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数字化创新发展研究

2019-02-22耀

关键词:衍生品博物馆数字化

丁 耀

(闽江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一、艺术衍生品的概念界定

艺术衍生品是指从原生艺术品中延展、派生出来的艺术相关产品。许多博物馆、美术馆会将自己的藏品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或礼品,许多主题文化公园,也会开发一些与文化旅游相关的艺术产品,包括玩具、马克杯、T恤、传统工艺品等,这些都是艺术衍生品。然而在“互联网+”与VR技术背景下,艺术衍生品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将原生艺术品进行二度创作和简单应用。当今消费行为的改变,也使人们日渐淡出对于艺术衍生品的购买与享有,开始参与到交互游戏、制作体验等文化消费中来。基于此,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尝试与探索,如其出品的数字版《韩熙载夜宴图》便利用了3D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新媒体手段,营建出虚拟的画中人物与布景,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名画之美,与活灵活现的人物进行妙趣横生的交流互动,在漫游中深入体验名画的文化意涵。这种充满时代艺术气息的体验行为,为衍生品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必将改变与丰富衍生品的原有艺术形态。

科技发展对产品设计的渗透以及体验消费时代的来临,推动学界对衍生品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台湾艺术大学林荣泰教授认为,“现代商品设计已从1930年代的机能时代转到了21世纪重视愉悦性与感性体验的时代”[1]191;金磊磊认为应该将艺术衍生品按照形态划分为静态与动态两部分,“静态衍生品包括复制品、日用品,动态衍生品包括艺术行为与艺术体验”[2]117。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将研究视角转向虚拟的数字化衍生品,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用户自创造、自编辑的交互功能,让用户在衍生品体验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想象空间,真正实现艺术融入现代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提升艺术品附加值。借鉴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艺术衍生品是将“原生态”艺术(品)转接到新的时空背景之中,运用现代思维和设计方法诠释、解读其文化元素,将其呈现在新的载体中,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文化附加值、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艺术产品。这一概念界定有助于突破艺术衍生品的实体形态,打破静态、非互动的产品模式,将互动与体验要素引入艺术衍生品设计和推广中。以这样的视野开发衍生品,不仅可以提升衍生品的个性,让消费者领略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创新魅力,还有助于挖掘衍生品巨大市场空间。

二、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开发现状

2010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向全国博物馆发出《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倡议书》,呼吁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发博物馆衍生品,以“拓展、延伸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3]。在这一倡议指引下,近年来博物馆的艺术品商店活跃起来,衍生品类型大大丰富,并创造出逐年上升的经济效益。从京、沪两地各大博物馆内设的艺术品商店经营内容来看,艺术衍生品主要包括艺术复制品、创意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三个类型。其中较受欢迎的是创意生活衍生品,市面上常见把古书画印在丝巾、鼠标垫上,或做成发钗、U盘和水杯等。但这类衍生品品类有限,做工粗糙,售价却奇高。省级博物馆尚且如此,遑论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博物馆。

欧美、韩日的许多博物馆在衍生品开发方面,已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有着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以“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为例,除了常规的靠枕、丝巾、钥匙扣等文创礼品外,还有古埃及神话元素的黑猫“芭丝特”和黑狗“阿努比斯”巧克力公仔、“伊西斯女神”曲奇饼干等可以吃的文创衍生品。除此之外,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还开发了《梵高传》书籍衍生品,该衍生品的外观设计成书的样式,通过其中的数字化故事内容和动作控制装置、语音装置来构建虚拟场景,读者可身临其境地与虚拟人物互动,从而带给读者无穷的乐趣和想象空间。国外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市场之所以相对繁荣,其根本原因在于馆藏艺术不再被束之高阁,不再以冷冰冰的形象向人展示,而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逐步成为温暖生活的必需品。

从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开发现状可以看出,如今博物馆艺术衍生品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创新不够,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存在着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不高、缺乏创意、产品形态单一、缺少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销售渠道狭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品在市场上很难形成特色品牌、获得市场青睐。衍生品要开辟创新之路,诚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所言,要在“产业化、科技化、年轻化”上做足功课。博物馆衍生产品的创意研发,要“更多地尊重市场、尊重现代人的审美,籍由科学技术,在刻板的老古董与现代人的情感之间建立起桥梁。”[4]13

三、数字技术对衍生品创新发展的推动

(一)丰富衍生品的创新形式

“传统工业设计所从事的设计服务与创新活动主要服务于大工业背景下的制造业及其相关的商业活动,而对于信息化及互联网环境下,以文化为内容的非物质属性、服务和体验属性的产品设计创新活动和商业形式的提升是有所局限的。”[5]88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图形图像技术、动作捕捉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丰富多样的技术支撑,为衍生品的交互式设计提供了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艺术形态。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必使博物院艺术衍生品更具活态。

众所周知,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博物馆许多馆藏佳品观众无法近距离观摩,一些稀世精品更是很难有机会被欣赏到。数字技术的融入使衍生品巧妙利用新媒体手段,满足了大众对艺术的审美要求,为珍贵文物衍生品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传统绘画精品,但出于保护的需要,观众难以立足原作前,陶醉其中细细回味。而北京故宫于2018年5月出品的一款《清明上河图3.0》APP就打破了传统观赏方式,观众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切身感受北宋的社会风貌、汴河两岸的繁盛景象。

(二)加强衍生品的感官体验

伴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数字动画和软件,各类APP应用软件受到人们热捧,消费者的需求悄然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艺术衍生品的购买和享有,而更热衷于参与到游戏互动、体验设计和制作中。

