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2-22张明庆肖广英
张明庆 肖广英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学校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最被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也正是如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开展都不仅仅是为了对这一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传授,而是要通过对这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是一项复杂性的教学任务,其中涵盖着非常多的内容,例如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数据分析意识、空间观念、数感、运算能力、几何观念、推理能力以及符号意识等众多方面,因此,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具备运用数学思维对社会进行观察和认识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意识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能够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所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新课程标准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做为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1]。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因此教和学都会严重受到教材的局限,没有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就会严重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素养。目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为了培养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2]。
例如,当老师为学生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假设两年前你们的数学老师已经四十岁了,现在我们知道数学老师有一个儿子,数学老师的年纪正好是儿子年纪的倍数,并且这个倍数不会超过六,现在要问大家数学老师的儿子今年可能是几岁?”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可以达到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乘法运算的知识,并且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从乘法运算过渡到除法运算,这样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老师是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進行的举例分析,并没有单纯的运用理论性假设,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实践运用和理论学习的联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学习效率[3]。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进步。老师在对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不应该沿用传统的固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受到局限,应该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要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4]。
例如,任课老师在为学生开展《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都最熟悉的雪糕棒进行游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雪糕棒摆放的引导,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雪糕棒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学科的魅力
大家普遍认为数学就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固式化学科,其实并非如此,数学作为一门教学与阶段的基础学科自身也具有一定独特性的魅力,这就是数学学科的美。数学学科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创造性艺术。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为学生揭示数学学科的魅力,只有任课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美学的启迪,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5]。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或多或少的将课本之外的事物引入到知识讲解中,运用浅显易懂语言,为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老师在为学生开展《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材内容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十一个草莓让一个学生将这些草莓平均分给三个同学会怎么样?平均分给五个同学会怎么样?平均分给十个同学呢?……用这种学生都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数学知识将他们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对自身的用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方面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涵盖着学习的自主发展、学生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的社会参与这几个方面,共包含六大素养,即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实践创新、健康生活、学会学习。随着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传授,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承载更多的教学意义,也没有办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方面的培养[6]。现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想要承担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任,就一定要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课堂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对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共同完成一个数学题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合作意识。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小老师”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轮流到讲台上担任“小老师”为其他学生讲解一道数学题目,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一活动不适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7]。只有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才可以让数学教学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这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学生应该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通过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核心素养。老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结合,为学生创造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条件,鼓励学生放手大胆的参与到各种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小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习乐趣,从真正意义上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凤玉.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2017,(02):00271-00271.
[2]蒋月秀.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7,(30):109-110.
[3]龚晓琼.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8,(20):78-78.
[4]張晓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赢未来,2017,(21):0093-0093.
[5]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6,(21):3-5.
[6]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52-153.
[7]向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成功:中下,2017,(17):00159-00159.
(作者单位:[1]张明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田黄镇西罗小学;[2]肖广英,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田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