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音乐植根高师音乐教育的传承路径探索
2019-02-22江水莲唐进宝
江水莲 唐进宝
(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乡土音乐是指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反应,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乡土音乐有其独立的艺术品格,是形成中华民族音乐各美其美的源泉,是造就中华民族音乐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散发独特芬芳的根脉,传承乡土音乐就是留住中华民族音乐的根脉。由于乡土音乐产生于农耕文明,主要依赖于民族民俗文化而生存,在全球一体化及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其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乡土音乐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前所未有,生存艰难,有的濒临灭绝,成为了需要保护的弱者。
1.乡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深远意义
面对乡土音乐的困境,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乡土音乐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还应将其引入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体系,要从小抓起。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1]在2011年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2]
可见,对当地乡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已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塑造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目前乡土音乐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阶段的开展与2011年之前相比已有起色,但是仍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普遍缺乏教授当地乡土音乐的能力。
基础音乐教育期待具备教授当地乡土音乐能力的教师,这种期待凸显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是推动当地乡土音乐在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传承中的中坚力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象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中国各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3]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全面推进当地乡土音乐教育,对保护绚丽多姿的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2.当前乡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的不足
2.1 学时、学分不足
学时、学分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保障,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以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精神实施。该指导方案规定专业课程为1900-2100 学时,按110-115 学分安排,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三个模块组成。在必修课程模块(约1000-1200 学时,55-60 学分)中,《中国民族音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干课程,建议3 学分,约48-54 学时。[4]其他课程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虽有少量涉及,但在学时与学分上没有保障。
教育部在建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模块时,倡导各高校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 学时,10 学分),但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只有部分高师做得好,如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以对乡土音乐“南音”的系列研究与教学获批国家硕士点;山西省晋中学院音乐学专业,以开设晋中地方音乐课程,于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但对大部分的高师而言多有疏漏。
2.2 教师传授乡土音乐的能力不足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我国的音乐院校。我国音乐院校的办学经历了日本模式、美国模式、苏联模式,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等方面深受外来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院校的教学中长期处于弱势,导致许多从音乐院校毕业的学子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认知尚浅,对当地的乡土音乐研究热情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积极投入到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研究中,但是,多数是以评职称为依托,偏于文献整理与理论阐释,以纸面静态形式存在,未能及时将其转化为“活态”的教学资源,通过当地的音乐教育体系快速传承,让学生受益,致使其教学与科研“两张皮”,这无疑更加剧了乡土音乐在高校式微。
2.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当地乡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长期受到忽视,目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知之不多,体味不到它的魅力,觉得它“土”。而今又正处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音乐学习对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对音画结合的高品质多媒体教学资源依赖愈发强烈。但是高师可用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高品质的、又具原生态风格的乡土音乐文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匮乏。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前人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研究大多以文字资料的“静态”形式存在于各级图书馆、期刊资料中;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收集留存的极少数乡土音乐音响、音像资料,受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其音质、影像有许多已不太符合当代学子的审美需求;三是,目前掌握当地乡土音乐文化的民间艺术家,特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年纪偏大,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力偏弱,无法将宝贵的乡土音乐文化用新媒体技术转化为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
3.新时代乡土音乐植根高师音乐教育传承之路径
3.1 以评促建,保障学时与学分
回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仅仅依靠其内在机制来培养未来的基础音乐教师具备教授乡土音乐的能力,时效性不强,它还需要外在的其它力量挟持助力。笔者以为,教育部于2017年11月启动的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或能为推进、落实乡土音乐课程建设助力。师范专业认证是专业性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开设的师范专业进行的专业考察,目标是促进师范类院校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5]
