发现,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从成本控制意识优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力度以及成本控制范围扩大等方面优化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水平。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环节成本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