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舆论的特点与效能概析
2019-02-22谭振江
谭振江,王 静
(南昌航空大学 文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春节过后召开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总结过去的工作,又规划未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对集纳民意、共商国是、凝心聚力、科学决策、合理施政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拟从多学科角度,对“两会”舆论的集纳、传播和发挥的社会效能试作探析,以抛砖引玉。
一、“舆论”与“两会”
(一)舆论的界定
“舆论”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大臣王朗劝魏文帝“惧彼舆论之未畅”,不可轻易伐吴。《说文解字》解“舆”为:“车,舆也。”相对于坐车者,造车、赶车、修路等下层民众被称之为“舆人”。所以旧时,“舆人之论”被称为“舆论”。《现代汉语词典》沿用了此说,将其解为“群众的言论”。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语系中的“公众”(publique)与“意见”(opinino)两个词联合起来,用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英文为“public opinion”(直译为“公众意见”),翻译为中文时用了相近似的“舆论”一词。学者陈力丹将移植而来的这一“舆论”界定为:“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1]若按此西化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群众的言论”的界定显然将干部的言论排除在“舆论”之外。考虑到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本文的“舆论”偏重于民意的内涵。
(二)“两会”简述
基于历史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1959年起同步召开。“两会”的概念也由此而生。因受“文革”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变得不正常。经过拨乱反正后,1978年2月末召开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步入正轨。从1985年开始,全国“两会”一般都在每年3月初同期举行且形成了惯例。本文的探议仅限于国家层级的全国“两会”,不涉及地方各级“两会”。
人们常说舆论是社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国“两会”是把握当下中国社会舆情最大的舆论场,是国家权力机关、决策部门了解社情民意并做好决策的重要窗口。其舆论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我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甚为罕见。
二、“两会”舆论场的基本面
就舆论的本质民意而言,若把全国“两会”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把握的话,包括三个方面,即代表、委员,广大群众和大众传媒。这三者有机互动构成了“两会”舆论场的基本面。“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2]“两会”意见舆论的形成有赖于这三大基本舆论领域的良性循环。国家领导人及权力机构的话语,宜作为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一)代表、委员的舆论诉求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代表权利除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名权、选举权、质询权、提出罢免案权等权利之外,还享有提出议案、意见权以及言论表决免究权等。我国政协章程规定,全国政协委员和地方政协委员享有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的权利,还有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违纪违法行为的权利。代表、委员来自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等地区,代表56个民族,代表党政、工农商学兵、教科文卫体各界别、团体和不同信仰的群体。因此,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诉求,体现我国广大群众的意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舆论学、传播学意义讲,这实际上构成了“两会”舆论场的重要基本面。在实践与实际活动中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早在2006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通过时兴的博客了解民意。而后随着微博的兴起,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如2012年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全国人大代表蔡奇就通过微博向社会征集相关的议案和建议,共收到1.2万条,他筛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50条参会。到2013年“两会”前夕,有300多位代表、委员开通了微博征求、咨询民意。
据新华网报道,2018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共计5138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收到代表议案共325件、代表建议7100多件,人均约2.4件。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提案5360件,人均约2.5件。另据央视网消息,上一届五年期间,政府和相关各部门共办理了代表和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共计58773件。其中,2017年办理建议7471件、提案3665件。2018年“两会”上“教育”议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学前教育问题、学生的“减负”问题及教师队伍建设等议题的关注度持续走热。
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还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为代表、委员提供了吐露心声的平台。这种方式不仅展现了代表、委员的风采,而且拓展了“两会”舆论的开放空间。
(二)新闻传媒对“两会”舆论的关注
在当今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早已没有不关注、不传播舆论的媒体。如同法兰克福学派大家哈贝马斯所言:(舆论批评)一开始就是大众传媒的产物[3]。“两会”期间是新闻媒体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社会舆情最为活跃、最集中的释放期。及时、准确、生动、全方位传递“两会”舆论信息,成为各大媒体的发力点。虽然新兴媒体异常活跃,但传统主流媒体依然发挥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如影响力最大、传播面最广的央视,在新闻、综合、经济、中文国际等频道开辟了如公众熟知的“小丫跑两会”“小撒探会”“鲁健两会观察”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专题栏目,从新闻报道到背景分析全方位地报道“两会”。
近年来,随着依托网络技术而生的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各大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与新华网、《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光明日报》与光明网、中央电视台与央视网等国家级媒体及众多的地方媒体都实现了“两会专题”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联动传播,不仅纷纷开辟专题页面,而且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和新兴传播手段,采访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拓展民意空间,为民发声并采集和传播“两会”舆论资讯。最引人注目的是民意调查与热点问题的讨论。这种通过议题设置吸引人们关注(下达),反过来又将社会意见诉求上传的方式,显示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这其中以2007年“两会”前夕,由央视国际发起,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网等9家媒体联合发起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影响力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次年,新华网、中国网等13家中央级主流媒体也跟进响应。当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谈论国计民生问题,这使国家和权力机关领导人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了解民意这一途径、方式更常态化、规范化。到2014年,中国政府网参与后更名为“我向总理说句话”。2017年又有26家主流媒体协同参与。时至2018年,这一“两会”互动栏目仍在延续。此外,媒体网站推出的栏目还有“总理请听我说”“强国E两会”“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代表委员之声”“两会大家谈”等等。