教师的培养质量是国家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保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课程设置,以及根据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开展具体的教学。如果教育部将落实乡土音乐课程建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之一,势必强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乡土音乐教育教学的责任担当,推动该专业积极主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地方乡土音乐课程纳入必修模块,保障其学时与学分,并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方位的融入地方乡土音乐内容,以保证未来的基础音乐教师具备良好的乡土音乐文化素养,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3.2 改革教法,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高师利用地缘优势,采取“1+N”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师资力量。即《乡土音乐课程》的任课教师由一位本校的教师与当地优秀乡土音乐传承人、艺人及研究者共同担任,重视发挥当地优秀乡土音乐传承人、 艺人与民间音乐研究专家在传承乡土音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定期聘请他们到校来讲课,为教学提供最为权威的师资力量。本校的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跟班学习。为了使该课程效益最大化,高师还可建立无课教师都来学习的制度,或是将这门课安排在院系教师与学生都无课的特定时段,久久为功,不断提高师生对乡土音乐文化的重视和喜好程度,达成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共识”。
其次,以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人或研究者为主讲,用“互联网+某一种乡土音乐”的思维录制慕课、微课,增强师资力量。目前,许多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地方高校经费也有限,无法长期邀请他们到高师讲学。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高师组织科研团队以“互联网+某一种乡土音乐”的思维为基础,邀请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人与研究者为主讲,以慕课、微课的样式录制开发乡土音乐教程,通过互联网传递,先让高师学生对某一种乡土音乐有了一定感受、认知后,再请传承人与研究者到现场“口传心授”,突破“草根”的乡土音乐进课堂滞后的藩篱,渐熏渐陶,增强时效性。
3.3 改革形式,培养探究能力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高师学时有限,课程中所学的民间音乐与灿若星海的存量相比,仅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民间音乐的沧海一粟,还有许多幸存于乡间陌上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如同断线的珍珠散落各方,有待于后人来挖掘、整理、研究,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完善落实相关课程建设,增强学生乡土音乐知识储备的同时,还需以乡土音乐研究为媒介,构建师生乡土音乐学习共同体,“以研带教”来培养学生挖掘、整理、研究乡土音乐的基本能力。既高师按照当地乡土音乐的风格划分若干区域,组建若干科研教学团队,有组织、定期带领学生奔赴各区域进行田野调查,将乡土音乐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乡土音乐的原生场域。
让学生们在乡土音乐原生的场域中感受与鉴赏乡土音乐的独特韵味,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田野采风的基本方法。如借助当下普及的数码器材,对民间艺人聚集和表演的场地先用摄像机或手机等录制,再进行记谱整理。把这些可能转瞬即逝的宝贵遗产以音像的形式采集留存,原封不动地传给我们的子孙;知道从当地市县图书馆、非遗传承中心、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山歌剧团、乡间表演宣传队等单位寻求资料;知道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民间艺人、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人及研究人员等进行广泛的深度访谈;等等。
在田野采风结束后,以每位学生自主设计并模拟中小学乡土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不同团队田野采风成果的展示。这一成果展示促使各团队师生必须根据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对搜集来的山歌、小调、戏曲、红色歌曲等乡土音乐素材进行研究与选择。研究其音乐语言的节拍、节奏、音色、板式、腔调、韵昧等音乐形态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选择既符合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又有思想性、艺术性及鲜明地方性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将前期收集整理的乡土音乐素材整合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来配合这一成果展示。在一次次的展示中,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共享乡土音乐的独特魅力,为乡土音乐进入基础音乐课堂传承实践奠定基础。
3.4 加强实践,夯实教学能力
一是依托以乡土音乐为载体的“产学研”项目,搭建实践平台。既高师利用音乐专业优势与地方政府、企事业等单位合作,共同排演原汁原味的乡土音乐或研发具有乡土音乐元素的作品,让学生参与乡土音乐的排练与创编的全过程。为其今后自主排练、编创乡土音乐作品积累经验,培养学生对乡土音乐会排演、能创新的基本能力。如笔者工作的三明学院于2018年初承接了永安市人民政府“2018年世界竹藤大会演出”项目,该项目我们组建了8 位教师创作与40 位学生参与表演的团队。在深入采风的基础上,根据永安清水畲族山歌元素创作了无伴奏合唱《畲歌越唱心越甜》、《敬酒歌》,将单旋律的民歌创编为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用普通话与方言演唱,其独特的乡音乡韵使演出反响强烈,受到了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代表的赞誉,乡土音乐在推陈出新中浸润人们的心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二是依托以乡土音乐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加强实践。如笔者工作的三明学院部分教师积极组织、认真指导在校大学生以乡土音乐为载体,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年以“民族乐团南词传承与创新”为内容获批省级的创新训练项目;2017 以“梅林戏民乐队伴奏训练”为内容获批校级的创新训练项目;2018年以“泰宁梅林戏民乐队伴奏实践”为内容获批校级的创新训练项目;2018年以“梅林戏声腔训练”为内容获批省级的创新训练项目等。通过这些以乡土音乐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取乡土音乐知识的能力。
三是依托实习环节,夯实乡土音乐教学能力。实习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全方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提升学生乡土音乐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经过高师乡土音乐课程学习、田野采风、以学生自主设计并模拟中小学乡土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不同团队田野采风成果的展示、 以乡土音乐为载体的 “产学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循序渐进的理论与实践的历练后,在四个多月的实习期,需完成“三个一”的乡土音乐教学工作。既上一堂课、排一个节目、组织一次中小学生与乡土音乐亲密接触的活动,这是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再一次锤炼,为其将来学以致用进一步夯实根基。
乡土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中华民族音乐各美其美的源泉,传承乡土音乐就是留住中华民族音乐的根脉。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是乡土音乐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具备乡土音乐教学能力的师资,是当今时代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期待。高师音乐教育应响应期待,不断深化改革,让当地的乡土音乐全方位的融入培养方案,根植课堂与实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当地乡土音乐文化优秀的表演者、传承者和教育者,从而形成学校教育传承与民间自然传承相辉映的态势,使乡土音乐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