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02-22李甜甜
李甜甜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教育的重要任务,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等特点。
当前,“基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人在”而“心不在”的隐形缺位现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多采取传授式教学方法,讲课内容与生活实际有距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学生聊天、玩手机、吃零食甚至睡觉现象严重[1]。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基础”课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传统的“基础”课教学强调“知识本位”,课堂教学拘泥于“书本世界”[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案例教学法注重启发式教学,促使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增强了“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展示案例、分析案例、探究案例,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问题-探究”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扮演知识传授的角色,而且扮演着教学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他们通过选取典型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基础”课的课程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基础”课是一门兼具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理性的飞跃[3],促进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课堂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知识目标是“基础”课的基本课程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但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让课堂讲授效果大打折扣。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为“媒介”,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兼具启发性、时效性、趣味性等,生动形象,具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成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分析、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人生哲理、感悟人生百态,并有效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案例教学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参与案例讨论。通过进行分组辩论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变不善交流、不善交往的性格;通过交流、讨论案例和最终梳理观点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并梳理观点,进而表达观点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还可以通过上台发言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形象和气质。最后,通过整个案例分析、探究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案例教学法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在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案例教学法,选取的案例来源于现实、取自于社会,有些案例本身就是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问题-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关心社会的意识,增强解读社会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社会。
第四,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教师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案例涉及众多社会问题、理论问题和个人生活问题,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基础”课课堂魅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双向沟通,极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同时,在这一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
第五,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首先,对“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础”课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极高的教学技巧,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对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分析和讨论,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另外,在案例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临时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和学生灵活应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以案例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步骤
在“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从理论出发进行课堂讲解、知识传授,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为有效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应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极为有效的一种。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中,教师从相关案例入手,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探讨和分析,借助案例对所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与传统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标。
(一)借助案例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基础”课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真筛选案例。所选案例要做到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相关性,能够达到借助案例掌握理论的目标。同时,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时效性,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二,把握案例背后的理论支撑,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将案例展示给学生讨论之前,教师,要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成竹于胸,确保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总结。第三,预判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和争议,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保障案例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
在案例教学中,“基础”课教师把准备好的案例和案例所涉及的支撑理论向学生展示并阐释,使学生通过案例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借助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充分铺垫。
(二)学生参与开展问题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运用中,大体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并讲述案例,让学生理解所要讨论的案例;其次,学生参与探讨和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并对理论进行阐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有效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法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基础”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谈论,通过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然后鼓励学生通过PPT、辩论、演讲等方式阐述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引导学生并维护良好教学秩序。
(三)教师引导总结探究成果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即借助对案例的探究,达到对相关理论的认知与升华,并学以致用,以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既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更要在讨论结束之后,及时给予总结、提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本质把握。
第一,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正确观点和见解,教师应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创新观点,更要及时予以认可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对于讨论过程中发生的争议,教师应正确引导,尤其是对于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应及时引导和纠正,启发学生沿着正确思路得出合理观点。
第二,在整个案例分析结束之后,教师对于整个案例分析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实质,理解案例所揭示的本质,同时,深刻把握案例背后的理论支撑,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讨论中掌握理论,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将案例资料作为开展教学的载体,还要促进案例与相关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这就对教师、学生运用案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最终目标就是借助案例掌握理论,并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兼具组织者、传授者、引导者和总结者等重要角色,这就对“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运用就是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所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否则,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会变成缺乏扎实理论支撑的漫无边际的讨论,对于案例的探究就会变得盲目和肤浅。同时,案例分析完成后,需要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提升,这个步骤更需要教师的理论功底作保障。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对学生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让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得到更加透彻的理解。
第二,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落实案例教学法的实效,保障“基础”课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准备好案例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相关案例,增加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搬进课堂,提高学生对课堂诉求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课前合理分配好案例教学的时间,“基础”课面对的群体是大一新生,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少,因此,案例教学的时间相比较高年级的要短,并且要循序渐进。
第三,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基础”课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统筹安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总结者,并且面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甚至争吵,还要担当调解员的角色,以确保整个案例分析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综合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辩论过程的真理性,最终保障案例教学法的顺利运用并产生实效。
“基础”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上活生生的整体。语言是案例教学的载体,高超的语言艺术可以保障案例讨论的有序开展,可以更好地对案例所涉及理论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所以“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必然伴随学生的参与和讨论,甚至会有争辩和质疑,为防止争辩上升为争吵,进而影响课堂秩序,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课堂控制能力。三是具备较高的创造性设计能力。教师作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安排者,应该创造性地安排设计整个案例讨论过程,要做到案例知晓、讨论、发言、总结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环环相扣,保障整个案例讨论链条的良性、协调发展。
(二)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在“基础”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不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4]。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现,进而让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是保障案例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也提出较高要求。
第一,学生在课前做好积极准备。学生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参与案例讨论,就需要在课前做好积极准备。例如,自主学习和储备案例分析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提供案例,学生应该提前分析、研究案例的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此外,学生应该改变被动学习和懒于思考习惯,培养和锻炼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第二,学生在课堂应该做到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落到实处。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能成为旁观者,而应成为有效参与者,积极借助相关支撑理论来分析、探究案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学生要具备坚持真理的精神,努力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同时,还要有不怕犯错的精神,更不要有因怕犯错而闭口不言的心态。
第三,学生在课后应该做到持续反思。案例教学法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启发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真正养成,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课上参与分析、探究,课后依然坚持分析和反思,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最终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媒介和切入点,借助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和提升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慎重。
第一,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和“桥梁”,必须紧扣“基础”课的课程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甄选,保证所选案例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与课程目标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媒介”和“桥梁”的功效。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选取大量显而易见、无益于课堂教学启发的案例,这样既耽误教学时间,又偏离教学目标。
第二,案例选择需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基础”课是给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案例选择可以紧密结合大一新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面对新环境的困惑、迷茫等现实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相关案例的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
第三,案例的选择,应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选取众多热点事件当中的典型事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实际,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5]。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现实,提高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基础”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但这一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在“基础”课教学中,不能单纯采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把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让案例教学法的形象性、现实性与传统教学法的严谨性、系统性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基础”课的课堂实效性。其次,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保障案例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做好合理的课堂控制,既不能因为控制课堂秩序而导致学生不敢发言,也不能完全放任而使课堂无序偏离了案例教学的初心。最后,必须用心准备案例,所选案例必须具备“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