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杨陵区大寨街道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为例
2019-02-22曹效义纪明昕史承勇
□曹效义,纪明昕,史承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1 杨凌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下,陕西省提出数项政策支持,如《杨陵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等,美丽乡村建设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重点,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全覆盖,着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加快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成为“设施城市化、居住社区化、生活市民化”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项目实施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扶持[1]。
2 杨凌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隶属陕西省,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杨凌”之前身为“杨陵”,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泰陵而得名。《史记·周本记》记载,4 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杨凌成为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
3 关中地区美丽乡村现状
建国初期,关中乡村因土地资源丰富,多利用黄土作为建造材料,筑成“土坯房”。经过“新农村”建设,关中乡村基本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居住水平大幅度提高。
4 大寨街道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改造思路
第一,大寨面临城市改造拆迁现状,大寨应成为城市向农村的联系纽带与过渡地区,应以重点建设沿线景观为主。
第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元素是凸显自身特色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关中地域文化,应将杨凌独特的农业历史文化及现代农业文化和富有运动健康特色的杨凌马拉松文化等,以具体的方法植入大寨街道改造提升工程中去,从而达到建成富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目标[2]。
第三,基于对大寨沿线景观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同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如适用于残障人士出行的导视设施,适用于普通民众的休闲设施,适用于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设施等,这些都是改造提升设计大寨街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 结束语
基于关中传统文化下的特色村落环境设计,在快速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冲击下,处理好关中传统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十分重要。以杨凌区大寨街道为例,项目从核心景观、形象品质、文化特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5大方面全面着手,通过文献参考、实地考察、调研分析,根据特色打造与杨凌环境相适宜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杨凌城乡现代化发展,打造富于文化兼生态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