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视阈下佛教题材戏曲研究述评

2019-02-22孙向锋

歌海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文化传播

[摘    要]古人对佛教题材戏曲的评价普遍较低,对其关注也相对较少。改革开放后,宗教学、民俗学与戏曲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逐渐发展并成为热点。佛教题材戏曲在艺术上虽然与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相比尚存差距,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正是这种由半俗半雅的语言风格、充满宗教热情的简单故事、承载布道责任的剧中角色构成的戏剧才是佛教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在这一全新的视阈下,对佛教题材戏曲的价值也需要重新判断。

[关键词]古代戏曲;佛教剧;文化传播;研究述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广泛的传播。除了在哲学层面对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外,佛教还渗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重要的佛教神祇几乎家喻户晓;佛教的主要观念与修行方法几乎妇孺皆知;佛教神职人员与信徒也为普通民众所习见;而节日、喜庆、丧葬等中国人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中,几乎也都能看到佛教的身影。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的表现对象是社会生活。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历来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戏曲更不例外。以刻画佛教人物、讲述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在戏曲诞生之初就已出现,而且早在元、明时期就被研究者所注意,甚至将其作为单独的类目列出。然而无论是在以“曲学”还是“剧学”为侧重点的戏曲理论研究中,古人对佛教题材戏曲的评价普遍较低,对其关注也相对较少。改革开放后,宗教学、民俗学与戏曲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逐渐发展并成为热点,在宗教题材的戏曲研究方面,道教戏以“八仙戏”“仙凡爱情戏”“驱邪除魔戏”等为研究热点,佛教题材的戏曲研究则以“目连戏”研究为最热,其他如“西游戏”“观音戏”等也出现不少研究成果。鉴于对佛教题材戏曲的全面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而旁涉戏曲与佛教的相关成果又难以胜数,因此,本论文将从佛教与戏曲关系研究、佛教题材戏曲个案研究及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研究三个层面对此类戏曲的研究现状作回顾与反思。

一、佛教与戏曲关系研究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体现在哲学和思想层面,也适用于文学和艺术,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和文学批评等各个领域,而且贯穿于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戏曲的受众主要是城乡民众,这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土壤,因此,佛教与戏曲发生关系,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回顾20世纪的学术史,我们会发现,以佛教与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学的关系作为对象的学术研究起步很早。20世纪前期,梁启超、胡适、谢无量、陈寅恪、汤用彤等人筚路蓝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他们的许多论著已经成为学术经典,至今给我们启发和教益。如,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论及韵、散结合的曲体生成机制时指出:“最可能的解释,是这种新文体是随了佛教文学的翻译而输入的。重要的佛教经典,往往是韵文散文联合起来组织成功的;像‘南典里的《本生经》(Jataka),著名的圣勇(Aryasura)的《本生寰论》(Jataka-mala)都是用韵散二体组合成功的,其他各经,用此体者也极多,佛教经典的翻译日多,此文体便为我们的文人学士们耳濡目染,不期然而然的会拟仿起来。”①卢前的《中国戏曲所受印度文学及佛教之影响》②通过将梵剧与中国戏曲比较,认为中国戏曲的“形式与法则”受印度影响,其中第三节列举了《劝善金科》《归元镜》《弥勒记》和《茯苓山》涵芬楼抄本中的四种戏曲作为佛教影响中国戏曲题材的例证。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类研究一直处于消沉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佛教与戏曲关系研究渐成学术热点,国内陆续出版和翻译了几部探讨中国宗教和戏曲关系的专著和论文,如郭英德《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日本学者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教与戏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这些论著都从宏观层面把握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其中自然也涉及佛教与戏剧艺术的相互影响。此外,系统研究佛教与戏曲关系的专著有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该书用文献考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戏曲形态与佛教的若干内在关系,但并未涉及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陈洪的论文《元杂剧与佛教》(《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對元杂剧中涉及佛教的剧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并系统论述了元杂剧与佛教的关系。胡国峰《浅论佛教传入对中国戏曲的影响》(《南腔北调》2009年第9期)认为佛教的传入直接影响了中国戏曲的成熟定型,并因其世俗性和大众性特质对民族审美与接受心理之文化积淀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欧仁《试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产生于民间,而佛教要想立足和发展,必须面向世俗、面向民众。佛教以戏剧作为载体,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播,一方面把佛教带进了民众的家庭;另一方面,佛教与戏剧的结合,无形中也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此外,研究佛教和戏曲关系的论文较多,如徐振贵《佛教对戏曲艺术形式的影响》(《上海戏剧》1996年第4期),张婷婷、王宁邦《元代杂剧艺术与禅宗文化精神》(《佛教文化》2010年第4期),方敏《一代文学中的幽情别趣——元杂剧中的佛教影响初探》(《求是学刊》1991年第2期),王学利《试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影响》(《广东佛教》2000年第4期)及《佛教和中国戏曲》(《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等,亦各有所得。