1.试听优化

视觉与听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最主要、最直接的通道。数字技术带给人们丰富的试听感受,进而产生情感体验。在信息社会,这种情感体验已经超出功能的需要,成为产品设计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衍生品展示设计中应该以优化视听效果为基本,灌注设计者的情感,利用趣味吸引观众,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受众追求轻松、娱乐的心理需求,体现现代人快速、直接的生活方式。

2.趣味导向

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普及艺术知识,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博物馆成为民众文化教育的场所。而趣味性的学习能使观众在愉悦中受到启发,并利于形成长期的记忆。在这方面,台北故宫博物院凭借高科技优势,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尝试与探索,例如台北故宫委托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创作的数字版《富春山居图》,用现代科技将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做了重新演绎,让观众以游戏的心境,在互动体验中学习水墨艺术的多元变化与发展,从而产生非凡的趣味体验,真正做活了衍生品。

3.意境营造

艺术衍生品设计较高层次的追求是文化意境的体验设计,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将展示的衍生品设定一个情景,设计一个主题,能产生有意境的展示。在北京、台湾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数字化衍生品中,存在着不少意境创造的案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北京故宫发布的APP《韩熙载夜宴图》。

四、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数字化创新路径

(一)分层次创新策略

借鉴差异性产品体系理论,不同层次的产品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在产品体系的三个层次中,“核心利益产品由于过于本质化而不易创新,而基础产品、延伸产品是产品的载体和主体,相对稳定而又可以发生变化,因此是产品创新出现的主要层次”[6]34。基础产品层次的稳定性,使得衍生品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艺术品的典型特征,并可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结构、形态等加以设计创新,如将工艺品的纹饰、典型造型元素等剥离、提取出来,转换为数字形态,以获得“旧瓶装新酒”、继承中有创新的艺术生命力。在延伸产品层次,要深挖、细分产品要素,致力于改进产品的功能与服务,由此实现衍生产品的创新。对产品要素进行细分与解构,需突破思维定势,围绕其衍生品的实用性、互动性深化内涵,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提高衍生产品的附加值。服务创新主要是拓宽产品服务类型,例如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的定制内容推送等。

(二)衍生品形式创新

形式创新可分为两种类型:传统艺术衍生品的数字化展示和新型数字艺术衍生品开发。

1.衍生品的数字化展示

传统艺术衍生品的数字化主要包括:实物衍生品转化为数字形式,包括数字衍生品三维全景展示、衍生品APP应用等。在许多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都开通了网上商城,从事着艺术衍生品的展示和交易。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应用软件(APP)近几年的风靡,许多博物馆也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在各种移动终端平台上宣传推广衍生品。这种数字化的衍生品再现了完整的感官体验,促进了消费者的参与、分享和交流,为衍生品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

2.新型数字艺术衍生品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衍生品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更提供了创意参与的手段,使衍生品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方式。

目前,较常见的数字艺术衍生品是具有互动游戏体验的APP衍生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其出品的APP应用软件有《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胤禛美人图》,以及专为儿童打造的应用游戏《皇帝的一天》。这些手机软件策划合理,知识性、娱乐性强,互动性高,画面精美,配乐悠扬,在细节方面做得很人性化。尽管故宫博物院官方开发的APP数量有限,但是每一款都堪称精品。

另一种新形式的数字化衍生品是游戏作品,其中既有小型的APP游戏,也有专业公司开发出来的大型网游。数字衍生品发展的前沿阵地是虚拟现实衍生品,观众可以置身于虚拟环境中,并通过传感设备与艺术品进行交互式体验。目前,许多传感设备已经能够跟踪人的动作变化,实现了人体感官的延伸,利用这种技术开发的衍生品形式在大型博物馆中已初现端倪。如博物馆4D、5D体验项目等均借助了传感设备进行虚拟现实系统的游览和体验。由于虚拟现实处于初级阶段,虚拟环境的真实性不强,交互也比较少,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多数博物馆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衍生品通过新媒体完整传递感受的能力将得以实现。

(三)功能创新

在传统衍生品中,涉及视听语言、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只有影视动漫衍生品,而新型的数字化衍生品被赋予多媒体特性,带给人们全新的五感体验,实现了衍生品功能的创新。此外,传统的艺术衍生品是典型的单向传播产品,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形式的衍生品与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交互体验。相对于数字博物馆和游戏APP,互动体验式衍生品在多媒体功能方面更为强大,甚至能够对传统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位于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大场景搭建、多媒体互动装置运用方面特色鲜明。在其二楼过道处有一个颇有匠心的装置艺术,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和体验。过道尽头的台阶采用活字印刷字模装饰,字模下安装音频传感装置,每当人们迈上台阶就能欣赏到动听的琴声。这种妙趣横生的体验一方面让人们在行走时感受到愉悦,加强了交互体验,另一方面也使原生艺术形式获得广泛认同并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四)服务创新

一切脱离需求与现实应用的创新都是缘木求鱼,衍生品创新倘若不能提升服务效能,而一味着眼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则很难满足顾客及定位市场需求。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衍生品的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多样,如在线体验、信息定制推送、在线客服等。同时,服务创新也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即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分众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创新服务已涉及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除了利用手机客户端下载《韩熙载夜宴图》APP进行信息推送外,还可以在博物院官网中的名家绘画栏目里看到同样贴心的数字化服务。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创新,必将是我国衍生品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衍生品博物馆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博物馆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祛魅金融衍生品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大健康催生眼健康衍生品市场的繁荣
衍生品
数字化制胜
露天博物馆