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GT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的影响

2019-02-24陈建萍李琼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交叉凝胶红细胞

陈建萍 李琼芳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云南省蒙自市 661100

新生儿ABO溶血病属一种常见、多发新生儿溶血病类型,其致病原因为母婴血型不合,造成妊娠或分娩时母体内IgG抗体经胎盘流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继而致使患儿出现免疫反应而引发溶血[1]。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型大多为B型或A型,其母亲血型大多为O型,由于此疾病患儿体内含有母亲抗体,故于输血时不可依常规方式实施同型输血,以免加剧溶血反应[2]。文献指出,输血前特别是在交叉配血时,应采取合适检验手段,继而可有效确保患儿输血安全[3]。微柱凝胶技术(Microbubes geltechnology,MGT)与微孔板凝聚胺技术(Microplate polybrenetechnique,MPT)均为当前临床常用交叉配血检验技术,目前关于2种检验方法优劣对比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103例,目的是观察MGT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103例,按输血前试验方法不同分组,试验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1~6d,平均年龄(3.36±0.68)d。参照组5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1~7d,平均年龄(3.41±0.81)d。2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临床证实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家属签订知晓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过敏体质患儿;肾肝功能严重异常患儿。

1.3 方法

1.3.1 参照组:采取MPT法,抽取患儿2 ml静脉血,离心处理(2 500r/min,5min)取血清及红细胞,以0.9%氯化钠洗涤3次红细胞,且将红细胞与0.9%氯化钠混合成浓度为3%的细胞悬液,备检。取1ml左右红细胞悬液,添加等体积0.9%氯化钠,采取55℃水浴8min,离心处理(2 500r/min,5min),取上层清液作为放散液,取上述放散液与3份随机采集的同型红细胞制剂标本实施主侧交叉配血,所有操作均依据试剂说明及交叉配血试验流程进行。

1.3.2 试验组:采取MGT法,标本采集操作方法同参照组,且以上所用试剂盒均购于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上述血清标本与3份随机采集的同型红细胞制剂标本实施主侧交叉配血,所有操作均依据试剂说明及交叉配血试验流程进行。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主侧阳性。(2)比较2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

2 结果

2.1 灵敏性 试验组假阳性、次侧阳性、主侧阳性较参照组低(P<0.05),见表1。

2.2 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 试验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为(11.91±2.06)min,较参照组的(29.31±5.13)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0,P=0.000)。

3 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机制起源于胎儿遗传父亲抗原,而这种抗原于母体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当母体中抗体经胎盘流入胎儿体内时,抗原、抗体不相容而导致免疫反应,引起红细胞损坏。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早期临床表现多为水肿、贫血、黄疸,随病情恶化可继发胆红素脑病,继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实施早期筛查和治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由于体内尚存母源性溶血性IgG抗体,此抗体流入患儿体内后,一部分会和红细胞结合,另一部分会游离于血清,故实施新生儿ABO溶血病筛查时主要采取抗体放散试验、游离血清试验及直抗球蛋白试验等3项试验。其中抗体放散试验于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可靠性最高,故于新生儿ABO溶血病筛查中不但需实施直抗检测外,且应综合实施游离和放散检测,以求提升筛查准确性。

于交叉配血试验中实施试验的受体包含患儿红细胞放散液和血清,目的是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其体内供血红细胞与溶血性抗体间的不相容性。以往临床所采取的交叉配血检验主要有酶法、盐水法等,但酶法耗时较长,盐水法敏感性较低,因此这两种试验方法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MPT法及MGT法均为20世纪末才开始逐步被临床实验室所采用的配血检验技术。其中,MPT法于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更为常用,此法主要原理在于:凝聚胺本身自带正性电荷,能结合红细胞而减少红细胞电荷数,导致红细胞出现非选择性凝聚,此时添加枸橼酸钠葡葡糖实施再悬时,可起到中和凝聚胺正性电荷作用,造成非选择性凝聚红细胞再度散开,同时选择性抗体、抗原凝聚又不能散开,继而有效检出抗原的存在[4]。此法虽具有操作快捷、耗时短等优点,但对结果判定较为苛刻,于抗体浓度偏低时易出现假阴性,而引起漏检发生[5]。

MGT法属一种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采集标本少、特异性强等优势,近年于临床血清学检测中应用日益广泛[6]。此法主要原理在于:将符合条件的稀释液调合成一定浓度凝胶,且实施微管柱灌注处理,当红细胞通过离心力穿过柱子时,会因微柱中凝胶颗粒分子筛功能,造成单个穿过而出现凝聚的红细胞滞留,继而获取所需凝集反应结果[7]。另外,采取MGT法检测的结果较为直观,便于观察,且无须应用显微镜等设备,节约检测成本,离心后沉于凝胶底部判定为阴性,于凝胶中间或上层分散判定为阳性,且重复性好、结果稳定,能有效辅助临床配血检测结果,更全面、真实反映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体内可溶性抗体的存在情况[8]。本文可知,试验组假阳性、次侧阳性、主侧阳性较参照组低(P<0.05)。可见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采取MGT法,能显著降低假阳性、次侧阳性、主侧阳性。本文结果亦表明,试验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可见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采取MGT法,能显著缩短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但有文献指出,MGT法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因此不适用于急性患儿配血,且不能有效识别红细胞中不完全抗体[9]。

综上,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采取MGT法,能显著降低假阳性、次侧阳性、主侧阳性,缩短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

猜你喜欢

交叉凝胶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冻结的烟”——气凝胶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连数
连一连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