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23孙婷张雪王明月谢明
孙婷 张雪 王明月 谢明
[摘要]文章着重分析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优化专业特色建设和输送高素质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1167
1前言
随着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的应用型人才日渐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而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更应结合自身医药资源,紧贴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需要的,以兼具“医药学知识”和“市场营销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显著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据此,笔者结合对双创教育的实践探索,深入分析了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与借鉴。
2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含公共课程、管理类基础课程、医药类基础课程和管理类专业课四大模块。这种课程设置强调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创新创业类课程本身占比微弱,且由于课程偏重理论教学以及医药类课程的加入使学生实践训练课时及双创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即便一些高校开设了双创类课程,也通常存在内容形式单一、数量有限等问题,双创教育未能系统展开,医药类高校缺少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欠缺,未形成平台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知识的学习会加速创新技能的提升,而创新技能的进步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完善。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应该是学生的必备技能。但医药类高校普遍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无法为学生提供训练和提高双创实战能力的环境和平台体系,无条件落实其创业的创意及想法。另外,“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缺少有效指导与帮助,学生的双创能力得不到切实的转化和提升。
(3)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力度不足。由于市场营销专业非医药类高校主流学科,学校对专业发展重视不足,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较为薄弱,与项目开展相关的政策鼓励、资金支持较为缺乏,提供支持的项目数量和种类有限,这些与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成败具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影响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性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循环往复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显著。
(4)实践教学体系仍需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是双创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尤其对于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营销专业,更需要有机融合课内外教学,但很多医药类高校实施效果不尽良好。[1]目前其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为实验室模拟操作模式和集中实践教学模式。前者存在案例陈旧、内容固定、训练层次单一等问题;后者虽集中时间,进驻企业实地调查、参观学习或短期实习,但往往存在调查流于形式、短期学习不够深入、对口实践教学基地匮乏、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致使实践教学质量较低,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亟待建立一个长期培养、由浅入深的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3医药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对策
(1)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首先应体现在双創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上。医药类高校应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结构调整,适当缩减理论课时,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务等专项课程,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比重。深入挖掘已有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与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使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双创能力培养,建立灵活融入专业课程的、贯穿始终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
(2)丰富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完善双创平台体系。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丰富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师资方面,定期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双创项目给予针对性辅导,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成果转化率。此外,通过多平台建设,实现多层次双创能力培养。其多层次性体现如下,一是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室,实现对学生创业意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双创训练类实践平台;二是整合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形成较完备的竞赛体系,以赛促训,形成双创竞赛类实践平台;三是积极争取相关企业支持,让学生进入相应的岗位实践学习,观摩体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2],形成创业体验类实践平台;四是医药类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创业园区、联盟或者孵化基地,可为新创项目提供技术、资金、政策、融资、法律、税务、财务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创业孵化类实践平台。构建多层次双创平台体系,最大限度地使双创教学资源惠及全校师生。
(3)多途径加大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力度。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其一,高校完善双创项目相关政策。调整学分制度,将双创项目纳入学分体系,可折抵选修课学分,积极鼓励学生自发参与项目;改革教师考评制度,将教师指导双创项目数量或成绩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指标之一,提高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其二,高校设立双创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待开发和已成型双创项目的运营与发展,对成绩优异的双创团队,提供社会对接平台,促进市场转化,积蓄创业能力。
(4)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3]立体化即指融合了校内外资源与平台的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层次与方法的丰富和完善。而开放式则体现在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与动态更新上。该体系需要在大学不同阶段设置匹配专业课程、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在大学前两年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设立包括医药类知识初识、文献检索能力培养、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商务推销与谈判技巧实训等内容的基础与专项实践环节;大三专业能力提升阶段设立包括市场调查实训、网络营销实训、营销策划、学科竞赛等内容的综合实践环节;大四专业能力整合阶段设立包括企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项目模拟、毕业论文与设计等内容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综上所述,形成有机衔接、贯穿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双创能力的稳步递增。
医药类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迅猛进展,对推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双创人才培养的不断改革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张艳.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4):66-70
[2]庆艳华.中医药院校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8(3):1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