二、佛教题材戏曲个案研究

佛教题材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个重要类型,古代的戏曲理论家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元人夏庭芝在《青楼集志》中把元杂剧分为“驾头、闺怨、鸨儿、花旦、披秉、破衫儿、绿林、公吏、神仙道化、家长里短之类”③,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中把元杂剧分为十二大类,其中“十二曰神头鬼面”注明“即神佛杂剧”④。近代研究者如郑振铎先生将此类剧作归入“宗教剧”,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指出,《目连救母》《一文钱》《玉钗记》《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等都是“宗教剧”或“伟大的宗教剧”剧目⑤。马焯荣于1999年至2002年在《艺海》上连续发表了《元戏中的宗教剧》及其“续”、《明戏中的宗教剧》及其“续”、《清戏中的宗教剧》及其“续”6篇文章,将各时期的“宗教剧”分为“儒教伦理剧”“史话——神话剧”“佛道神话剧”三种,并分别加以论述。且不论其分类是否合理,这种研究本身应该看做对宗教剧研究的有益尝试。由于学界对中国戏曲中是否存在“宗教剧”尚存争议,郑传寅在《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中对涉及宗教题材的戏曲进行梳理后,进一步提出“古典戏曲中有宗教剧的判断是有充分依据,能经受得住检验的,因此,把中国古代的宗教剧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进行研究具有合理性”。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研究宗教与戏曲关系或以宗教题材戏曲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如毛小雨《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仙道化剧”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博士论文)以及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侧重于对“神仙道化剧”或道教“神仙剧”的个案研究;郭迎晖《明代中后期宗教题材剧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将明代中后期(嘉靖至崇祯)的宗教题材剧分为佛道度脱剧和僧尼道世俗风情剧,分析其故事原型和叙事模式;唐昱《元杂剧宗教人物论》(武汉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从元杂剧中的宗教人物形象入手,考其流变,探讨其文化内涵。宋寒冰《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选取20种元杂剧剧目和9个佛教母题进行比较研究。这些论文都从一个方面或一段时期对佛教题材戏曲有所涉及。

对佛教题材戏曲的相关研究多半集中在单独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或对某一类型佛教题材戏曲的论述,此类论著如周秋良《观音本生故事戏论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张净秋《清代西游戏考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谭伟《庞居士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相关章节,论文如赵建新《〈海潮音〉小识——敬与〈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作者庄一拂先生商榷》[《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毛小雨《〈西游记〉杂剧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吴建国、傅湘龙《〈鱼儿佛〉的佛学意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马华祥《论〈钵中莲〉的人物设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赵杏根《元初山西佛教剧二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等,不一而足。在个案研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是对目连戏的研究。由于目连戏在其流传过程中,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戏剧、宗教、民俗,包容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并与各地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目连戏不同于传统戏曲的鲜明特征开始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并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大陆举办了多次国际性的目连戏研讨会,各地研究机构也纷纷以地方目连戏为着眼点,出版目连戏研究专辑,不少以目连戏为研究对象的原创性论著和论文也大量发表。这些研究或从微观出发,如对目连戏的作者、版本、思想内涵、角色形象的研究;或从宏观把握,如对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民俗、宗教的研究;或纵向探索,如对其情节流变、演出形式、音乐结构形成的研究;或横向比较,如目连戏与傩戏、目连戏与外国宗教戏剧的比较研究等,包罗了目连戏研究的诸多方面。

除对佛教题材剧的个案研究,类型化研究也是重点之一。仅以“度人成佛”为主题的“度脱剧”研究为例,就有杨毅《佛道“转世”、“谪世”观念对元代度脱剧结构模式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沈敏《元明“度脱剧”异同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郭迎晖《明中后期佛道度脱剧的创作特点》[《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等。此外,还有一种以佛教宗派为分类模式的类型研究,如研究所谓“禅宗剧”的有黎羌《中国禅宗戏剧的缘起与佛教图文的东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第 2期]等。

三、 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传播关系研究

关注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目连戏研究方面。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二章“宗教、民俗的载体”和第四章“超迈千古的艺术魅力”分别从目连戏演出的宗教目的、宗教内容、风俗性以及佛教音乐的传播等方面对目连戏与佛教文化传播的关系进行了闡释。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巴蜀书社1997年版)将目光投向目连戏在民间的演出与传播,通过大量田野调查资料,构建了目连戏在民间生成、演进的全过程,并揭示了目连戏对宝卷、弹词、小说等其他文艺形式的影响。凌翼云《目连戏与佛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六章“各地的目连戏”、第七章“目连戏的人情味”、第十章“目连戏与民俗”分别从目连戏的传播地域、佛教戒律与世俗精神的关系、民俗传播方式进行了解读。戴云《劝善金科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详细揭示了清代目连戏《劝善金科》对宫廷演剧以及京剧、影戏、鼓词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真正从整体角度对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关系开展研究的,是郑传寅的《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在下编“古典戏曲与东方宗教”部分,对元明清三代现存的佛、道及混合题材剧进行了细读和分析,阐述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其中既有整体观照,也不乏个案研究,兼顾了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结合。