正因全国“两会”社会各界参与度高,反响强烈,影响力巨大,境外媒体也纷至沓来,发挥并利用各自的优势倾力探视、关注。2016年,日本NIWANGO公司通过线上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同声传译直播了当年全国人大开幕式及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实况,并邀请专家点评。这在十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昔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如今对崛起中的中国这般重视,反映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际社会。每逢新春谋划工作的全国“两会”和换届选举年的全国“两会”更是备受关注。2016年,据“两会”新闻中心统计,有326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内地记者1900多人,港澳台地区记者360多人,国外记者有1000多人。而2007年,中外的采访记者2300人。十年间,采访报道“两会”的记者人数增加了近千余人。
(三)广大群众对“两会”的舆论诉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都随之凸显出来,广大群众的意愿诉求也与之而生。我国《宪法》和现行的法律政策,为广大群众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权利保障。广大群众对“两会”的舆论诉求渠道是多方面的。除了借助代表、委员的声音或直接投书全国人大、政协相关机构之外,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兴起,为广大群众依法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便利条件。2018年8月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网络既是民众诉求的集散地,也是建议批评的有益平台,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总体的缩影。
每年“两会”期间通过主流媒体的各类平台和栏目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已成为很多网友的习惯。多家媒体联合发起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参与的网民人数,2007年92万人,2008年245万人,2011年525万人,2013年高达2279万人。2014年,人民网的专项调查,334万人参与投票。其中“社会保障”“反腐倡廉”“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列前四位。活动影响力可见一斑。2017年,仅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推出三周,活动共收到网民留言10.6万余条。热度前五类关注的问题依次是“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就业和工资”。2018年,人民网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截至会前2月28日参与的网民达420万人次。上述数据表明广大群众意愿强烈、诉求恳切。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借东汉政论家王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之言提出:“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4]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就应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保障其生存权、发展权,唯有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三、“两会”舆论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形态的舆论,“两会”舆论呈现出官方与民间舆论场融合、舆论传播密集、周期短、传播面广、关注度高、循环往复等特点。
(一)官方与民间舆论场融合
老新闻人南振中认为,在当下中国存在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前者为官方性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及国计民生等大政方略;后者则是依托于互联网生栖的“民间舆论场”,网民借助博客、微博、QQ和如今时兴的微信等议论时政[5]。这种开放的、平等而自由的讨论,有利于整合民意并促成舆论问题的生成。 “两会”期间,官方主流媒体借助议程设置等方式,以议题为中心与广大群众互动:一方面解析官方的立场、意愿和愿景,协调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吸纳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并加以选择甚至加工进行多次性的传播以促成舆论焦点。而民间舆论借助网络及其新兴媒体表达出强烈而明确的利益诉求,并试图通过官方媒体“上传”的优势得以实现。如综合论坛(天涯、猫扑社区等)、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已构成民间舆论诉求最便捷的沟通渠道,曾催生出许多“意见领袖”(中文译“有识之士”更妥),逆袭官方媒体的舆论空间。以往在诸如药家鑫事件、杭州飙车案等热点问题上,民间舆论力量曾影响和改变主流媒体的态度和立场。这使得如今官方媒体不得不进入微博和微信等领域,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两会”期间,底层广大群众的意见因缺乏整合梳理而略显杂乱,充任引导和协调角色的主流媒体以“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的优势厘清意见,且依据相关原则加以传导,使得纷繁复杂问题趋于整合统一。虽然在现阶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许多棘手的民意问题,但两个舆论场彼此间加深了认识与沟通。两个舆论场的这种虽相互制约但又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了官方与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刘建明教授曾谈论过这一类似的情形: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作用下,经过交流、协调、组合、扬弃,会比在一般环境下更快速地形成舆论,并有加速蔓延的趋势[6]。“两会”机制是社会各阶层观点、观念、意见的交织、碰撞与趋于统一的广大空间(不宜用哈贝马斯的public sphere“公共领域”)。如2015年1月,中国政府网与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新浪网等7家媒体联合发起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一月之内就征集到海内外网民意见和建议4万多条,经筛选其中的914条被提交给《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得以在年度政府施政报告中体现。由此,网民意见诉求,不是停留于表面化的征集,而是经过意见的交汇、磨合、吸收、接纳后“上传”到中央决策层面。主流媒体下达与上传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决策层关注社会底层、协调社会各层面带来了新格局。
(二)舆论关注度高、传播面广
“两会”进程、权力机关和政府出台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各项举措都关乎千万家的冷暖、关乎各行业的利益甚至是兴衰成败。这不仅关涉自身利益,更兼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因此,广大群众往往会因高度关注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也使得传播面不断扩大。
