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增强批判性
2019-02-22赵传海
赵 传 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凸显思政课的建设性,立德树人,成效显著。然而,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高校思政课却弱化了批判性,消损了批判能力,影响了教育效果。针对思政课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开好高校思政课,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坚持建设性,进行正面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要坚持批判性,进行反面教育,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守正创新,走好人生路,共筑中国梦。
一、坚持批判性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导引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性。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高校思政课的光荣使命,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仅应该总结经验,弘扬传统,加强建设性,而且应该吸取教训,开创新路,增强批判性。这是高校思政课内在规定和外在冲击所决定的教育大格局,是高校思政课之所以坚持长期开设并与时俱进建设的必然理由和应有之义。
坚持批判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精神品质,更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和超越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从前到后都充满了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建设,在解构中建构,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崇拜任何东西,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具有强烈的批判热情、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和无与伦比的现实感。”[1]59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2]341无论是列宁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使用批判武器,无不彰显批判精神,勇于直面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果断亮剑,与时俱进,解构与建构并重,进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坚持批判性,既是人们探求真理的基本路径,亦是坚持真理的重要方法。凡事不破不立,凡理不辩不明,从人类文明进步历史来看,任何一项重大发现发明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智慧和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对中世纪地心说的批判,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出现;如果没有对近代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就不会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如果没有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批判,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出现;如果没有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批判,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就是不断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艰难历史,在批判中建设,在探索中前进,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受到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言论的诘难和挑战,马克思主义者总是“不忘初心”,积极应战,奋起反击,批判各种机会主义谬论,揭露各种反动论调本质,从而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就没有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和传播;如果没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批判,就没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如果没有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就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批判是人们接近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重要方法和基本路径,也是坚持真理和遵循真理的重要表现和基本要求。
坚持批判性,既是坚守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亦是捍卫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98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始终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既有政治斗争,也有思想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利益追求的多元性、政治诉求的差异性、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且将长期延续。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亚意识形态,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有资本主义的亚意识形态;有先进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有落后的亚意识形态。当历史车轮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依然受到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挑战和干扰。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国香港乱象,就是物质较量和精神较量的显性表现,既有利益争夺,也有意识形态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有批判才能有“正名”,有斗争才能有坚持。曾几何时,有些党员干部丢掉了批判的武器,对流行的错误观点和思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危害极大。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变迁与中外密切交往的时空中,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风云激荡,争论不休,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坚持批判性,既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原则,亦是思政课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高校一直都是各种势力争夺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处在“拔节孕穗期”,极容易出现“导之东向东、导之西向西”的局面和结果。当前,高校思政课之所以开设和坚持,最根本、最主要的缘由就在于这些课程祛邪扶正、守正创新,传道解惑、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种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要想完成使命、达到目的,就必须坚持建设原则和批判原则并重,双管齐下,在批判中建设,在建设中批判。否则,如果只有建设没有批判,那么就不能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区分美丑、体察善恶;如果只有批判没有建设,那么就不能帮助大学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共同信念、恪守人间正道。高校思政课要想把真善美的良种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田,同时也就必须把假恶丑的稗子剔除出大学生的心田。
二、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利益集团互相竞争与共生,明争暗斗,各种思想观念互相激荡与互鉴,利益冲突、思想斗争,持续不断越演越烈,开设和加强高校思政课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就必须面向复杂的现实存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勇于亮剑,敢于针砭,在多领域多层面开展多维度的斗争与守护,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后,就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自觉开展思想斗争,批判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想和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保持着高度警惕和高度警觉,展开了同敌对反动思想的斗争和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既“反对党外的反动思想”,又“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4]827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号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精神污染”,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他还指出:“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也要批判右的错误思想。”[5]37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坚持“洋为中用”方针,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我们要有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历史定力,坚决批判各种各样的错误观点。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然而却有一些所谓的理论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抹黑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曲解改革方向,妄图阻挡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方针,但是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鼓吹宪政主义,妄图将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打着宪政旗号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但是却有一些口蜜腹剑者叫嚣实行多党制观点,妄图让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轮流坐庄”。在国际上,有“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妄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消解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还有“中国威胁论”,孤立中国,妄图围堵中国和阻止中国发展;也有“历史终结论”,颂扬资本主义,妄图否定历史发展规律;亦有“文明冲突论”,挑起民族争端,妄图掩盖国际剥削的本质。诸如此类混淆视听的错误观点,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高校思政课务必勇于面对,主动回击,见招拆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一般而言,思潮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中被众多人接受并反映一定群体社会政治愿望的思想潮流。在这些思想潮流中,有积极的正能量,也有消极的负能量,许多人没有明确认识到利害却又裹挟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法国学者勒庞认为,思想的社会影响与它是否包含真理无关,一种思想观念一旦被社会接纳,就会形成巨大的群体力量,燃烧成熊熊烈火。“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总是呈现出非常简单和夸张的双重特征。”[6]32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导致一群人不会怀疑也不知事情的不确定性,对于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加速调整,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利益、思想、观念、制度、模式等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格局,彼此之间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思潮更是风云激荡,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存在,正确的和错误的互相较劲。历史虚无主义妄图斩断中华文化的根基,现代民粹主义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极端民族主义妄图分裂中华民族团结,新自由主义妄图肢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极端享乐主义妄图消解中国人民斗志,“哈韩”“精日”暗流妄图掀起崇洋媚外波涛,“崇欧”“恐美”烟幕妄图弥漫中国蔚蓝天空。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头脑清醒,坚决批判,正本清源。