在学位与期刊论文方面,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元杂剧宗教精神的全面解读》(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从主题、形象和关目入手,对元杂剧中蕴含的宗教精神进行了全面研究;韩文慧《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从西域戏的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入手,分析佛教因素在其生成过程中的作用;田光烈《中国佛教戏曲文化》(《佛学研究》2000年第9期)剖析了一些在民间流传的地方剧本,对他们与佛教的关系作了解说,论述了佛教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价值与魅力。另外还有少量硕士论文,如徐蓓蓓《明清戏曲中出家人形象的世俗化趋向及其历史文化意义》(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刘芳君《江西地域文化中的目连戏研究》(南昌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等;或单篇论文,如杨蕴琪、何英英《明传奇中的吴地佛教文化——以沈璟和梁辰鱼的戏曲为例》(《语文学刊》2016年第4期)等涉及到相关内容。

总的来看,着眼于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传播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多为研究其他论题时兼带论及,相关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结语

佛教题材戏曲是研究中国戏曲乃至中国文学与佛教关系的直接样本,是研究汉传佛教文化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全面梳理和解读佛教题材戏曲具有重要价值。佛教题材戏曲的出现与繁荣,与其历史时代、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联系。佛教禅宗对中国文人的思想和心理影响尤为显著。文人创作的佛教题材剧作,多以出世、写心为主旨,研究佛教题材戏曲,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古代戏曲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心态。此外,佛教题材戏曲大量摄入佛教意象,着力刻画佛教人物形象,明显张扬佛教精神,开展佛教题材戏曲研究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很有帮助。

虽然近二十年来对佛教题材戏曲及佛教与戏曲关系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但继续开掘的余地仍然不小,笔者认为研究现状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对佛教题材戏曲的系统研究和整体研究仍显薄弱。佛教题材戏曲由于数量异常庞大,内容博大精深,加之多数未经整理的影印古籍不易识读,佛教理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艰深难懂,因此一直是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戏曲研究发展到今天,大多数研究领域都已被涉猎、开拓,部分研究方向甚至成为“显学”,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力。佛教题材戏曲的研究如果不出现突破性的成果,将会使得戏曲研究的版图显得更加不平衡。

二是对佛教文化的研究中常常出现佛教题材戏曲的缺位现象。我们在研读诸多研究佛教文化的专著时,时常看到这种现象:即一涉及佛教题材戏曲就常常出现模糊、含混甚至错误的论述,就是在这一领域长期缺乏专题、系统的研究成果所导致。这种缺位,也导致了对佛教文化的认知,尤其是在其传播与接受环节的认知出现偏差。因此,加强佛教题材戏曲研究对研究佛教文化刻不容缓。

三是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用力不均的现象。在个案研究方面,对少数热门题材,如“目连戏”“观音戏”“西游戏”研究较多,有不少剧作仍然鲜有人问津。在整体研究方面,元杂剧由于文献的整理比较充分,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明清戏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对佛教题材戏曲开展系统研究,尤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挖掘其中蕴含的佛教精神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拓宽古代戏曲研究的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佛教题材戏曲固然是研究中国文学与佛教关系的直接样本,是研究汉传佛教文化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但以往对其研究之所以显得沉寂,与前贤对其文学和文化价值的判断不无关系。毋庸讳言,佛教题材戏曲往往在曲辞的骈俪典雅、故事的新奇曲折、结构的宏大完整、人物的性格面貌等方面与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相比尚存不小差距,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正是这种由半俗半雅的语言风格、充满宗教热情的简单故事、承载布道责任的剧中角色构成的戏剧才是佛教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站在这一全新的角度,我们对佛教题材戏曲的价值也要重新判断。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从文化传播视阈对佛教题材戏曲开展研究,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环境,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必要手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曼涛.佛教与中国文学[M].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2]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朱恒夫.目连戏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 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7.

[5] 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合肥:黄山书社,2005.

[6] 戴云.劝善金科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孙向锋,文学博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传播视阈下的古代佛教题材戏曲研究”(15YJCZH152)阶段性成果。

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8页。

②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③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版,第469页。

④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版,第469页。

⑤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50頁、906页、882页。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文化传播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