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医学视角下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征探析

2019-02-24郭大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学类使用者交叉

程 悦,吕 佳,答 嵘,郭大刚,韩 蓓

(西安交通大学:A.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B.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61;C.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学科交叉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它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中强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近年来我国各大著名高校陆续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实体,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正在全力推进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其秉持交叉、共享、开放的理念,融合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23个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中凸显优势。

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不仅是高校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也是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的主要阵地。高校实验室一般分为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也有教学科研两用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是指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以科研活动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不但承担本学科的科研任务、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会面向本科生提供各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课题、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本科毕业设计、大学生开放实验课题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目前伴随着高校提倡和推广的资源开放和平台共享体系建设,在相关专业实验室的使用和安全管理上陆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1]。

1 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征

医学科研实验室具有一整套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和准入制度,由于实验室的开放包容特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学生人员流动性大、组成复杂,对实验室的相关设备操作和运转流程、生物安全知识及防护措施等了解程度不一[2]。针对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多数实验室采用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进入人员实验室前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准入;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剩、废、耗全过程的计量、记录和监控;配备实验室防护用具;开设生物安全课程,开展生物安全专题讲座及安全演习实践;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3-5]。

高校实验室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因素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仪器设备安全、实验动物安全、水电安全、辐射安全,一项对95个高校实验室不安全事件的分析显示,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和用电安全所占比例较高,是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6]。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医学专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和用电安全这三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类实验室的管理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7]。

2 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用叙事医学的可行性

叙事医学是2001年由美国教授丽塔.卡伦提出,将文学与医学关联,借助文学叙述能力力求对医学实践产生积极影响[8]。疾病的叙事化体现在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将生物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使疾病得到阐释而产生意义。在应用叙事医学的过程中,患者的故事和医生的故事都被寻找和关注,通过书写平行病历,医生有机会倾听患者的叙事、想象患者的处境及心理、理解患者的选择和决定。目前叙事医学在高等医学教育的多个学科、不同教学阶段中均有应用,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精细阅读(close reading)和反思性写作(reflective writing),目的包括训练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塑造人文技术兼顾的决策能力等[9-10]。医学生从阅读和写作中受到启发,对于各个学科中症状前检测、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制定有了新的认识,加深医学生未来作为诊断者和治疗者角色的理解。

叙事医学的原则和价值理念对于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优化有着重大的启发: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问题的差异引起的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需求差异是否得到满足?为什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随处可见却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是否有效地被实验室管理人员传递并被学生接受和执行?实验室操作规范的执行是否需要随着医学类专业实验室不断融合工科因子,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及其实验室的使用需求,并在管理上有所更新?

3 叙事医学视角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探讨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和安全管理体系,对促进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教学科研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将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从叙事医学视角,初步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医学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优化策略。

3.1 提升管理者叙事能力,感知使用者实验安全需求

科研实验室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类型的实验和更长的实验室开放时间。一方面,实验室使用者具有多学科背景,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但同时意味着使用者可能存在生物安全意识不强,防护手段不全面,比如忽视六步洗手法、生物安全警示标签等作用,片面追求实验效率,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过度自我防护,但未能注意区分污染区和非污染区,比如戴手套接触所有实验用品和材料后,不卸手套使用公用电脑、开关实验室的门、触摸电梯按钮等等,将他人暴露于潜在危害之中。由于医学相关实验的生物连续性和标准化操作的特点,例如细胞培养、免疫操作、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及干预、病原生物培养及其不间断操作等,实验室使用者有日间、夜间和节假日使用需求。因此,要使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题组的研究生、本科生都能够在医学科研实验平台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除了规范、系统的日常安全教育之外,按照感知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使用者的实验安全需求,学生来源实行精准实验室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

叙事医学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叙事和书写平行病历,可以促进医生对患者的理解和感同身受,在治疗过程中更有的放矢地采取有利于患者的策略。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者可以借助叙事医学视角,通过回顾历次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叙述实验室使用者产生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促进管理者对实验室使用人员即不同专业学生多层次多水平的实验安全需求。在实验室管理中,将一板一眼的安全操作规范与每日使用实验室的人员富有个性和活力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实验安全意义具有更深厚的感染力和执行效果。

3.2 培训和准入制度中引入精细阅读和反思写作

在感知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使用者的实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来源实行精准实验室安全教育,除了通用、常规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建议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验室使用者开展案例精细阅读及反思性写作。精细阅读的案例可以包括因违反相关安全条例所致的重大实验室事故和实验室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各类不规范操作。后者虽然未至严重后果,但其发生频率高于前者,不容忽视。比如不规范执行环境防护,如未能分类处理医疗垃圾和生物垃圾,不规范存放处置废液、生物废弃物和生物活性废弃物,未掌握不同生物安全区域的穿戴要求;缺乏恰当自我防护,如未能严格执行实验室的清洁消毒程序、未正确区分实验室的生物制品/生物相关材料的污染区和非污染区等。精细阅读可以培养实验室使用者叙事理解的能力,突出案例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违规操作,以及可能存在的未扩大损害的积极因素,感知自身及实验室同伴日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微型”不规范操作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从正反两方面促进实验室使用者对安全操作规范的正确理解,从重大安全事件及安全隐患两个层面加深和强化“安全无小事”的概念。反思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手段。应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核呈常态化,在日常的培训中,简单重复学习实验安全规范的条目,非常容易引起 “思维疲劳”,反思写作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手段,从错误的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等案例中深刻解读实验室安全规定,有利于规范深入人心。

3.3 提升指导教师叙事能力,促进师生沟通

实验室安全是研究创新的保障之一,因此指导教师的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与研究创新能力同等重要。提升指导教师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叙事能力,感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促进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助于落实指导教师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相对于主要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够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实验室意外事故发生,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说明和安全指导,在实验室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反应[11]。

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在研究的某些阶段涉及医学科研实验室的使用,甚至某些特殊仪器、设备或实验平台只使用一次,部分学生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实验。部分教师对其实验室的安全意识、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为本实验室的使用者和直接管理人,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或未调动学生的安全防护积极性,或对实验室安全指导方面责任意识薄弱,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可能只是挂在墙上而已,因此很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低年级医学类本科生、交叉合作培养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讲,导师/合作导师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初进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较高,但是人的行为容易受到周围大环境影响,如果所在实验室的导师不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氛围淡漠,学生很难树立良好严谨的实验安全态度,容易因为“不良习惯”或“侥幸心理”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提升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叙事能力,提升实验室安全氛围,对于所指导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医工结合”是“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科技创新和学科内涵拓展上有很大的优势。实验室的高效、安全、系统运行是“医工结合”开放共享实验室资源的保障,叙事医学的原则和价值理念对于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优化有着重大的启发。在现今的“医工结合、学科交叉”发展过程中,识别学科差异引起的学生对于安全认知需求的差异,不仅树立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实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以思维的训练过程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导入,打破课本原有的结构,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应用场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医学类使用者交叉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抓拍神器
连数
连一连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