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纳教育背景下陪读人员的实践反思
——基于自闭症学生陪读个案

2019-02-22拓小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纳随班自闭症

杨 银 拓小娟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一、问题提出

全纳教育自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倡导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安置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倡导和鼓励下,随班就读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全纳教育的主体形式。而后,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可见,在全纳教育的热潮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下,自闭症学生的全纳教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安置形式,全纳教育为自闭症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社交环境与平等的学习机会,对其学业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社交、语言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多样性以及相应的问题行为,致使随班就读教师在兼顾班级大多数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其个别化需求,给随班就读的实际教育教学造成巨大的挑战。借助适宜的辅助支持和干预策略,全纳教育中的自闭症学生能够在适应性行为、社交技能、学业等方面获得明显的进步[2]。其中,为自闭症学生的全纳教育选择一名陪读人员进行辅助,能够有效缓解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自身个体需求与班级教师难以提供充足的辅助之间的矛盾。本文对陪读人员在全纳教育中的价值进行剖析,结合笔者本人在一所全纳小学担任一名自闭症学生陪读人员的实践经历,分析陪读过程中陪读人员自身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其陪读效能提升策略,以促进自闭症学生更好进行随班就读,获得适宜的学业及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二、全纳教育下陪读人员的价值探讨

陪读人员作为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解决的有效支持方式,在我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对陪读人员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过程中陪读人员在随班就读学校中充当的是特殊学生辅助教师的角色。朴永馨(1996)将辅助教师定义为从事特殊儿童辅导工作的一种专职人员[3],广义上指在课堂中及课后辅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所有人员,包括学习辅导员、辅助教工、统合助手、辅助教师、父母、自愿者、同辈等[4]。与普通学生相比,特殊学生在语言、情绪、行为、社交等各方面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给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教学、同伴接纳以及自身全纳教育质量造成困扰。因而,全纳教育中陪读人员的辅助对缓解相关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一)陪读人员有助于缓解随班就读教师压力。已有研究表明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在理解、沟通、表达等各方面难以被准确把握和认识,给随班就读的教师在普通工作开展、教育教学、课堂秩序、班级考评、学生安全等方面造成较大压力[5]。而目前我国普通学校在师生人员配置上一般采用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个教师面对若干学生,师生比例存在一定失调。在缺乏相应的人员支持情况下,教师在照顾班级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同时,难以兼顾特殊学生的个别化需求,难以应对特殊学生诸如下位、骚扰、尖叫等问题行为。结合笔者本人对自闭症学生的陪读实践,陪读人员主要在三个方面协助随班就读教师,以缓解其相关压力。一是在维护整体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干预矫正特殊学生的课堂扰乱行为,处理突发事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二是适当、适时协助教师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消减教师日常工作负荷;三是及时针对班级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情况与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交流,以增进教师对特殊学生的认识与接纳,缓解其心理压力。

(二)陪读人员有助于促进特殊学生的同伴接纳。特殊学生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因其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在语言理解与表达、社交方式、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以致同伴对其理解与接纳存在困惑。故陪读人员的介入可以加深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相互认识、了解,促进双方采用正确的态度与方式交往。一方面陪读人员可以协助、指导特殊学生正确理解普通学生的意图,进而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向普通学生解释特殊学生的不同之处,消除其对特殊学生的好奇心理,指导其与特殊学生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以培养普通学生对待特殊学生的正确态度和方式。

(三)陪读人员有助于特殊学生的成长。研究表明,具备充足的辅助和支持系统,全纳教育中的特殊学生在学业成绩、社会技能等方面能获得一定的成长和进步[6]。陪读人员作为特殊学生接受全纳教育的一种支持方式,对特殊学生在随班就读过程中的课程学习、社会互动交往等方面能够提供一定的辅助与支持。此外,陪读人员能零距离接触到特殊学生,可及时观察、记录特殊学生的一系列变化,准确把握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及重大事件,进而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以应对其实际情况。在笔者担任自闭症学生的陪读人员实践中,着重疏导自闭症学生的情绪行为,引导其人际交往,为其相应的课程学习进行个别化指导,以合理便利满足其个别化需求,使得自闭症学生在学业、社交技能、情绪行为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成长。

(四)陪读人员有助于融合教育的人际支持网络构建。良好的融合教育人际支持网络是特殊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重要保障,使得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不局限于“进得去”的层面,而是向“留得住”和“学得好”的层面转化。融合教育的实践必然涉及到诸如学校领导者、教师、家长、同伴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的主体而言,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改变了其接受教育和教育他人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进而不可避免的影响其实际行为方式。陪读人员身处特殊学生融合教育的人际网络中,对特殊学生在校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全面的、整体的把握。陪读人员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反思,将特殊学生的发展状况与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等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于及时发现特殊学生存在问题,协商干预策略,提供合理便利,制定个别化支持计划。在此过程中,陪读人员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联通了以特殊学生为中心的诸如学校领导者、教师及家长等不同主体,进而有利于融合教育的人际支持网络的稳定发展。