传播面是指舆论从产生、传播到消弭的过程中所覆盖的社会群体层面和影响范围。“两会”期间,国家级媒体、地方媒体及个人化参与色彩浓厚的新兴媒体都受牵动、被调集起来。“两会”议程涉及事项遍及社会各领域,这样就形成了从国内到国际、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现场直播到网络虚拟化传送等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的传播集群。这种无远弗届的传播面由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尤其是网络传播延伸展开,对舆论热点的关注、参与、评论,既有传统介质的文字、图片,也有新兴媒体的音视频、VR等融媒体报道的立体呈现。2018年“两会”期间,央视网精心打造“两会”融媒体报道矩阵。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多个智能终端均同步推出以“新时代的春天里”为主题的“两会”报道专区。其中IPTV在全国26个地区上线“2018两会”专属EPG,近1.3亿人开机即能收看“两会”直播内容。互联网电视特别策划上线两会专题并进行统一落地宣推,覆盖全国8300万家庭终端用户。2018年“两会”期间,新浪微博推出近90个涉及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亲民性的话题,阅读量超过200亿人次,讨论总量超过2221万条。阅读量的涨幅超过了150%,讨论量增长了7倍多。
“两会”的召开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领域对世界不断增强的影响,尤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及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是牵动整个世界。一年一度谋划全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大政方针的“两会”自然会吸引各国政要、有识之士、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友好人士和新闻媒体的关注。2017年“两会”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记者都超过200余人。新兴经济体及“金砖四国”也不示弱,其中来自俄罗斯的记者有51人。海外华文传媒记者也增至近60位。“两会”舆论的传播从中国到全球媒体的报道,传播覆盖的群体面扩大。
(三)舆论密集、急促
“两会”舆论传播密集,首先,因涉及范围广、牵动面大。这既有国家领导人的言谈、各地代表团活动、各部委活动,又有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诉求,有新闻中心的各项新闻发布会,有各新闻传媒的跟踪报道,还有广大群众的反应与反响等。如2015年“两会”头三天,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阅读量高达5亿。2017年,《人民日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只有600字》当天在新兴的微信平台上就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微博上收获5000多转发,居微博、微信榜首。其次,还因“两会”周期短。除了换届会议外,会期一般两周左右。因而新闻传媒不失时机,铆足劲全方位、大容量、直播式地呈现每年难得一见的资讯盛宴,并表现出强度高、层面多、范围广、急促等特点。如2018年“两会”,新华网发布的创意短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运用3D可视化呈现报告,仅仅4天时间新华网访问量就超过1亿人次,媒体转载量也近千家。再次,因广大群众以自媒体对“两会”动态自发转载甚至进行再次加工传播,这就使“两会”舆论传播呈现出几何级数爆发式的密集传播。2017年“两会”的微博、微信、网页数据总量为每日8万多条,全国新闻传媒报道总量高达290多亿条,创历届新闻报道量之最。“两会”舆论密集、急促可见一斑。
(四)循环往复
全国“两会”于每年3月定期召开,这就使“两会”舆论具有某种循环往复的特点。首先,从时间上看“两会”召开的周期性,影响和决定了舆论问题的循环性,每年3月前后都会形成舆论的集中爆发期。其次,“两会”议题尽管丰富,但一些悬而未决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相同或者相似的议题常会反复出现。如人民网的“两会”调查中,网民关注的热点“反腐”议题,在过去16年“两会”期间曾7次占据网民关注的首位。2018年又再度“高居”热词榜榜首。又如,连续两年“反腐”“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热点一直位居前三。虽然这些问题关注度每年都有些微的变化,但民生关切的基本点鲜有变化。再次,“两会”的会议议程和活动事项也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如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各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两高”报告及讨论会、总理新闻发布会与见面会、外长新闻发布会,以及重要部委、代表委员媒体见面会和各地代表团新闻发布会等。
由于“两会”舆论传播循环往复的特性,因此尽管周期短暂,但舆论场释放的能量、引发的震动不会在短时间内平复。其传播周期和影响力在时间上的延伸并非是同步的,而是影响持久深远,社会效能强劲有力。
四、“两会”舆论的效能
从前文析议中不难看出,“两会”舆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势必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多方面的正面效应。
(一)有助于法治的健全与完善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各领域形成和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良好局面,但是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时常会出现法律、法规滞后的情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法律、法规作后盾。民主与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得到贯彻落实,就要调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贤达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公民的意愿诉求:“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7]换言之,民意促成了宪法、法律的出台。从过去十多年“两会”代表、委员对多起民生事件的关注和行使职权的情况看,还是值得肯定的。2009年10月湖南娄底,2011年10月陕西铜川、11月甘肃正宁、12 月江苏丰县等地相继发生重大校车安全事故。其中,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被撞事件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截至事发当日晚9时,仅新浪微博上与此车祸有关的微博就达96万多条。校车安全成为2012年“两会”的热点议题。汤玉祥、周洪宇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有关中小学校车安全议案。当年4月国务院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弥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法规的空白。又如,自2007至2013年“两会”期间,有420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以“保安处分”替代的议案。这一议案2013年“两会”期间又受到广大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当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再如,对环境重度污染,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一些代表、委员对环保问题持续高度关注。民主促进会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中央环保督查制度,强化行业监管;民盟中央提出:加强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经济协作;人大代表王金南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2014年受“两会”广大代表、委员的推动,实施了25年之久的《环境保护法》得以修订,并于2014年4月颁布。2018年“两会”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上述事例看似偶然,但反映出那种“关门”立法的情况已成为过去,这与“两会”舆论的社会效应不无关联。现今,我国人大立法程序中提出30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就可提出法律案,且法律草案须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等。《婚姻法》等法律就是经由此程序修订的。期待“两会”舆论在社会各领域,发挥越来越积极的重要作用,以推动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
