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下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HVR呼吸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2019-02-24罗海燕综述红审校
罗海燕综述 陈 红审校
(1.云南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县医院区,云南 昆明 65050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简称风心病,主要病因多为风湿热,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其主要表现,是我国乃至亚洲的主要病种,是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首要病因,瓣膜置换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心脏瓣膜置换术(Heartvalve replacement,HVR)术后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肺部并发症[1]。此外,若患者位于高海拔地区,心血管及肺脏处于缺氧状态。术前和术后呼吸功能得不到有效锻炼,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而肺血管系统由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组成,当人体的心输出量、肺血管阻力、肺泡压等发生改变时肺的功能也将会发生改变。心脏与肺脏解剖关系密切,所以HVR术后也需要进行呼吸方面的护理与康复。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概况
尽管处于21世纪,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仍然是临床和公共健康的负担[2]。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6》报道,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估计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RHD患者250万,在RHD中,有65%~100%的二尖瓣发病率[2,3],其次为主动脉瓣病变,三尖瓣病变极少见[1,3]。目前HVR是RHD的首选治疗方式[2,3],我国RHD占心脏外科手术的30%左右[4],每年平均需要行HVR术者约20万例[3,4],我国RHD患者占我国VHD患者的70%~80%左右[3,4]。近来RHD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8%[5]。
二、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
心内直视心脏手术可引起不同程度急性肺损伤,且心脏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在RHD的进行过程中,手术创伤,挤压牵拉肺组织,体外循环,麻醉、侵入性操作,如瓣膜植入,会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气管插管的刺激,原发病的影响,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术后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多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术后患者体质虚弱、伤口疼痛和恐惧不敢自主咳嗽、咳痰,均可致痰液潴留[4,6,7,8],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9],心脏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6.1%~21.0%[10],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11],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5%~30%[10],在体外循环手术死亡中,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约占39%,心脏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6.1%~21.0%[4,10],其中瓣膜置换呼吸衰竭约占10%[4]。
三、呼吸功能训练的必要性
肺脏是体内唯一一个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瓣膜置换术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肺受到内、外源性刺激也是最大的,因此,心脏手术围术期应加强对肺脏的保护[12]。患者缺乏与呼吸功能训练的相关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容易痰液淤积引发肺部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4]。研究表明[4,13]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降低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利于患者预后。术前对RHD患者进行规范的呼吸功能锻炼能指导,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功能特别是膈肌,减轻机体缺氧程度,改善通气功能,促进肺内气体的充分排出[14]。呼吸功能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是恢复肺功能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受制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的影响,常规呼吸训练宣教因其形式单一,时间短而效果不佳[15]。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已在各类大型外科手术中广泛开展,它可锻炼呼吸肌功能,提高潮气量和肺活量,使血液能更好地进行氧合[4]。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术也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不仅可提高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缺氧的耐受程度,还可促进术后有效咳嗽、咳痰。杨满青[16]老师的研究也提到了心脏一期康复需要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预防肺部感染及肺不张,所以强化呼吸训练在瓣膜置换术后及其重要。
四、综合呼吸训练
传统的综合呼吸训练包括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器、吹气球或吹蜡烛等。目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形式不一,训练效果和患者依从性不同。研究表明,在综合祛痰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手法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优化祛痰效果,从而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17]。文献报道,循经按摩可以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功能,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道阻力,使呼吸受阻的症状得以减轻[18]。肺俞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的重要穴位,清利化痰,调补肺气、宣肺止咳、解表通络之功[17-19];天突穴,为任脉与阴维交会穴,具有宽胸理气、降痰宣肺之功,因其部位是肺卫口户,配肺俞穴,有通宣理肺之效[17-19]。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从而影响肺的功能,按摩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20]。研究结果显示,六字诀呼吸操可以锻炼呼吸肌的功能,推动肺气宣发,协调胸腹呼吸运动,通过合理的呼吸运动与全身运动,平衡五脏六腑阴阳[21]。其中“”字诀恰与“肺脏”相通,它能调节肺部的气脉的运作和气血的融合。“”字诀完美的的融合了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肢体运动[22]。
五、协同护理的概况
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是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发挥护士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和协同者角色,以最大限度激发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能力的一种护理模式[23]。在我国大的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并不能全方位的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因此许多照顾任务都需要由患者主要照顾者承担[24],这时候就需要充分发挥协同护理的优势,把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员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起照顾患者的临床工作。CCM作为现代护理研究的热潮,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还能充分体现患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完善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建立以“患者”和健康问题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25]。CCM在国外开展研究较早,我国CCM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跨学科的协同护理合作研究较少[25]。我国对CCM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范围相对有限,对CCM的参与者、护理对象、内容和组织方法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脏康复第一期就是肺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康复,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呼吸训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患者和家属全程参与其中,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利于患者预康复,还能节约医疗成本。
六、协同护理模式下的综合呼吸训练
1.制定呼吸训练流程 结合心脏瓣膜病的特点,以文献循证为基础,制作呼吸功能训练流程,涵盖训练前准备及评估、训练的目的、内容、注意事项及宣教等。训练前需评估患者的病情、心功能、配合度等,训练时保持环境安静,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训练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六字诀呼吸操、穴位按摩。每项训练进行5~10m in,每次训练总时间控制在 30min 左右,每日2次[1,4,8,21,22]。训练时加强观察,训练以未感疲劳为度。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给予训练协助及心理支持。
2.组建CCM训练小组 RHD术后患者自理能力较差,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若在后期康复训练中,采用CCM,组建适合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呼吸功能训练小组,团队成员由医生、护士、家属、病友等组成,让团队成员参与其术后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医务人员的参与不仅可以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利于患者训练时的安全。病友参与可以以自身成功案例作为正向激励,以此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呼吸训练,家庭成员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引导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家属的参与让患者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感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爱,增强坚持训练的信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七、结语
目前,呼吸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关呼吸功能训练、穴位按摩和肢体功能锻炼的康复效果。关于瓣膜置换术病人的文章极少,综合呼吸训练内容多为腹式和缩唇呼吸训练,缺乏中西医结合训练方法。肺俞穴与天突穴为呼吸道要穴,六字诀容括了肢体运动及缩唇、腹式呼吸,若能在瓣膜病患者中将它们相互结合,充分的运用起来,将受益匪浅。因此,本研究以协同护理模式为基础,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展开文献检索,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可行性。某些患者地处亚高原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外加患者疾病的特点、手术的影响、术后缺乏相关的知识,因而瓣膜置换术后呼吸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望后期能开展相关方面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