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供需矛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9-02-22王一乐
王一乐
(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0.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方式也可以对接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本质需求中,以供需矛盾为突破口,细分资源对接的关键问题,从而达到优化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质量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加以讨论,并分析了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供给侧调整原则,及革新路径,希望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质量的优化有所助益。
1.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
1.1 基础设施配给不平衡
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关键在于设施,硬件设施的标准化程度难以完成是体育教育最大的限制和阻碍。
一方面,场地匮乏限制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需求配给。相关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中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能够普遍提供教育服务的占比分别为:61.28%、56.17%、52.76%、37.02%、32.77%。其有效开发占比不足,必然导致体育服务质量的下滑,是基础设施配给不均衡的客观表现。
另一方面,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使用较多的体育器材涉及到: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子、跳绳、沙包、单双杠、体操垫、以及综合训练器材等方面。但是这些基础性的体育服务器材也会涉及到质量、维修、损耗等问题,加之配给资源有限,部分农村中小学选择了教师自制体育器材。但是在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1.2 师资力量供给不充分
师资力量作为教育重地的必要性资源,在供给比例上不充分,则很难优化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由于体育服务的主导者为体育教师,其运动技能、教学能力、学科知识体系的覆盖面与延展度,均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服务的整体效果。因此,各地区体育教师基础水平也成为供需矛盾中无法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对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占比仍然较低,且存在两点关键问题:
其一,是兼职体育教师的问题。如广东省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占比仅为40%,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率也仅为73%。而兼职体育教师的排课情况和教育质量自然难以保障较高的供给水平。
其二,是体育教师工作量过高的问题。当工作量居高不下时,体育教育的服务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相关调查中显示,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周排课量达到了16 节以上,加之大课间活动、课外锻炼、以及早操和课余训练内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繁重已成客观事实,是严重影响体育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
2.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供给侧调整原则
2.1 创新开发资源对接模式
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根本在于将优势产能过度到需求更强的领域,而创新开发资源对接的模式,也是立足于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补充契合度更高的体育服务内容,方能发挥资源补充的优势,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而网络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体育服务资源类型,可以消解农村地区的空间距离有限性及信息传播时间滞后性。因此,创新性的供给侧结构调整方向,当注重网络资源的对接,强化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可行性。
2.2 适应需求酌情补充资源
在资金匮乏、师资力量匮乏的发展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资源补充必须注重资金和人力两点关键性问题。酌情补充需求资源,是提高体育服务质量的必然路径。但是考量维度也需要限定一个指标,哪里更加需求资助,哪里更加缺乏体育服务,必须有所明确。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时间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其时间利用率和物质利用率均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因此,必须适应需求并不平衡的现状,酌情补充资源的关键方向,方能达到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资源互补优势,增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质量。
3.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服务的供给侧革新路径
3.1 加大社会资源补充性投资
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方案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体育场地的开发,体育设施的补充,均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供给条件。然而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资金补充,实质上得到的资金也并不充分,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那么增强体育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扩充资金,可以适当引入社会资源的介入。一方面,是公益性的社会资源资助,依据供应适度和供应比例的需求度酌情处理公益性投入的比例和方案。可以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配给不平衡的现象加以改善。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企业资源作为资源补充的拓展维度,诸如适用性的体育器材,由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与企业方洽谈,在补充体育教学设备的同时,汲取使用反馈信息,为企业提供一种体育产品开发的基础数据。进而在双方互助互利的情况下,得到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和改善当前的体育教学设备补给问题。
3.2 扩充体育服务企业的对接
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多种资源加以扶持,并非教育部门单方面的供给能够延伸其覆盖面与资源整合力度。这种资源对接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可以借助媒体优势,诸如《极限挑战第四季》聚焦留守儿童,在节目录制阶段艺人与小学生一起在操场运动,跳绳、打乒乓球、做操等等,实质上都是一种可开发的宣传活动。如果体育服务企业能够发现其中的商机,借助明星效应扩充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而农村中小学校方也会从中受益,将企业资助的先进体育教学设备作为体育教育服务的补充,进而完成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资源优势导向社会舆情,支持体育服务企业与校方体育设施需求的对接,完成资源互补之后,达到一种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补充性平衡,为解决中小学体育设施陈旧的问题创新解决路径。
3.3 开发网络平台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不仅是体育教育的必需品,更加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关键人,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调整必须注重师资力量的补给,否则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优化教育质量的目标。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阶段,扩招也会存在时间滞后性,而快速建立高效师资力量的方式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一方面,在大型慕课资源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其体育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时效性更加充斥了学术氛围。严谨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慕课资源可以作为农村中小学体育理论教学的主要方式,从而消解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能力薄弱的弊端。同时在一定比例上降低体育教师的教学时间,也会为体育教师留出更多的实践指导时间。因此,体育服务的供给侧结构调整方向也可以借助大型慕课来完善。另一方面,跨地区服务的基准点在于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农村体育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时都需要供给相应的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的由来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诸如由政府出面,组织县级学校的资源对接,采取一对一扶持的联合办学规划。当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遇到关键教学问题时,可以直接请教对口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在互通有无和积极探讨之下优化体育教育的服务质量。
3.4 扩增聘用制体育教师比例
扩增外聘体育教师仍然是对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效资源补充,是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但是需要全面评估和考量这些教师是否具备了教学能力,架设完整的评估体系将有助于补充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验证机制。在入职前可以由在职体育教师评估,在入职后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借助双重验证机制保障师资力量补充后的资源对接效果。假设评价倾向并不理想,则需要持续性扩招,通过外聘教师的基础数量激增,达到从量到质的变化。但是仍然需要配以完整的培训机制,不仅是培养兼职教师,而且也要培养专职教师,进而对接学生更为广泛的体育爱好,方能从本质上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资源对接,让优势资源向需求方靠拢,才能逐步缓解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并消解其中的供需矛盾。其一,需要加大社会资源补充性投资,对接公益事业的切入点补充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其二,需要扩充体育服务企业的对接,借助新媒体舆情导向的优势来调整资源供给模式。其三,需要开发网络平台的师资力量,借助大学的慕课资源或者网络沟通平台来补充外部师资力量。其四,需要扩增聘用制体育教师比例,弥补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匮乏的现状。进而通过供给侧结构的优化调整,消解农村中小学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提升体育教育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