(二)有助于反腐倡廉、遏制腐败
“两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利器之一。我国《宪法》和《人大代表法》规定,全国人大对我国“一府两院”依法行使监督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宪法》不仅规定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社会民主权利,而且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广大群众意志和意愿的代表,每年“两会”就是其行使监督职责的总集。它的日益公开化、透明化,这不仅为代表、委员也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关切提供了平台与空间。在十六年的人民网“两会”民意调查中,网民关注的“反腐”问题,曾7次占据关注热点的首位。尊“民为贵”“亲亲而仁民”的孟子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反腐是当今最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也许是回应广大群众对腐败的深恶痛绝,近年来每年“两会”前后往往是“反腐”的高峰期。如2014年“两会”期间,原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被双规。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新闻发言人“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一语走红网络,会议前后及期间有景春华、栗智、仇和、徐建一和廖永远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2016年从元月16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被查之后,至“两会”期间有10名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原辽宁省委书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珉等)。可以这么说,中央“无禁区、零容忍”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大老虎”的决心,莫不顺乎每年代表、委员层出不穷的反腐提案、议案的诉求,莫不源于广大群众热切的呼唤与支持。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实施,期待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财政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新闻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新格局、党风政风风清气正的新局面早日形成。
(三)有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腐败之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当今我国社会仍存在有失公平、正义的不和谐现象和问题,这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而自下而上的民意诉求影响了政府和权力机关的管理决策。
2012年“两会”期间,人民网与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联合推出的“您最关心的十大社会热点调查”显示,网民特别关注教育公平、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2014年,在人民网334万多人参与的专项调查中,“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名列前列。2015年,《半月谈》杂志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 26 个省份问卷调查显示,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减轻医疗负担”居榜首。2017年,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网民有10.6万余条留言,“社会保障”“医疗”“就业和工资”等居关注问题的前五类。2018年,“教育改革”问题,时隔13年后再度位列热点的前三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问题,根本而言是公平、正义有失所致。《吕氏春秋·贵公篇》言:“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中国人历来追求公平、正义。这一社会理想愿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被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立法权力机构和政府部门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安排,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建立保障公民平等参与、平等享有发展成果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3年,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当作“三无”人员关押且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不仅引发社会公愤,也引起了诸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切、重视,他们的提案、议案迅速转交且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当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2009年3月,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因地区发展不均衡和有些城乡家庭未脱贫和重新返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此,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医改办等8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决定在全国推开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行“两票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以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样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高房价问题,困扰着千千万万个家庭。自2012年以来每年“两会”期间,各界代表和委员纷纷“上书”提案,于是政府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上涨过高过快的措施。如此种种的变革举措都不应低估“两会”舆论所发挥的社会效能。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的问题矛盾又会不断产生。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期待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凡事皆有利弊,全国“两会”舆论也不例外。“两会”舆论会掺杂某些不和谐的“杂音”,仍需体制与机制的完善和改进,但这丝毫不会减轻长久以来它对我国社会各领域乃至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两会”舆论不仅提供了展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契机,而且它是对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以及对执政党的理念、意志的大考验。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两会”舆论所发挥的社会效能会不断向纵深地带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