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腐朽观念。多数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充满问题并孕育着冲突的过程。”[7]16世界上任何人类文明,都在人类历史上闪烁过光芒,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过重要贡献,都对当今社会持续发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文明进步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陈腐观念,成为“过时”或“负面”的思想文化元素。马克思主义曾强调:“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古与今、旧与新的思想观念交织叠加在一起,既有优秀文化基因,也有陈腐思想观念,诸如社会关系中男尊女卑、上贵下贱观念,人事任用中论资排辈、先来后到观念,社会生活中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观念,政治生活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如此等等,犹如尘埃飞扬、毒气弥漫,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的健康肌体和中国人民的纯洁心灵。尘不扫不去,脸不洗不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高校思政课务必要立足社会现实,盯着文明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把握历史大势,弘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批判陈腐观念,宣传先进理念,帮助大学生成为奋发有为的时代青年。
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丑恶现象。邓小平曾经指出:“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8]379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美丑交错的复合体,丑恶现象在众多领域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侵蚀着社会的健康肌体和人们的美好心灵。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黄赌毒泛滥,低级趣味蔓延,时刻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和灵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互联网日益便利人们交往沟通的同时,也日益成为正能量和负能量较量的舆论场,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一些人以丑为美,低俗媚俗,趋炎附势,世界观偏向,人生观失衡,价值观扭曲,演绎出各种各样的人间闹剧。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丑恶现象,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坚决阻断其滋生蔓延,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免疫力,自觉远离黄赌毒和低级趣味,努力做情趣高尚的时代新人。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提出,“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批评的武器”[5]391。一部分青年对社会的某些现状不满,这不奇怪也不可怕,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导,不好好引导就会害了他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思想文化战线的批判与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邓小平的坚定立场和深邃见解,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思考和认真汲取,需要高校思政课勇于斗争和争取,敢于担当和善于坚守。
三、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批判能力
批判是意识形态守正创新的重要法宝,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固阶梯。如果没有批判,那么就没有破除和解构,也就没有创新和建构,同样也就没有坚持和守护。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铸魂育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批判性,关键在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批判能力。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错误言行,不敢批判、不愿批判、不会批判,说到底就是因为其批判能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9]175高校思政课教师务必承担使命,树牢批判的意识,鼓起批判的勇气,掌握批判的理论,修炼批判的技巧,增强批判的能力,加强批判的实践,提高批判的实效,为立德树人作出贡献。
一要弘扬批判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地开展了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批判,形成和树立了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在党内,中国共产党注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革命,古田会议适时纠正了党内出现的极端民主化、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延安整风运动破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实现了党的思想统一。这是值得弘扬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其实,批判精神本来就是现代大学普遍应有的“大学精神”,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昔日清华大学陈寅恪主张,大学要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求真理,弘扬正义,守正辟邪,创新发展。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建设意识”普遍较强,“批判精神”相对较弱,重授业、轻传道,重建构、轻解构,重立新、轻除旧,对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有所改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进一步养成批判意识,有批判的自觉;进一步鼓足批判勇气,有亮剑的斗志;进一步树立弘道精神,有守道的毅力。
二要提升批判本领。高校思政课是典型的“有理说理”课程,而“有理说理”的主体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恢复到扩招,在校大学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备不足,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有些教师初上讲台,理论水平、社会经验、教学技巧等教育教学能力准备不够充分,存在着“能力恐慌”的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师务必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涵养判断是非的敏锐性,夯实专业学术理论功底,掌握传道解惑方法,有本领、有担当。宋代欧阳修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似信非信、似懂非懂,那么,“以其昏昏”怎么能够“使人昭昭”?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心中有“太阳”,又要手中有“利剑”。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了批判的自觉意识、扎实功底、高超技巧,就有了进行彻底批判的正气和底气,防止大学生误入歧途,引导大学生步入人生正道。
三要力行批判实践。宋代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力戒“光说不练假把式”做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刀真枪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的批判实践,主要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途径,有理有据、能说会道,开展真批判、深批判,做到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关键要击中要害,从学理上解析“错误”之谬,从实践上揭露“错误”之害,收到批判的实效。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批判的针对性、深刻性、道义性和人文性。针对性,就是要针对具体的错误言行,有的放矢、直击要害;深刻性,就是要根据科学原理,有理有据地剖析错误言行,由表及里、入木三分;道义性,就是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压制错误言行,彰显道义的力量;人文性,就是要有“仁者爱人”的浓郁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和民族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对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批判,就是对正确理想信念的坚守;对负能量的消解,就是对正能量的护佑。高校思政课要切忌变成简单的“政治宣教”,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忌扮演单纯的“传教角色”,而要辨事理、遵国法、讲人情,融会贯通,综合施策,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批判的实效性,切实帮助大学生筑牢正确的理想信念,摆正人生航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净化社会风气,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当然,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批判性,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性为前提和归宿的,如果没有建设的努力,那么批判将变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思想混乱,使大学生无所适从,误入歧途。曾几何时,马克思主义在某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中“失声”,使马克思主义失去话语权,既反映了建设性不够,也反映了批判性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面对复杂的世界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如果说坚持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性是“恪守正道”,那么,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批判性就是“阻断邪路”,愿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够重拾批判的武器,以“伟大斗争”的时代精神,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