三、全纳教育下陪读人员辅助困境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全纳教育中的陪读人员做出相关规定,但实践中陪读模式已逐渐获得发展并呈扩展趋势。反思笔者本人在全纳小学的陪读实践经历,全纳教育下陪读人员的辅助效能并未充分展现,仍存在诸多局限。

(一)陪读经验缺乏,应变能力不足。全纳教育中的自闭症学生面临着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业等压力,因其认知与行为方式的异常而易引起他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好奇,要求全纳教育中的陪读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笔者陪读的自闭症学生因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心理弹性缺失,在受到诸如同学模仿、嘲笑、作业未按时完成等刺激时情绪易爆发,常会出现攻击身边弱小的同学,扔东西,尖叫等一系列突发情况对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正常的班级教学及学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此前并未担任过有情绪障碍自闭症学生的陪读人员,对自闭症学生的情绪行为处理缺少一定经验。一方面陪读人员在对诱发情绪障碍自闭症学生诸如攻击自己与他人、尖叫、脱裤子等问题行为的各种刺激缺少预判和把控,并未做到事前预防而导致陪读无作为;另一方面陪读人员易聚焦于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而忽略自闭症学生情绪的疏导安抚,且对突发事件的事后处理方式较为单一,应变能力不足。

(二)陪读观念较为保守,缺乏信任感。陪读并不意味着“包办”自闭症学生的生活、学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陪读过程中易陷入“学生无能”的观念误区,而忽视自闭症学生自身潜能发展的水平。笔者作为陪读人员,并未认识到“陪读是为了不陪”,以致不能充分发挥陪读人员的的支架式作用。一方面笔者作为陪读人员对自闭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辅助倾向于命令式、灌输式,只注重自闭症学生的指令接受与服从,而未留给自闭症学生充足的自我表达与展示空间。另一方面笔者为减少自闭症学生的情绪爆发,发生攻击性行为或踢打桌椅等课堂扰乱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倾向于引导自闭症学生的独处与单练,轻视自闭症学生与同伴之间小组合作学习、团队游戏等的参与互动。因此,在陪读的观念上存在消极、怀疑的倾向,对自闭症学生的融合教育缺乏自信,在不良行为的教导中倾向于采用批评、惩罚等负向策略,积极行为引导缺失,进而造成一系列陪读辅助自闭症学生顺利融合的措施脱离其最近发展区,阻碍其学业、社会技能、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三)人际沟通不到位,合力不足。陪读人员作为自闭症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助推器,不仅在自闭症学生的学业、社交技能、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扮演着支架作用,而且陪读人员联通了以自闭症学生为中心,涵盖学校管理者、科任教师、同伴、家长等不同人员的人际网络,为自闭症学生的融合教育铺设良好的人际支持体系。而在实际的陪读过程中,陪读人员在普校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天的陪读、监管,耗费极大精力,以致忽视自闭症学生的人际支持网络的联结与铺设。笔者在陪读过程中聚焦于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而在与家长、教师等不同人员之间针对自闭症学生现阶段心理与行为上的进步、存在问题以及后续发展策略调整等方面缺乏即时性与准确性的沟通。不同人员之间信息互动、沟通的封闭、延时状态滞后了自闭症学生融合教育的策略调整,合理便利缺失,合力育人促发展后劲不足,对其融合教育造成巨大的挑战。

(四)陪读技巧过于单一,弹性不足。在自闭症学生存在诸如情绪爆发、攻击性行为等各种问题行为时,陪读人员能够有效辨识引发其问题行为的情境或刺激,并采取适宜的行动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准备把握其心理变化,能有效减少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促进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人际交往。在笔者的陪读过程中,在陪读技巧上较为局限,缺乏弹性,主要表现在对自闭症学生的辅助时机的把握,辅助方式的灵活度以及辅助程度的高低等方面。例如,在辅助时机上,对引发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的刺激情境的预见性与行为处理的即时性不足。在辅助或干预的方式上,对自闭症学生课堂尖叫等行为的处理上通常采取单一的情境脱离策略、强化策略、惩罚策略,而忽视学生在认知、情感方面的综合干预、引导。在辅助的程度上,存在着因对刺激情境的辨识不足或过高审视学生能力而造成无关辅助,辅助缺失、不到位的倾向,以及忽视学生的优势、注重结果和差距以致辅助过度,学生自我实现受限的倾向。

四、全纳教育下陪读人员辅助效能自我提升策略

作为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一部分,陪读人员的存在弥补了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难以充分保障特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短板,成为全纳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人员支持力量。因此,进入全纳学校支持、辅助特殊学生的陪读人员必须具备一定资格,才能保证特殊学生所接受支持服务的切合性。作为自闭症学生的陪读人员,为提升自身的陪读辅助效能,以便更好地支持和满足自闭症学生在情绪行为问题、学业问题及人际交往问题中的个性化需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转变陪读思维观念。陪读人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对自闭症学生的认知定位影响其在实际陪读过程中对自闭症学生的行为方式。陪读人员在普校矫正自闭症学生的过激行为、塑造其正向行为,辅助学业,干预其社交技能的过程中,应建立在自闭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之上。故陪读人员在全纳学校中充当自闭症学生“脚手架”的角色,而非“监管者”和“保姆”的立场,可依据学生的阶段发展及整体发展情况保持撤出和介入的弹性。进而,陪读人员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知自闭症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突破自闭症学生“因特殊而无能或超能”的思维定势。因此,在陪读过程中,相信、尊重自闭症学生作为独立的、有发展潜能的个体,应根据自闭症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监督适度,辅助适度,敢于放手,采取多种综合策略为其创造正向行为表现的时机和环境,确保其最近发展区不断向前向好推进。

(二)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陪读人员的陪读能力水平对其“脚手架”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证明,对陪读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有助于特殊学生的发展,不仅能更加彻底、全面把握特殊学生的身心状况,更能为其干预训练提供充分的准备[6]。一方面全纳学校管理与教学方式存在因时而变的情况,另一方面自闭症学生在出现问题行为、积极行为缺失、人际交往等各种问题时,陪读人员可借助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辨识、预判,把握其内心变化进而采取适宜的干预矫正策略。因此,陪读人员应着重关注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文件,把握特殊教育发展的实时动态,以便适应全纳教育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身行为方式;二是积累强化自闭症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关注自闭症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三是积极参加特殊教育尤其是自闭症有关的实践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注重实操能力的提升与技能的泛化。

(三)加强融合支持网络的联通。《特殊需要行动纲领》明确规定:“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是家长和专业人员的共同责任。”以特殊学生的终身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应建立一种合作、支持性的伙伴关系[7],即形成共同保障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利益团队,为适宜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搭建稳定的支持网络体系。我国虽未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对陪读人员作出明确的规定,但陪读人员作为其融合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势必直接影响着其融合支持网络构建的质量。因此,陪读人员作为自闭症学生发展成长中的重要一员,应积极融入特殊学生的人际支持网络,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与其家长、科任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之间的协作沟通、配合,定期商讨有关自闭症学生在家、在校等不同环境中的教育干预策略,力争实现教育合力的最优化,以促进自闭症学生达成最近发展区目标。

(四)制定完备的成长档案。建立成长档案有助于陪读人员动态把握自闭症学生学业、情绪行为、社交等各方面的阶段性发展。同时,陪读人员可利用成长档案与自闭症学生家长、教师等支持人员进行沟通协作,纵向了解自闭症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涯,并据此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共同为下一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划提供资料。因而,陪读人员在制定自闭症学生成长档案过程中,应坚持生成性、过程性、发展性、结果性的原则,以建档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因此,在档案记录中应着重记录自闭症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心态变化,以及在学业、社交技能、情绪行为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干预策略等内容。其次,应记录陪读人员在全纳学校中对自闭症学生进行辅助支持的情境、辅助问题、辅助策略,以及与家长、教师等人员沟通协作的情况。最后,对自闭症学生进行阶段的发展性评价,分析、评估自闭症学生在辅助支持下的整体状况,后续的改进与干预方向、目标等都需记录在案。

(五)积极进行自我反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enr)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8]。陪读人员进行自我反思是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是个体在总结经验、捕捉问题、超越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陪读人员依赖经验而超越经验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助于陪读实践的有效开展,促进自闭症学生在融合教育过程中获得更适宜的个别化支持,更有助于陪读人员在长期的陪读过程中调整自身的心态,正确把握自身的情绪变化,防止出现陪读懈怠、无作为的情况。因此,陪读人员在对自闭症学生提供“支架”的过程中,应适时、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分析、评估程度上是否存在过度辅助、辅助缺失、无关辅助,干预方式是否恰当,干预效果是否明显,学生发展及自我成长等诸多内容。

五、结语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就必然要求办好特殊教育,以弥补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短板。全纳教育作为教育的理想追求,彰显出多元共生的和谐理念,需要社会各界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全纳教育普及背景下,满足特殊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以保障其身心发展,使其适应外界各种环境,陪读人员的存在对特殊学生来说是获取高质量融合教育,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支持方式。我国全纳教育下的陪读实践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且大多以个案的方式存在,缺乏专业化和规范性。因此,今后应以法律法规对陪读人员进行明确的规定,使陪读人员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为特殊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全纳随班自闭症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